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在經濟總量超11萬億元的大體量上推進高質量發展,單靠珠三角這一核心區‘一枝獨秀’,特別是廣州、深圳‘雙城引領’還遠遠不夠,必須盡快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4月14日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省委、省政府決定出臺支持珠海、汕頭、湛江加快發展政策文件的制定背景、主要考慮和重點內容。
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是制約新時代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8年,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從根本上破解影響我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朱偉表示,三年來,“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但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情況仍然存在,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偏弱,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差距較大,區域發展動力源聚能輻射效應明顯不足。
3月29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了《關于支持珠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意見》《關于支持汕頭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的意見》《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三份文件。
朱偉表示,三份文件把三市放到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大局中系統謀劃,以推動三市加快發展為著力點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其中,珠海定位為打造區域重要門戶樞紐、新發展格局重要節點城市、創新發展先行區、生態文明新典范、民生幸福樣板城市;汕頭定位為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特區、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開放包容的文明窗口、聚僑惠民的和美僑鄉、綠色宜居的智慧都市;湛江定位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高質量發展區、陸海聯動發展重要節點城市、現代化區域性海洋城市、全省區域協調發展重要引擎。
明確三市重點任務
通過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抓手,進一步明確三市未來發展重點任務。其中,珠海文件提出了踐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使命、推動形成珠澳全方位合作新局面、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打造珠江口西岸綜合交通新樞紐、打造生態文明新典范、建設宜居幸福新都市七大領域重點任務;汕頭文件提出了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特區、建設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塑造開放包容的文明窗口、打造聚僑惠民的和美僑鄉、建設綠色宜居的智慧都市五大領域重點任務;湛江文件提出了推動湛江深度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建設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力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加快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動形成高水平開放合作新格局五大領域重點任務。
賦予更大自主權
此外,三份文件還進一步明確更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強化政策的針對性和精準度。其中,對珠海提出賦予更大改革發展自主權、全力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珠江口西岸軌道交通中心、構建新型住房供給體系等23項具體舉措;對汕頭提出了持續激發經濟體制改革活力、構建開放合作新高地、賦予更大發展自主權、加快區域創新中心建設等16項具體舉措;對湛江提出了加強與海南自由貿易港聯動融合發展、聯動海南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強與海南現代服務業合作等19項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