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西廂記之一》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由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與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主辦的“磨顯·心性——2022廣東當代漆藝展”近日在廣州嶺南會展覽館開幕。
本次展覽展出作品180件/套,旨在對漆藝在廣東地區的歷史傳承與在當下的發展進行概要性梳理與呈現,展出了具有標志性的廣東漆藝作品,普及漆藝知識,立足當代的審美和生活來承繼傳統文化脈絡,呈現了廣東漆藝在藝術創作和設計領域取得的成就。
“磨顯”是中國傳統漆藝技藝中的一種,漆藝家通過數十、數百小時的手工研磨將層層疊疊的漆面打磨光滑,將底層的漆顯現出來,呈現出溫潤光滑的質感,在這種心手合一的勞作中體會著漆的性質,并磨煉著自己的“心性”,作為一種內化的身體勞作,體會著古老漆文化的魅力與厚重歷史。
本次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漆藝簡史、當代漆畫、立體漆藝和漆與生活。
“漆藝簡史:傳統與脈絡”呈現了中國漆藝的工具與材料,以及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漆藝專業教學課程中師生完成的漆藝髹飾技法樣板,并以圖文并茂的視覺導覽對中國漆藝歷史進行了簡要敘述。
“當代漆畫:平面與表現”展示的是廣東省內具有代表性的漆藝家的漆畫作品,囊括了廣州美術學院培養出的老中青三代漆藝家的精湛漆畫。
“立體漆藝:立體與造型”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漆立體作品,是漆藝重要的組成部分,更體現了漆材料表現上的無限“延展性”,也彰顯了廣東漆藝教育在這方面的特色。
“漆與生活:日用與文創”展示現代漆藝以日用器物、空間裝飾的形式積極深入到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漆茶具、食具、胸針、漆盒、漆屏風等,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漆藝專業的同學們以他們的匠心和創意,創作了一批具有時代氣息的日用漆器,這些作品既有傳統精湛的漆藝技藝,亦有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與活力。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表示,廣東漆藝立足傳統又勇于革新、綜合多元,一直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如今,乘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風和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作為傳統文化代表性樣態之一的漆藝有著更進一步的發展態勢。本次展覽從不同的層面展示了漆藝深厚豐富的內涵,對廣東漆藝和非遺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