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海關 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的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商務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5月12日 廣東省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整合優化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66號),進一步加快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和創新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引領,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增強科學發展內生動力、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發揮要素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總體目標,堅持市場導向、問題導向、法治導向和效能導向,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和創新升級,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二)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類型統一、功能全面、管理優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體系,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取得明顯突破,貿易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等方面形成引領全國的競爭新優勢。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省進出口總額超過20%,服務業占全域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七成,引進更多世界行業領軍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入區發展,對外經貿合作形成新亮點,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若干個國際合作示范園區。
二、重點工作任務 ?。ㄒ唬娀巹澖y籌。在省內現有12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基礎上,根據各地外經貿發展情況、貨物進出口量、加工貿易發展情況以及綜合經濟實力,依托港口和區域功能優勢,加強對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布局規劃,在具備條件的地區規劃建設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形成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珠三角地區為重點,兼顧粵東西北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體系。爭取國家支持盡早批復設立珠海高欄港、中山、深圳坪山新區、東莞虎門港、梅州等綜合保稅區。加強粵東西北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規劃建設,推動加工貿易向粵東西北地區梯度轉移、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優先支持各地依托各類開發區、國際合作園區規劃建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強對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海關保稅監管場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鼓勵其根據需要轉型升級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ǘ┟鞔_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廣州南沙保稅港區、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和廣州保稅物流園區功能作用,大力發展航運物流、航空物流、國際中轉、跨境電子商務、航運金融、高端檢測、售后維修服務和船舶、飛機、大型裝備租賃等業務,拓展期貨保稅交割和“整車保稅進口+展示展銷”等業務。以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福田保稅區和深圳出口加工區為龍頭,全面提升國際中轉、高端航運服務和國際供應鏈管理等綜合服務功能,拓展大宗商品現貨保稅貿易及期貨業務,推進研發設計、技術服務、營運結算、離岸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發展。進一步發揮珠海保稅區、珠澳跨境工業區對珠江西岸的帶動作用,著力打造國際貿易展示平臺、區域物流樞紐、保稅加工基地和國際酒類、生物醫藥、精密儀器及電子元器件、高端消費品、航空標準件等交易中心。充分發揮汕頭保稅區在推進華僑經濟文化試驗區建設方面的促進作用,以“互聯網+外貿新業態”為主線,全面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旅游購物、融資租賃、信息技術、商品期貨等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發揮佛山、東莞、中山、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海關保稅監管場所的帶動作用,促進周邊地區的產業和服務鏈發展。(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ㄈ┩七M區域整合與管理優化。認真貫徹落實《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設立審核辦法(試行)》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退出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堅持按需設立、適度控制增量、整合優化存量、規范運行管理的原則,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逐步將省內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跨境工業區、保稅港區及符合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督區域整合為綜合保稅區。對土地利用率低、運行效益差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責令整改、核減面積或予以撤銷,鼓勵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聯動發展。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功能整合,積極適應產業多元化需求。用好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稅收政策,為區內企業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政策環境。(省商務廳(口岸辦),海關廣東分署,省國稅局,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ㄋ模﹥灮瘶I務形態和貿易方式。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大力發展“保稅+”、跨境電子商務、融資租賃等新興業態與貿易方式,支持開展期貨保稅交割和倉單質押融資業務。鼓勵與制造業相關聯的研發、銷售、物流、結算、維修、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有序發展,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快發展加工制造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交易結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維修服務中心和研發設計中心等服務平臺,推進加工貿易與服務貿易深度融合。(省商務廳、金融辦,海關廣東分署,省國稅局,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ㄎ澹┛偨Y推廣創新試點政策??偨Y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東自貿試驗區)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等試點經驗,逐步推廣到省內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爭取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政策覆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展覽展示、保稅物流業務實現深度融合、互相促進。積極爭取貿易多元化試點政策,形成貿易業態集聚區。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境內外維修改革試點工作,放大政策效應,培育發展境內外維修業務。(省商務廳(自貿辦)、財政廳,海關廣東分署,省國稅局,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外匯局廣東省分局)
?。┥罨庸べQ易保稅監管改革。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作用,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優化區內產業結構。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立符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的監管模式。優化業務流程,簡化作業環節,實施與“保稅+”等新型貿易業態相適應的保稅監管模式,以及“入區申報、出區核銷”的檢驗檢疫貿易便利化措施。(海關廣東分署,省商務廳,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七)建立統一信息化管理體系。按照“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原則,完善保稅區域監管信息平臺。落實“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以下簡稱“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創新監管查驗機制,切實優化監管模式。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動“單一窗口”建設國際標準轉化為地方標準。(省商務廳(口岸辦),海關廣東分署,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ò耍┩苿泳G色低碳循環發展。加快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提升各項能源資源利用率,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盡快實現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積極推動創建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綠色升級改造。(省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商務廳)
(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模式,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加快形成具有保稅特色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產業集群,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加快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研究出臺支持企業入區發展的融資貸款、綜合服務和人才引進等措施,形成招商引資新優勢。(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
三、實施步驟 (一)近期目標(2016-2017年):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嚴格準入退出,創新監管制度。
1.認真做好珠海高欄港、中山、深圳坪山新區、東莞虎門港、梅州綜合保稅區和深圳華南、惠州市中投綜合物流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申報跟進工作。(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
2.在具備條件的地區規劃建設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
3.推進部分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紅線調整及未封關區域封關驗收工作。(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
4.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省商務廳(自貿辦),海關廣東分署,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5.推進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政策在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落地實施。(海關廣東分署,省財政廳,省國稅局)
6.支持有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申報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試點,大力培育本土跨境電子商務龍頭平臺,整合各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項目資源。(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7.支持區內企業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
8.推廣期貨保稅交割海關監管制度、境內外維修海關監管制度,在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廣州南沙保稅港區、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區域試點保稅融資租賃海關監管制度。(海關廣東分署)
9.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進全球維修、再制造用途入境機電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促進循環經濟規?;l展。(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10.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調推進“三互”大通關改革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依托廣東電子口岸平臺,推動口岸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聯動發展,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納入通關一體化格局。(省口岸辦,海關廣東分署,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ǘ┲衅谀繕耍?018年):總結經驗,全面復制推廣創新制度措施,制定配套管理辦法。
1.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基礎上,加快復制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試點成熟的創新制度措施。(省商務廳(自貿辦),海關廣東分署,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2.根據國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績效評估體系,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績效評估體系,引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
3.完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外匯管理等方面配套管理體系。(海關廣東分署,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外匯局廣東省分局)
?。ㄈ┻h期目標(2019-2020年):健全法制,完善政策,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
1.完善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省商務廳,海關廣東分署,省國稅局,廣東、深圳、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外匯局廣東省分局)
2.按照國際化、法治化標準,不斷培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競爭新優勢,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打造成為廣東自貿試驗區構建國際高標準貿易規則體系的重要載體和提升我省全球價值鏈地位的重要平臺。(省商務廳(自貿辦))
3.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推進跨國產業聯動發展。建立與沿線國家同類型監管區域的常態化和務實性合作機制,開展海關制度、建設標準和數據交換等領域合作。支持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所在港口、空港拓展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航線。(省商務廳(口岸辦)、交通運輸廳,海關廣東分署)
四、工作保障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調配合。各地要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具體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共同研究解決整合優化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省商務廳要加強統籌協調,會同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和海關、國稅、外匯管理、檢驗檢疫等單位,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分類指導,優化監管和服務。
?。ǘ┙⒖冃гu估體系。根據國家建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績效評估體系工作進展,及時研究制訂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績效評估體系,將項目規模、研發創新、產業結構、行政效能、土地利用、單位產出、能源消耗、環境友好等作為評估的主要內容。在完善評估體系的基礎上,落實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退出機制,對評估不達標、發展效益差的實行黃牌警告。
?。ㄈ娀酱贆z查。各地要加強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工作的督促檢查,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進度、保障措施等,抓緊推進落實相關工作。省商務廳要加強跟進督辦,定期對各地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工作進行評價,并視情提請省政府開展專項督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