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2-00259 分類: 衛生、體育、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2-03-16
名稱: 印發廣東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12〕21號 發布日期: 2012-03-28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印發廣東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2-03-28  瀏覽次數:-
 ?  ?


粵府辦〔2012〕21號

━━━━━━━━━━━━━━━━━━━━━━━━━━━


  

印發廣東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

“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衛生廳、發展改革委反映。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

?

廣東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十二五”規劃

?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推動全省醫藥產業和餐飲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依據《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和《廣東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與形勢

  (一)“十一五”期間取得的主要成績。

  “十一五”期間,全省藥品和餐飲食品監管工作按照《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和促進食品藥品相關產業發展兩大主題,改革完善監管體系,著力加強安全組織、安全保障、法規標準、技術支撐四大體系建設,監管水平和效能不斷提升,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1.構筑安全保障體系,藥品安全水平不斷提升。按照“覆蓋城鄉、體系完備、高效便民、保障有力”的指導方針,積極推進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建設,藥品監督網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藥品供應網覆蓋100%的鄉鎮和96.7%的行政村。加大藥品安全監管網建設,藥品研制、生產及市場監管進一步規范?!笆晃濉逼陂g,全省新開辦農村藥店7500多家,反映全省藥品生產流通領域總體質量狀況的評價性抽驗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醫療器械抽驗合格率達88%以上。

  2.創新監管模式,長效監管機制日趨完善。率先在全國試點實施藥品生產質量受權人制度,增強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意識。率先在全國探索建立特殊藥品監管網,有效防止特殊藥品流入非法渠道。率先在全國推進地級以上市藥品審評認證工作,審評認證工作總量較“十五”時期增長1倍,藥品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總量位居全國第一,藥品GMP認證檢查質量進一步提高。率先在全國建立藥品不良反應在線監測技術平臺,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收集數位居全國前列。率先在全國構建由“省藥檢所-市級藥檢所(藥品檢測車)-縣級快檢室(快檢箱、快篩試劑盒)”組成的稽查打假技術支撐系統。完善藥品注冊申報人制度,藥品注冊程序和藥品注冊操作體系逐步規范。積極開展藥品標準體系建設等基礎性研究工作,制訂實施了《廣東省中藥材標準》(第二冊)、《廣東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第一冊)。

  3.夯實監管基礎,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成效明顯。建成全省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網絡、統一組織架構、統一用戶、統一權限、統一安全認證的藥品監管協同工作平臺。先后開發實施疫苗監管、醫療器械監管等業務監管系統,探索對藥品研制、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的電子化監管。廣東省藥品檢驗所率先在全國開發應用全流程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自主研發的系列化學快篩方法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應對“齊二藥”等重大藥品安全突發事件中展示出較強的技術支撐能力。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成為全國十大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之一,廣泛參與全國性重大標準制(修)訂,檢測認可項目的數量和技術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積極開展藥品安全監測、風險控制和應急處理等工作,監測水平和技術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4.加大整治力度,市場秩序和環境不斷優化。嚴格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藥品GMP和GSP等管理規范,開展藥品生產安全、注射劑類藥品生產工藝處方核查、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藥物臨床研究等專項整治行動,整頓和規范藥品生產和經營市場秩序。推行藥品安全“聯合監管”模式,充分發揮聯合打假制度優勢,成功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全面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日常監督檢查和GMP跟蹤檢查。出臺系列規范市場和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相關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5.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績顯著。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級政府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機制,成功組織應對天綠香、面豆、硫磺熏制生姜、紅心鴨蛋等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出臺全國第一部系統、綜合的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規《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率先在全國創建食品安全網絡平臺,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二)新形勢和新挑戰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及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關鍵階段,也是我省發展中醫藥、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時期。同時,影響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藥品安全監管任務日益繁重。

  1.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仍然處于風險高發期。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尚不健全,部分地方習用藥材、飲片標準尚未建立,廣東道地藥材飲片標準基礎還不夠扎實,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落實還不到位。醫療機構以藥養醫狀況未明顯改善,臨床用藥監督有待進一步規范,不合理用藥、濫用藥物現象依然存在,加大了藥品安全風險。相關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規?;a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企業誠信守法意識仍較淡薄。

  2.監管能力與安全需求存在差距。餐飲食品、化妝品、保健食品檢驗檢測基礎薄弱,檢驗檢測儀器設備配置落后于國家配置標準,檢驗檢測能力不足。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技術手段與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水平不相適應。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體系尚不完善,市、縣級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測預警體系不夠健全,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滯后。餐飲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測和風險預警體系尚未建立,安全風險評估體系亟待加強。

  3.區域監管水平不平衡。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粵東、粵西和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藥品和餐飲食品監管能力和技術支撐體系基礎薄弱,檢驗檢測設備、信息化建設以及相關專業人才等軟硬件難以滿足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發展的需要。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力量更顯薄弱,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4.監管人員隊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F有監管人員隊伍專業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實際監管技術能力和整體素質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核心任務,以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健全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和監管體系,加強監管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提升監管效能,確保藥品和餐飲食品質量。加強基層藥品和餐飲食品監管體系建設,提高基層實際監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社會服務均等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與幸福廣東建設。

  (二)基本原則。

  1.強化基層,安全至上。將提升基層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監管能力作為重點,加強統籌規劃,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加大對基層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執法條件,提升基層執法水平。

  2.科學監管,技術優先。樹立科學監管理念,進一步完善技術支撐體系,推進技術監管手段信息化和人才隊伍建設專業化,實現行政監管和技術支撐的協調發展。

  3.依法行政,長效監管。依法加強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完善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制度,規范監管行為,實現藥品全程動態監管和餐飲食品重點監管。強化藥品和餐飲服務企業安全責任,努力形成全民參與、行業自律、政府有效監管的新局面。

  4.區域協調,強化合作。建設以國家中心城市廣州市為龍頭,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中心,粵東、粵西和粵北聯動的安全監管體系。完善粵港澳三地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信息通報、協查和安全溯源機制,提高共同應對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加強安全標準、研發、注冊、生產、檢驗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藥品和餐飲食品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形成科學有效的安全監管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基礎設施和執法裝備建設、技術支撐體系和信息化建設基本適應我省醫藥產業和餐飲服務業快速發展需求,監管隊伍素質明顯提升,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區域分布更趨合理,全省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持全國排頭兵地位,初步進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

  (一)藥品監管水平明顯提高。藥品生產企業全部實施新修訂的GMP和藥品生產質量受權人制度,市、縣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全面建立國家基本藥物質量保障機制,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和高風險藥品品種生產環節抽檢覆蓋率達100%.對85%以上藥品品種實施監督抽檢,80%以上的流通藥品實行電子監管。

 ?。ǘ┽t療器械監管水平不斷提高。植入類、無菌類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全部符合《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定》要求,重點監管醫療器械品種抽檢覆蓋率達80%以上,對藥品包裝材料所有品種實現抽檢全覆蓋。

 ?。ㄈ┎惋嬍称钒踩O管體系基本建立。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餐飲食品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得到全面實施,C級餐飲服務企業年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重大活動餐飲食品抽檢率達100%.

 ?。ㄋ模┍=∈称贰⒒瘖y品安全監管體系逐步完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全部實施GMP,生產企業抽檢覆蓋率達90%以上。對化妝品生產企業全部實行動態分級管理,積極推進化妝品品種備案審批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化妝品檢驗體系,特殊用途化妝品實現100%檢驗。保健食品和化妝品不良反應/事件監測體系基本建立。

 ?。ㄎ澹┧幤泛筒惋嬍称钒踩珣碧幹媚芰Σ粩嗵嵘?。藥品和餐飲食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形成科學嚴謹的應急預案體系。藥品和餐飲食品突發事件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建成較為完善的安全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信息資源社會共享。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應急處置網絡系統實現15分鐘內響應。

 ?。┧幤泛筒惋嬍称窓z驗檢測體系逐步完善。80%的檢驗檢測基礎建設和儀器裝備達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布的現行建設配置標準。按省、市、縣相應監管層級,具備對80%以上的藥品和餐飲食品的檢驗檢測能力。打造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藥品、化妝品檢驗檢測重點實驗室平臺。

  四、主要任務

 ?。ㄒ唬┧幤钒踩?。

  1.加強藥品生產質量監管。貫徹實施新修訂的GMP,全面提升藥品生產質量管理水平。全面推行藥品生產質量受權人制度,進一步提高受權人質量意識和專業水平。運用風險管理手段對藥品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建立中藥材規范化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促進中藥材生產和種養的規范化、標準化。

  2.建立完善國家基本藥物質量保障機制。加強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的抽驗工作,對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物實行抽驗全覆蓋。加強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不良反應的監測和評價,確保國家基本藥物生產、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

  3.構建科學的藥品上市前評審體系。完善省級藥品技術審評體系,創建藥品技術審評信息溝通交流平臺。加強藥品研制環節監管,強化對藥品工藝、質量指標、藥理毒理試驗及臨床研究等研發過程的審評力度。嚴格實施《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和《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

  4.強化藥品上市后監管和風險評估。規范藥品購進渠道,改善藥品倉儲條件,確保藥品流通環節質量安全。完善全省特殊藥品流通監管信息網絡,加強特殊藥品監管。建立科學、合理的藥品分類管理體系。完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監測體系,建設覆蓋省、市、縣三級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監測網絡平臺,建立完善藥品質量安全研究服務平臺和省級藥品安全隱患分析案例庫。

  5.修訂和完善廣東特色中藥材標準體系。開展道地藥材基礎研究,規范中藥材種植,完善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制訂和提高200個中藥飲片標準、300個廣東中藥材標準和2000個醫院中藥制劑質量標準,制訂完善《廣東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廣東省中藥材標準》和《廣東省醫院制劑規范》。引領優勢領域的中藥飲片創新,制訂400個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和200個廣東省中藥破壁飲片標準,編輯出版《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廣東省中藥破壁飲片標準》。建立10個以上道地藥材標準及對照藥材(品)庫。

  6.進一步規范藥品市場秩序。進一步加大藥品流通領域的監督管理和整頓治理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經營及虛假廣告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稽查機制,提高執法水平,加大監督稽查頻次和案件查處力度。加大藥品抽驗力度,擴大藥品抽驗覆蓋面,定期發布藥品質量公告。嚴格規范藥品廣告行為,建立覆蓋全省的藥品廣告監測網絡。加強醫療機構制劑監管,嚴格實施《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機構制劑注冊管理辦法》和《醫療機構制劑監督管理辦法》,加大對醫療機構制劑的檢查、評審力度,嚴把制劑配制質量關。

  (二)醫療器械安全。

  1.加強醫療器械質量體系管理。加強對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及送檢樣品真實性的核查。加大對重點監管醫療器械品種的監督抽查力度,完善新產品首次注冊滿一年的產品質量體系復查工作制度。推進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信用分類監管體系建設,完善醫療器械監督檢查程序和企業監督檢查檔案,建立醫療器械重點品種電子監管系統,實現省、市、縣三級信息共享,提高監管工作效率。

  2.加強在用醫療器械監管。加強對醫療器械使用年限、產品報廢標準的技術研究,建立和完善在用醫療器械監管機制和評價方法,強化在用醫療器械監管技術能力建設,提高在用醫療器械監管效能。建立在用醫療器械抽驗工作機制,拓展檢測項目和檢測范圍。

  3.加強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體系建設。制訂實施《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工作規范和技術指南,完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體系,強化企業的報告責任和義務。搭建醫療器械上市后風險評價技術平臺,建立和完善醫療器械預警、召回制度。

  4.規范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嚴格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準入標準,強化市場監督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醫療器械活動。建立廣告監測網絡,加大監測力度,對違法發布廣告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加大醫療器械市場監督抽驗力度,定期發布質量公告,確保醫療器械安全有效。

 ?。ㄈ┎惋嬍称钒踩?。

  1.落實餐飲食品安全地方負總責制度。推動餐飲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制度的落實,開展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評價,加大對各地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履行和監管責任制落實情況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投入機制,制定完善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規范,提高現場監督執法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2.構建餐飲食品安全信息體系。充分利用現有信息資源和基礎設施,建立省、市、縣三級餐飲食品安全信息網絡,構建全省餐飲食品安全基礎信息共享系統,形成集許可、日常監管、信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員管理、從業人員健康體檢、信息通報、事件預警及社會公眾查詢于一體的網絡平臺。建立性能優、易管理、安全性強的餐飲食品安全動態信息數據庫。

  3.加強餐飲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制訂和細化餐飲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加強應急技術研究,建設應急處置信息網絡平臺。積極做好應急物資儲備,不斷充實應急隊伍。制訂重大活動餐飲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規范,開展重大活動食品安全技術項目課題研究。

  4.加強誠信體系和示范點建設。逐步建立餐飲服務企業安全誠信檔案,促進餐飲服務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繼續推動創建餐飲食品安全示范縣(鎮/街)、示范店(點)工作,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

 ?。ㄋ模┍=∈称?、化妝品安全。

  1.建立健全監管規范體系。實施《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建立保健食品風險監測評估體系,進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監管規范體系。加強化妝品監管規范體系建設,研究出臺《廣東省化妝品監管條例》。

  2.加強質量體系管理。嚴格實施GMP,進一步提高保健食品生產質量管理水平。建立化妝品企業許可信息系統、檢驗機構信息系統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信息系統。

  3.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建立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基礎數據庫,建設風險監測與預警網絡體系,開展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建立保健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加強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完善相關風險監測指標,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4.加大專項整治力度。重點對保健食品和化妝品委托加工、非法添加(禁、限用)物質、標簽標識等開展專項整治。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監管,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違規宣傳產品和違法添加藥物產品的打擊力度。加強對保健食品、化妝品原料使用的專項檢查。

  五、重點項目

 ?。ㄒ唬┘夹g支撐體系建設工程。

  1.提升藥品和餐飲食品檢驗能力。加強食品藥品檢驗機構基礎設施和儀器裝備達標建設,擴大廣東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范圍(藥品總檢驗能力超1000項),省、市兩級實現對藥品和餐飲食品檢驗法定擴項,縣級建立完善的藥品和餐飲食品快檢系統,檢驗能力基本滿足監管工作需要。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擴大藥品和餐飲食品快速檢驗范圍,開展快篩快檢技術研究,對80%以上的非法添加品種和200種以上的化學成份具備快篩檢驗能力。加強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應急檢驗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檢驗機制,提升應急檢驗反應能力。

  2.提升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加強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檢測能力建設,提升檢驗檢測技術水平,將廣東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建成國內一流、具有國際水平的醫療器械檢驗檢測研究機構,總檢測項目突破1500項,滿足醫療器械生產、流通和使用等各環節監管需求。完善電磁兼容、超聲診斷、生物學評價、電氣安全評價、體外循環設備、消毒技術與設備、齒科設備與器械、在用醫療器械評價等專業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升醫療器械監管領域的技術支撐水平。

  3.建設藥品包裝材料與容器質量檢驗平臺。推動與藥品行業相適應的藥品包裝材料與容器檢驗能力建設,打造國家級區域性檢驗平臺,包裝材料與容器總檢驗項目超過500項,實現對省內生產及流通的藥品包裝材料與容器產品檢驗能力全覆蓋。建設藥品包裝材料安全評價體系,提高包裝材料容器與包裝產品的相容性檢驗能力,提升新材料、新產品的安全性研究評價水平。

  4.加強藥品安全監管預警體系建設。建立藥品綜合監管和藥品信息公開平臺、藥品不良反應與大型動態用藥人群數據庫監測平臺和省、市、縣三級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監測網絡平臺,創建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藥品安全隱患分析案例庫、有毒有害物質標準儲備庫、未知毒物分析數據庫和藥品危害檢測專家庫。完善省、市、縣三級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的收集、分析、評估系統,及時發布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預警信息。

  5.建立完善保健食品和化妝品技術支撐體系。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檢驗能力建設,完善覆蓋全省的保健食品、化妝品技術支撐體系,打造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省級和區域性監督檢驗機構為基礎、快篩快檢為補充的保健食品和化妝品檢驗體系。

  6.加強綜合監管信息公開網絡平臺建設。建立完善覆蓋全省藥品、醫療器械、餐飲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的安全監管信息和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信息綜合應用系統。構建覆蓋全省藥學技術人員、藥品申報人員和醫療器械注冊申報人員的備案管理體系及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考核管理體系。

  (二)生物醫藥重點實驗室和醫藥創新平臺建設工程。配合建設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和廣州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平臺需要,打造國家級的生物醫藥重點實驗室,開展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和上市后使用的安全性評估,構建完善生物制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將其建設成為全省乃至華南地區最大的生物制品質量監控實驗平臺。加大醫藥創新平臺建設力度,支持建立以生產企業為主體的新藥研發體系,整合我省新藥研發技術力量,促進產學研的有效結合,進一步提升藥物研發機構整體水平及服務能力。制訂支持我省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科技開發的規劃、管理和指導,推進技術開發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鼓勵開展臨床急需藥品仿制,支持獨家品種、特色品種、重點品種的深度開發。

  (三)道地中藥材標準體系和交易平臺建設工程。以廣東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國家中醫藥三級實驗室為依托,大力開展廣東道地藥材和習用藥材質量監管和控制研究,實施(嶺南)廣東習用藥材標準提高行動計劃,制訂、提高和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建設中藥材標本園,打造省級和國家級示范性種質資源庫。以面向公眾、服務監管、促進發展為目的,整合現有資源,打造嶺南中藥科技展示平臺,集中展示中藥文化,普及中藥知識。進一步加大中藥材區域性交易平臺建設力度,積極推動中醫藥強省建設。

  (四)審評認證體系建設工程。建立和完善涵蓋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的全品種、全過程的審評認證質量體系。建立健全審評標準,規范審評制度,創新管理模式,著力培養并建立專職檢查員隊伍,提升審評認證機構整體業務水平。配備現場檢查快速檢測儀器設備,實現系統與檢查員現場檢查的動態聯網,形成現場檢查信息實時反饋機制,實現審評認證檢查的信息化和科學化。適應現代醫藥技術產品審評要求,創建全國一流的區域性審評認證中心。

  (五)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建立從業人員準入、培訓和管理制度,著力提高監管隊伍整體素質。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強化基層監管人員在職培訓,加強技術評審、檢查認證、檢驗檢測、監測預警、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拓寬培訓渠道,實施高層次人才培訓計劃。加強執業藥師管理,提高執業藥師整體素質。

  以上各類重點項目,均需按規定程序研究論證并經批準(核準、備案)后實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規劃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將本規劃實施擺上重要工作議程,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將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考慮,與加強和改善民生相關工作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制訂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分工,認真組織實施。

 ?。ǘ┤媛鋵嵥幤泛筒惋嬍称钒踩熑误w系。繼續強化“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制,探索建立一套操作性強、符合地方實際、科學的藥品和餐飲食品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以責任落實推動各地全面提高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水平。加強省各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規劃相關領域工作任務并組織實施,進一步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加強聯合執法,形成工作合力。

  (三)完善政府投入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投入力度,對所提出的規劃項目應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在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現有資源的基礎上,給予必要的支持,提供相應資金保障。加大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保證監管執法工作順利開展。

  (四)形成政府與公眾共同參與的監管局面。鼓勵新聞媒體依法開展輿論監督,為政府監管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完善消費者投訴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公眾參與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社會監督機制。積極開展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強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正面報道,及時發布相關安全信息,增強公眾消費信心,引導公眾消費選擇。

  (五)積極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加強與港澳地區、相關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的合作交流和信息互通共享,在人員培訓、項目合作和學術研究等領域拓寬對外合作交流渠道,學習借鑒先進監管理念和模式,不斷提升藥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

?

?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