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2-00047 分類: 綜合政務、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2-01-13
名稱: 印發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的通知
文號: 粵辦函〔2012〕19號 發布日期: 2012-01-17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印發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2-01-17  瀏覽次數:-

  






                   ??        粵辦函〔2012〕19號

?

印發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的通知

?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2012年是我省實施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實現應急管理水平新跨越關鍵的一年。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按照《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有關要求,制訂相關工作計劃,務實創新,狠抓落實,共同推動全省應急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

?

?

?

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

  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九次、十次全會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社會建設的決定》(粵發〔2011〕17號)中強化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責任的有關精神,圍繞“無急可應,有急能應”目標,以提升應急保障能力為突破口,以加強基層應急救援能力和應急演練為抓手,以提高公眾應急避險和應急救助知識和技能為重點,在加強應急文化建設上下功夫,更加完善應急管理“廣東模式”,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當好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排頭兵,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發揮應有的作用。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一)全力修訂應急預案。根據《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有關要求,著力推動修訂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組織編制新增的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

  (二)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強化應急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和協調性,著力推動縣級、鎮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各級應急辦“統籌、協調、補不足”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應急管理機制。認真總結推廣現場指揮官制度,制訂相關工作規范。加強應急管理區域合作,進一步完善應急聯動機制,提高跨地區、跨部門突發事件處置水平。

  (四)提升應急管理法制水平。制訂、完善《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配套制度。不斷深化應急管理法制建設,推動《廣東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辦法》列入立法計劃。

  二、提升應急管理科技水平

 ?。ㄒ唬┩苿咏ㄔO國家級應急管理重點實驗室。依托省級突發事件應急技術研究中心,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專家作用,加大應急管理科研力度,推動建設主要災種預測預警類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二)提升應急平臺應用水平。加快全省應急平臺建設步伐,確保2012年年底前實現國家、省、市、縣及有關單位應急平臺無障礙互聯互通。不斷完善應急平臺功能,提升應急平臺應用水平。

 ?。ㄈ┐罱☉惫芾韺<揖奂脚_。依托有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應急管理研究平臺,加強應急管理研究。充分發揮各級應急管理學會作用,通過創辦應急管理期刊、定期召開應急管理專家座談會、舉辦應急管理論壇等形式,搭建應急管理專家聚集平臺。

  (四)積極推動物聯網應用。因地制宜推動物聯網在應急管理領域的應用,提升應急管理科技水平。研究創建物聯網應急管理應用示范基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三、提高快速獲取突發事件信息能力

 ?。ㄒ唬┙⒍嗖块T分工共享機制。通過建立健全多部門分工共享機制,提高極端情況下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現場信息快速獲取、分析、處理和共享能力,為應急指揮決策提供支撐服務。

 ?。ǘ┨嵘A警信息發布水平。加強值守,采取傳統方式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模式,進一步提高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和覆蓋面,有效解決預警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

  (三)整合基層信息員隊伍。壯大現有基層突發事件信息員隊伍,確保突發事件信息收集“縱向到底”。整合現有基層信息員隊伍,建設“一崗多能”的基層信息員隊伍。

  四、健全應急管理保障體系

 ?。ㄒ唬┘訌姂标犖榻ㄔO。力爭以創建國家化學中毒和核輻射衛生應急隊伍為突破口,推進核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打造種類齊全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大應急志愿者招募、培訓力度,拓寬應急志愿者服務范圍。

  (二)建設應急物資物流中心。按照有效實現“分散物資集中化,集中物資分散化”的原則,探索建設泛珠三角應急物資物流中心。

  (三)推進應急避護場所建設。出臺應急避護場所建設標準和建設指南,召開應急避護場所建設現場會,加大力度推進全省應急避護場所建設。

  五、加快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

 ?。ㄒ唬┙惫芾順藴驶w系。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探索建立適合我省省情的應急管理標準化體系。

  (二)制訂應急平臺建設地方標準。認真總結制訂應急平臺數據庫地方標準的經驗,全面制訂涉及應急平臺建設的相關地方標準,以此推動全省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

  (三)推動舉辦首屆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研討會。指導省應急管理學會,推動舉辦全國首屆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研討會,聚集國內外專家為我省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出謀獻策。

  六、深化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

 ?。ㄒ唬┨岣邞惫芾斫逃嘤栆幏痘涂茖W化水平。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應急管理培訓課程體系,組織編寫統一規范的培訓教材,中小學公共安全知識讀本,強化相關課程師資力量培訓。完善“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模式,進一步推廣網絡培訓。

  (二)加強應急避險和應急救助宣教培訓工作。通過集中培訓,著力打造省、市、縣(市、區)應急知識宣講隊,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宣講、培訓應急避險和應急救助知識和技能。舉辦應急避險和應急救助知識競賽及技能比賽,營造“學得好、用得上”、“齊學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快建設廣東(珠海)應急避險模擬體驗基地,為公眾提供應急避險和應急救助模擬實景體驗。

 ?。ㄈ娀瘧毖菥?。制訂桌面演練指南,通過采取三維應急演練等形式,借助全省應急平臺,加強桌面演練。認真總結推廣“雙盲”演練試點經驗,組織跨區域、大規模“雙盲”演練。

  七、促進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全面提高

 ?。ㄒ唬┥罨瘧惫芾硎痉秴^建設。出臺應急管理示范區標準,加強對示范區建設的檢查和指導,適時總結應急管理示范區建設的新經驗、新做法,通過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大力推廣,推動全省應急管理工作實現重心下移、均衡發展。

  (二)加強農村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幫助、支持農村強化應急管理保障能力;定期派出專家深入指導,縮短農村應急管理工作探索期,逐步改善農村應急管理不設防的現狀。

  (三)提升社區應急服務水平。加強社區醫療救護、康復保健、心理援助、衛生防疫、環境衛生等方面公眾應急服務能力建設,及時救治并協助受災者康復和保護公眾健康。

  八、提升應對巨災能力

 ?。ㄒ唬╅_展區域巨災風險分析。開展針對巨災的發生發展機理、防御、應急準備、處置救援等研究,識別區域內潛在巨災種類并評估其危險度,預測可能的影響區域及危害后果,查明和分析區域承受巨災的隱患因素及功能缺陷。

  (二)加強應對巨災能力評估。健全應急能力評估體系,完善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五級應急能力評估制度,重點評估巨災應對能力。加強巨災公眾心理干預,提高應對巨災心理危機能力。

  (三)加強巨災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從巨災應對的要求及規律出發,對應急救援隊伍、物資、裝備、避護場所、技術手段、資金等各類資源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和儲備。提高通信保障和應急服務水平,逐步配置不受公網損壞影響的高科技通信設備。

  九、加快應急產業發展

 ?。ㄒ唬﹦撛鞈碑a業發展環境。制訂應急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完善鼓勵發展的應急產品目錄。健全應急產品準入和認證制度,通過政府采購、鼓勵社會儲備等途徑培育應急產品市場,促進應急產業發展。

  (二)探索應急產業園區建設。加強應急科技成果的集成轉化,開展應急產品的應用示范,探索建設泛珠三角應急產業園。

  (三)加快培養應急產業專用人才。充分發揮省應急產業協會的作用,聚集應急產業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和造就一批高層次應急管理科技創新人才,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源動力”。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