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內貿流通 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順德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國發〔2015〕49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51號)精神,進一步深化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創新現代流通方式,完善城鄉流通網絡,積極挖掘消費潛力,做大做強商貿服務業,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推進現代流通方式發展 ?。ㄒ唬┘涌焱七M電子商務發展。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以創新開展“廣貨網上行”活動為抓手,整合生產、銷售和第三方服務等全產業鏈資源,進一步拓展網絡消費。支持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傳統制造業、商貿流通業、居民生活服務、休閑娛樂、旅游、金融等領域電子商務應用,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進商務領域大數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將“廣貨網上行”官網打造成省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深入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建設,加快培育本土電子商務標桿企業。大力推進農村地區及農產品流通領域電子商務應用。加快推進電子發票應用,完善電子會計憑證管理配套措施。落實國務院《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完善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管理。在控制風險基礎上鼓勵支付產品創新,營造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等支付服務主體平等競爭環境。
?。ǘ┐罅ν七M商貿物流發展。以托盤標準化及循環共用為切入點,深入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打造一批跨區域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高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水平,支持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加快推進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將城市配送基礎設施布局納入城鄉規劃,總結推廣廣州、東莞市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經驗,推動城市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保障運送生鮮食品、主食制品、藥品等車輛便利通行。允許符合標準的非機動快遞車輛從事社區配送。支持商貿物流園區和倉儲企業轉型升級,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平臺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優惠政策。
?。ㄈ┐龠M連鎖經營發展。以電子商務、信息化及物流配送為依托,推進發展直營連鎖,規范發展特許連鎖,引導發展自愿連鎖。以提高連鎖經營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連鎖經營效率為核心,支持連鎖經營企業跨地區開設連鎖店,建設配送中心,加快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連鎖經營向更廣范圍、更寬領域發展。支持連鎖經營企業建設直采基地和信息系統,提升自愿連鎖服務機構聯合采購、統一分銷、共同配送能力。引導便利店、綜合服務社等業態進入社區和農村,規范和拓展代收費、代收貨等便民服務功能。鼓勵超市、便利店等場所依法依規發展便民餐點。
二、完善現代流通基礎設施 ?。ㄋ模┘涌旖ㄔO城鄉一體化的現代流通網絡。加強商業網點規劃與城鄉規劃的銜接,促進大型商業網點合理布局,加快構建農產品、工業品雙向暢通的流通網絡。制訂政府鼓勵的流通設施目錄,對納入目錄的項目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土地供應計劃中予以安排。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不同層級的商貿城市、商業中心群、大型購物中心和城市商業功能街區,促進消費集聚。引導大型流通企業進農村,培育一批集零售、餐飲、文化、生活、配送于一體的多功能鄉鎮商貿中心,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五)促進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發揮各地優勢和產業特色,大力推進專業市場和市場集群升級改造,支持年交易額超百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對城區商品批發市場異地搬遷改造,政府收回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可采取協議出讓的方式安排商品批發市場用地。鼓勵商品交易市場商業模式創新和信息化應用,拓展商品展示營銷、研發設計、品牌孵化、檢測回收、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和商務服務等功能。重點培育建設進口商品交易中心,構建“國際采購-進口-銷售”一體化現代交易平臺。拓展國內商品市場對外貿易功能,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管理規范、輻射面廣的內外貿結合市場。加強批發市場周邊道路、停車位、公交??空军c等交通設施規劃建設,優化客貨運交通組織,切實解決批發市場物流配送難的問題。
?。┩苿愚r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大財政性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進產地集配中心、標準化冷庫以及農產品冷鏈物流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平臺建設。全面推進農超、農餐對接,推進農產品直采直購,完善產銷銜接體系。鼓勵引導民營資本參與投資經營,做好公益性批發市場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銜接,培育一批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落實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優惠政策。
?。ㄆ撸┘涌炀用裆罘招袠I發展。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對公共服務設施的相關規劃標準,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不低于10%的政策。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建設公益性家政服務網絡中心,加快培育一批龍頭家政服務企業,健全養老護小型家政服務人員培訓體系,擴大家政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水平。完善餐飲行業標準體系,研究制定《粵菜標準體系框架結構》等地方標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快生活性服務業“營改增”步伐,積極落實國家對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進一步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小微企業發展。
?。ò耍┩七M綠色循環消費設施建設。鼓勵商業企業運用綠色低碳節能設備設施,推動節能技術改造,在具備條件的商業企業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試點夾層玻璃光伏組件等新材料產品應用,培育一批集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和廢棄物回收于一體的綠色市場、商場和飯店。支持流通企業與綠色低碳商品生產企業(基地)對接,推廣綠色低碳采購,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倡導綠色消費。逐步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規劃布局,積極鼓勵相關企業加快升級改造,推進報廢汽車資源綜合利用。
三、深化內貿流通支撐體系建設 (九)創新內貿流通管理體系。健全內貿流通行政管理的權力清單、部門的責任清單和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建立適應大流通、大市場發展需要的流通管理體制。推動流通行業協會改革,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充分發揮其連接政府與企業的紐帶作用。支持廣州市開展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專業批發市場、零售、會展、生活服務業等傳統流通領域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商貿物流、融資租賃等新業態創新發展,探索建立新型流通管理體制,深化監管方式改革,形成更多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帶動全省流通業改革創新。
?。ㄊ┡嘤笮土魍ㄆ髽I集團。引導優勢流通企業采取參股、控股、兼并、合資、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強。落實國家推進國有流通企業兼并重組有關政策,鼓勵各類投資者參與國有流通企業改制重組,推進混合所有制發展。督促達到標準的流通企業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流通企業兼并重組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對商貿企業綜合授信額度。鼓勵具備條件的流通企業“走出去”,建立海外營銷、物流及售后服務網絡。各地要建立重點流通企業臺賬服務制度,對促進地區消費貢獻突出、營業額排名前列的批發市場、大型商場、連鎖超市、物流配送等企業,采取掛點聯系和“一企一策”等方式,協調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
?。ㄊ唬┩苿又行∩藤Q流通企業發展。貫徹落實商務部《關于促進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商流通函〔2014〕919號),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地市開展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平臺優勢開展貿易洽談、展覽展銷、采購對接、購物促銷、電子商務等服務。整合社會服務資源,為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提供優質的咨詢和推廣服務。落實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政策,推動商業銀行開發符合商貿流通行業特點的融資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發展商圈融資、供應鏈融資,完善小微商貿流通企業融資環境。
四、實施擴內需、促消費工程 ?。ㄊ├^續辦好全省消費促進月活動。依托重點商貿流通企業,通過省市聯動,每年舉辦不少于600場消費促進活動,各地至少在當地舉辦2-3場規模較大的促銷展銷活動。鼓勵創新促銷方式,支持“商文結合”、“商旅結合”、“商娛結合”、“商展結合”。拓展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教育培訓、養老服務、家政服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信息消費等。公安、消防、城管等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流通企業舉辦各類促銷活動,確保活動安全有序舉行。
?。ㄊ┐龠M消費結構升級和模式創新。加快推動高新產品進入消費領域,引導生產企業研發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促進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積極促進汽車消費,開展汽車銷售、維修、置換等聯展促銷活動,研究制定鼓勵性的新能源汽車應用和充電基礎設施補助政策。鼓勵“網下體驗、網上下單”或“線上營銷、線下成交”相結合的新型消費模式。支持發展信用消費,鼓勵競爭,改善電子支付環境。加強銀商合作,擴大銀行卡使用范圍,方便刷卡消費。
(十四)建立和完善商貿流通業統計監測體系。做好消費指標分析,加強信息、住房、旅游休閑、教育文體、養老健康家政等領域的消費情況分析。充實樣本企業數量,優化樣本企業結構,拓展穩定的統計數據來源。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引導,提高市場調控的預見性和針對性。
五、切實改善營商環境 ?。ㄊ澹┙档土魍ㄆ髽I營商成本。繼續實施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行動計劃,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完善公示制度,加大對違規收費的查處力度。進一步推進工商用水同網同價政策全面實施。鼓勵大型商貿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落實跨地區經營企業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規范銀行卡業務市場,促進收單機構合規經營,切實落實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相關規定。
?。ㄊ┫齾^域市場壁壘和行業壟斷。著力破除市場壁壘,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制定含排除、限定競爭等內容的規定,不得限定或變相限定單位或個人經營、購買、使用指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開展專項清理工作,重點整治設置地區封鎖、阻礙商品自由流通等行為,取消針對外地企業、產品和服務設定歧視性收費項目、實行歧視性收費標準或規定歧視性價格等行為。
?。ㄊ撸┻M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堅持屬地管理原則,減少執法層次,實現市場監管與執法重心下移。根據不同層級政府事權和職責,推廣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城市經驗,擴大試點范圍,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大力推行在線監管、信用監管、溯源監管等現代監管模式,重點加強農產品、食品藥品、電子商務等行業領域監管。完善網絡商品的監督抽查、風險監測、源頭追溯、質量擔保、損害賠償、聯合辦案等制度,依法懲治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健全舉報投訴辦理和違法行為曝光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
?。ㄊ耍┘涌焐虅招庞媒ㄔO。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工作部署,深入開展商務誠信體系建設試點,整合公安、工商、稅務、質監、金融、衛生等部門的信息資源,加快建設全省商務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物流企業建立基于誠信交易單數、糾紛處理等指標為基礎的信用等級評價,引導零售企業開展商品質量、服務水平、購物環境等消費體驗評價。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具備信譽搜索、同類對比等功能的綜合評價,鼓勵行業組織開展以信用記錄為基礎的第三方專業評價。建立健全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完善國內貿易企業信用信息記錄和披露制度,依法發布失信企業“黑名單”。加大誠信興商宣傳力度,繼續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百城萬店無假貨、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正版正貨承諾等活動,發揮商務誠信建設重點推進單位示范帶動作用,積極營造誠信文化氛圍。
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結合實際抓緊細化完善配套措施,明確任務分工,落實責任,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省商務廳要加強統籌協調,及時匯總各地有關工作落實情況并上報省政府。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