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府辦[1999]59號
━━━━━━━━━━━━━━━━━━━
轉發省科委關于發展軟件產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省科委《關于發展軟件產業的指導意見》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逕與省科委聯系。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關于發展軟件產業的指導意見
省人民政府:
軟件產業泛指軟件及其服務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可分為軟件產品(包括系統軟件、支撐與工具軟件、應用軟件),專業服務、系統集成、信息處理服務、網絡服務、交鑰匙系統和外包。軟件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技術密集、智力密集、資金密集、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等特征;軟件技術的研究和軟件產業的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競相扶持的重點;軟件產業將迅速成為全球支柱產業之一。廣東科技、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為進一步發展軟件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背景分析
軟件產業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水平。隨著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及其對其它行業的不斷滲透,發展軟件技術和軟件產業越來越顯得重要。據預測,到2000年,全球信息產品產值將達9000億美元,其中軟件產業占6000億美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
在軟件產業發展中,發達國家占明顯優勢。當前世界軟件市場的份額大致為:美國占60%,西歐占20%,日本占12%,其它占8%。美國是世界軟件產業發展的龍頭,大多數先進的軟件技術及產品源于美國,軟件規范和標準也來自美國。自1990年以來,美國軟件產業每年以12.55%的速度增長,比同期經濟增長高2.5倍,經濟規模僅次于汽車和電子,成為第三大制造業。印度、巴西、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也都積極發展軟件產業,并已在世界軟件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90年代以來,印度軟件產業平均每年增幅高達30%,1996年軟件交易額65億美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軟件產業也在迅速崛起。1997年,中國軟件市場銷售額為112億元,信息服務業市場為148億元,兩者合計為260億元。國家把軟件園區的建設作為發展軟件產業的戰略措施,目前已相繼規劃和批準了北方軟件基地(北京)、浦東軟件園(上海)、南方軟件園(珠海)、東大軟件園(沈陽)、西部軟件園(成都)、齊魯軟件園(濟南)和創智軟件園(長沙)等。
我省軟件產業以應用軟件開發和信息服務業為主。企業數量約1600家,從業人員約3萬人,1997年年產值約65億人民幣,約是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總值的5%,其中純軟件產品約20億元。廣東軟件企業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已有一批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規模的企業。廣東從事軟件產業的企業以軟件與硬件集成開發為主。
改革開放20年,廣東已形成了發展軟件產業的有利條件和優勢,初步形成了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良好的軟硬投資環境;電子信息產品產值位居全國第一,具有比較優越的相關產業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基礎較好,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軟件企業群體和一支軟件開發和企業管理隊伍;擁有國內最大的軟件需求市場和最先進的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毗鄰港澳,與國內外信息、人員交流頻繁密切,開拓海外市場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為加速實施“科教興粵”戰略,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廣東發展軟件產業勢在必行,而且大有可為。
廣東省發展軟件產業也存在不少制約因素:人們對發展軟件產業的重要性及軟件產品價值認識不足和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產業管理體系、質量監理與技術評測體系、技術支撐體系以及健全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市場需求→研究開發→產品→市場的良性循環;軟件產業占信息產業的比例小,軟件企業規模小,軟件產品商品化程度低,難于形成品牌;軟件研究開發人才缺乏;宏觀指導和政策扶持有待加強。克服制約因素是廣東發展軟件產業的關鍵。
二、發展戰略
——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大力發展軟件產業,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
——市場導向與政策扶持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品為龍頭,技術為支撐,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促使軟件產業迅速形成產業規模。
——產學研相結合,加強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與企業聯合研究開發軟件技術和產品。
——自主研究開發與國際國內合作相結合。堅持對外開放,走國際化的道路,在軟件研究開發方面加強與國內國際的合作和交流。
——軟件和硬件開發相結合,以應用軟件的研究開發為重點,開創主導品牌,以軟件開發帶動硬件開發,以硬件開發促進軟件開發。
——面上推進與重點扶持相結合,以廣州、深圳等地為重點,扶持建設若干個軟件開發園區,并輻射整個珠江三角洲,建設成一個大范圍的廣東虛擬型軟件園。
三、發展目標
力爭5年內,促使軟件產業發展成為廣東省信息產業中的重要部分,在國內外市場占據一定份額,產值名列全國前茅;為廣東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促進產、學、研聯合研究與開發,搶占軟件產業的制高點。
(一)產值規模
爭取5年內軟件產業產值與電子信息工業產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5%提高到10%。
?。ǘ└采w領域
爭取在5年以內,圍繞廣東的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出一批行業專用軟件產品、若干通用型軟件商品。這些商品應覆蓋主要的國民經濟行業,并有若干在國際上著名的軟件商標。
?。ㄈ┦袌鲆幠?/p>
爭取在10年內,廣東的軟件產品及其周邊服務在國內國產化軟件市場上的比重達到15%到20%,重點發展的軟件商品應占領國內相應市場的50%,在國際上占有一定的市場。
?。ㄋ模┢髽I規模
爭取5年內形成20家銷售額在5億元以上軟件企業,外向型軟件企業比例達到10%以上。有10%的企業研究開發系統軟件和支撐軟件產品,30%的企業研究開發應用軟件和專用軟件產品。
?。ㄎ澹┘夹g水平
在5年內,在重點應用領域,擁有自己的專項先進技術和產品。
?。┕芾硭?/p>
重點扶持軟件企業通過ISO9000或SEI-CMM二級以上質量認證,與國際企業管理接軌。建立起規范、有序的軟件交易和服務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
四、任務與措施
?。ㄒ唬┙ㄔO軟件園區,形成區位優勢建設軟件園區,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軟件產業的重要舉措。廣東的軟件園建設采取實體與虛擬相結合的方式,在深圳、廣州等有條件的地區建立若干實體型軟件園,并建設計算機網絡樞紐和高速信息通道,聯接實體型軟件園內外的軟件企業,以軟件產業中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為龍頭,構造大范圍的“廣東虛擬型軟件園”,迅速提升廣東的軟件產業水平。
廣東虛擬型軟件園主要從事軟件產業指導、技術指導、學術與技術交流、信息服務和產品銷售。實體型軟件園主要從事軟件產品和軟件企業的孵化。
建立廣東軟件庫和廣東軟件信息庫,向國內軟件企業提供咨詢和服務。經認證的軟件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可進入虛擬型軟件園,享受實體型軟件園內同樣的優惠政策。
無論實體型軟件園區,還是虛擬型軟件園區,其建設都必須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以市場規范進行科學管理。
實體型軟件園建設必須在有龍頭軟件企業和軟件企業群的基礎上進行。
各軟件園區在規劃建設的同時,要加緊制定切實可行的園區管理制度,實現規范化、標準化運作。各軟件園區要及時制定入園企業認定辦法。
?。ǘ┡嘤堫^企業,形成規模優勢
1.擇優扶持若干大型軟件企業,促使其迅速發展壯大,形成規模效益鼓勵資源的優化組合,培育和認定一批大型軟件企業,促進強強聯合,培育軟件品牌,省有關計劃項目給予重點扶持。
2.促進軟件企業資產重組、資本經營,為股票上市創造條件對軟件企業間的并購重組,擴大規模,實行資本經營的,給予鼓勵和扶植。
根據軟件企業普遍凈資產比例較低的特點,適當放寬軟件企業上市凈資產規模的限制。充分利用“買殼上市、借殼上市”政策,組織證券商積極向具備條件的軟件企業提供上市公司殼資源;為軟件企業股票上市開辟多種途徑。
(三)加強技術創新,搶占產業制高點
?。保匾暭夹g研究,強化產業基礎
依托大型軟件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組建“廣東省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集中力量專門研究現代軟件開發技術和軟件核心技術。有計劃地推廣現代軟件開發技術,從整體上提高廣東省的軟件開發和技術水平。
2.擴大合作與交流,提高產業水平
與國內外軟件企業合作開發項目,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鼓勵軟件企業在國內外設立研究開發機構和分支機構。提供必要的條件,歡迎和吸引軟件專業水平領先的國內外著名機構在廣東設立研究開發分支機構。積極加入軟件技術/產品/市場國際組織,及時掌握國際動態。積極組織軟件技術/產品/市場/產權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學術交流。
3.加強人才培養,保障產業發展
鼓勵省內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企業與國內外知名大學聯合招收軟件專業碩士生、博士生,加強軟件高層次人才培養。集中廣州地區高校的力量,政府推動,企業參與,完善在職人員計算機應用與開發繼續教育和培訓。
?。矗畯V開渠道,引進人才
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省軟件人才來粵,組織力量招聘海外優秀軟件人才,并充分發揮老專家的作用。
(四)拓展軟件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
1.建立軟件孵化機制,推動軟件技術成果商品化
在各軟件園采取公平競爭的原則,創建孵化(產品孵化/企業孵化)中心,促進具有市場潛力的軟件技術成果商品化并以該產品為核心構建新的軟件企業,技術成果入股比例可達35%。孵化中心的資金來源主要為風險投資基金和入股資金。
?。玻浻步Y合發展數字化電子設備專用軟件
軟件和集成電路是數字化技術的兩大支撐,軟件產業不僅僅是以電腦為中心的產業,軟硬結合是促進我省電子信息工業數字化的關鍵。
3.發展家庭娛樂教學軟件
發展教育、娛樂、家政軟件是促進電腦進入家庭,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措施,是軟件產業的一項重要內容,省將在軟件出版、產權保護等方面予以扶持。
?。矗訌妵窠洕腿鐣畔⒒M程,開拓軟件市場,擴大軟件需求
以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相結合,促進產業智能化為重點,抓好CAD、CIMS應用工程;利用軟件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運用數控技術、CAD/CAM、柔性制造技術等提高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
大力發展計算機信息服務,以項目為重點,協調部門利益,實現信息共享。
?。担畬嵭姓少徴?,帶動市場擴大
?。ǎ保┱块T購買的一般軟件產品和軟件工程均采取招標方式。
?。ǎ玻┕膭钴浖髽I對國家重大軟件項目的投標,政府向優秀的軟件企業提供一定資助。
?。叮_拓國際市場,積極發展軟件加工業
采用國際軟件企業管理規范與模式,加強國際合作,鼓勵和扶持出口軟件加工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ㄎ澹┩晟七\行機制,保障健康發展
?。保①|量監督機制
——推動ISO9000和SEI-CMM質量認證的實施。對通過ISO9000或SEI-CMM質量認證的軟件企業,優先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并享受有關軟件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
——推行與國際接軌的“軟件開發規范”,形成科學的軟件開發體系,使軟件開發規范化、標準化、工程化。
——利用市場機制,加強軟件產品與軟件工程監理測評:
?。ǎ保浖こ探ㄔO的投標評估、方案設計、工程報價、建設過程、工程驗收、相關技術與服務實行公平、公正、公開的監督,以保證軟件工程嚴格按照中標合同進行,工程質量達到既定的標準。
(2)使用先進的、標準的檢測設備和手段,對軟件產品進行檢測和評估,根據評測結果給予相應的質量等級認定。
?。玻晟浦R產權保護制度,保護軟件市場
?。ǎ保﹪绤柎驌糗浖I版,保護正版軟件市場。建立盜版軟件鑒定機構,制定盜版軟件鑒定標準。
?。ǎ玻┮龑袌鲞m當下調正版軟件價格:要提倡軟件產品合理的利潤率水平,鼓勵正版軟件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加強軟件的版權登記。
3.完善政策體系
?。ǎ保氖萝浖a業發展的企業和項目,享受粵發[1998]16號文的相關政策優惠。
(2)出入境政策:軟件企業的技術與管理人員,能夠提供有效的境外業務證明,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給予優先辦理。
五、實施進度安排
廣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