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41萬貧困勞動力端穩就業“飯碗”,實現未就業動態清零,更幫助387萬外省在粵貧困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三項工程”導入省級扶貧協作,在廣西、貴州等地落地……近年來,廣東省把就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12月16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廣東省開展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的最新進展。
今年以來,為降低企業用工成本,通過穩就業保民生,廣州、深圳、珠海等地也紛紛派出了穩崗“大禮包”。截至12月7日,僅深圳就發放貧困勞動力就業補貼4874萬元。
送教上門、下鄉培訓貧困勞動力——42.9萬人次
發布會上,省人社廳一級巡視員鄭朝陽介紹,在省內就業扶貧攻堅方面,近年來全省人社部門推出就業創業精準扶貧“八項行動計劃”“就業扶貧十條”,確保有就業創業意愿和能力的貧困人員100%享受就業創業服務,符合條件的100%享受扶持政策。
一方面,積極發揮珠三角結對幫扶粵東粵西粵北的機制優勢,密切加強人員求職信息和崗位需求信息的定向對接。
同時,加強本地崗位開發,促進就地就近就業。
另一方面,結合“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以及“農村電商”“鄉村工匠”等特色培訓項目實施,根據貧困勞動力培訓需求,積極開展送教上門、送教下鄉等訂單式培訓,提升就業、創業技能。近年來,累計培訓我省貧困勞動力42.9萬人次,幫助不少貧困勞動力提升了技能。
外省貧困勞動力入粵就業規模——年均呈兩位數增長
在省際勞務扶貧協作方面,廣東從供求對接、組織接收、培訓教育、服務管理、權益保障、政策扶持、生活配套七方面建立無縫對接機制,積極引進受援地貧困勞動力來粵就業。鄭朝陽表示,近年來,廣東累計幫助對口幫扶的四省區新增轉移來粵45.9萬人。
應對今年的疫情,廣東開行扶貧返崗專列12趟,省際專車2700余班次,精準接送超過8.9萬名外省貧困勞動力,示范帶動中西部91.7萬名貧困勞動力返粵返崗。
除了推進實施“促進就業九條”,針對疫情影響,廣東各地還開展了“送政策、送資金、送技工”活動,幫助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穩定就業崗位。近年來外省貧困勞動力入粵就業規模年均呈兩位數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將“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導入省際扶貧協作,近年來共聯合中西部省區培養粵菜師傅1.1萬人,培養家政服務人員3萬余名,我省技工院校累計招收對口幫扶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4萬名。
廣東還利用扶貧產業帶貧機制,建設就業扶貧載體,提供適合崗位吸納當地貧困勞動力,近年來共建產業園147個,援建扶貧車間767家,吸納超過2萬名貧困人口就業。
推動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有舉措——“四個一批”
今年全國來粵的中西部務工貧困勞動力比去年增長了2%,但在西部省份,仍有一些貧困人口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到省外務工,對于這部分人口,廣東也在努力。
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廖紀坤介紹,廣東主要采取了“四個一批”舉措。
引進一批產業入園拓展就業——扶貧協作雙方出臺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大灣區產業、企業向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協作省份轉移。廣東各地積極引導企業到協作地區投資興業,與協作地區共建產業園,不斷增加當地就業機會。
建設一批扶貧車間安置就業——利用扶貧協作平臺和政策,引導企業、合作社、返鄉創業人員在貧困地區建設扶貧車間,幫助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5年來,廣東共在四?。▍^)援建了767家扶貧車間,吸納了47556人就業,其中貧困人口21901人。
增設一批公益崗位吸納就業——依托協作地區,廣東拿出了一部分幫扶資金來設置保潔、護林、協管等公益性崗位,兜底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
扶持一批致富帶頭人帶動就業——首創建設粵桂扶貧協作中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采取“雙培雙帶雙促”培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