首頁 > 走進廣東 > 嶺南文化 > 文化在線

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發掘最新成果:發現羊城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東晉墓葬

時間 : 2024-08-09 09:00:5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圖.jpg

廣州動物園穿山甲館建設工程項目(麻鷹崗墓地)俯拍圖。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8月8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發掘的最新成果。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其中兩漢墓葬4座,晉南朝墓葬8座,唐代墓葬15座,明清墓葬121座,出土陶器、瓷器、銅器、玉器、珠飾等各類文物196件(套),另采集民國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墓碑48塊,其中出土的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唐代陶雞模型、清代翡翠翎管和朝冠頂珠水晶飾件及清代翠鳥銀發簪,是近年考古發現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這次考古發現充分反映出動物園一帶作為廣州古城的東郊區域,是一個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區,是蘊含廣州古代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其中,保存較好的東晉墓和南朝墓兩座墓葬,未來或將進行原址保護?!睆V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強祿說。

  墓葬年代自西漢南越國開始

  持續長達2100多年之久

  當天上午,在廣州動物園浣熊區和非洲獅區的中間地帶,只見約1300平方米的發掘區域內,坐落著百余座古墓葬,還設有考古科普展板及出土文物展示區?!按舜伟l現的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晚期墓葬打破早期墓葬的現象較為頻密?!睆垙姷摻榻B,從清理的墓葬和采集的墓碑來看,墓葬的年代自西漢南越國時期開始,歷經東漢、晉南朝、唐、明、清、民國,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長達2100多年之久。墓葬排列也有一定規律,特別是明清墓葬,不僅規模、朝向頗為相似,墓葬的間隔也基本一致,說明這里是一處成規模、有規劃的墓園。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主任、麻鷹崗墓地發掘項目負責人程浩站在東晉墓旁,指著墓室頂部的券拱說,這座東晉墓規模較大、結構復雜,在長達10米的墓室頂部及四壁上未發現明顯損毀,僅在封門上部有一個盜洞,是迄今為止在廣州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東晉墓葬,也是這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跟隨考古領隊深入東晉墓,只見墓內約有一人半的高度,四周磚塊顏色偏青灰色,整個墓葬形制完整。“這個墓葬的隨葬品非常少,很可能下葬后不久就被盜了?!笨脊抨爢T猜測。

  在東晉墓的東側,平行分布著一座同樣保存較好的南朝墓,規模稍小,為雙后室的夫妻合葬墓,結構精巧,除雙后室頂部各有一個盜洞外,其他結構保存完整,也尤為難得。這兩座墓葬的發現,對研究廣州地區六朝時期墓葬形制,墓葬分期和喪葬習俗以及晉南朝時期的建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對發現的東晉墓和南朝墓

  有望進行原址保護和展示

  事實上,這不是廣州動物園第一次有考古發現。廣州動物園所在地屬于廣州市“小北—建設新村—華僑新村—太和崗—區莊—麻鷹崗”地下文物埋藏區,是廣州市古墓葬重點埋藏區域之一。自1956年以來,配合動物園建設,市文物部門先后在動物園內30多個地點發掘古墓葬近500座。

  為什么在廣州動物園內有這么多墓葬?程浩指出,這和廣州動物園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地形地貌分不開。

  從城墻范圍來看,明清時期廣州動物園所在的麻鷹崗就在廣州城的東北側,距離廣州城的大東門也就是越秀路一帶大約有3公里,距離漢唐廣州城最東邊也就是現在的倉邊路一帶大約不到4公里?!斑@個距離很適合當時生活在廣州城內的人去世后,家人親朋為他們進行送葬活動,并埋葬在這里”。

  從地形來看,廣州動物園是由不同的山崗組成的,北邊是高聳的白云山和越秀山,往南可以看到珠江,這個區域對古代老廣來說,就是一個背山面水的形勝之地。

  張強祿說,此前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廣州動物園對犀牛館發現的東漢墓進行了原址保護展示。未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也將對這次發現的東晉墓和南朝墓進行有效的原址保護和展示。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