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發展利用資本市場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為貫徹黨的十六大、省第九次黨代會和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廣東的重要講話精
神,大力推進我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加快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
化進程,必須進一步做好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工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資本市場在現代經
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資本市場工作,按照“政府引
導、統籌規劃、政策扶持、優化環境”的方針,切實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方
式,把培育和發展資本市場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大力引導,
加強協調,完善管理,改進服務,爭取經過三至五年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
資本市場最發達地區之一。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省已成立發展利用資本市場工作領導小組,負責
全省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重大事項的決策,研究制定全省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劃和
有關政策措施,協調處理有關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重大問題。各市政府應配備
懂金融證券工作的領導干部,并可根據當地實際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理順關系,
完善職責,充實人員,落實目標責任制,切實做好組織、協調、規劃、指導本地
資本市場發展的工作。
三、積極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各市、縣和省有關部門要按照“優選一批,培
育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切實加大對企業改制上市工作的組織、
協調力度;重點培育符合產業政策、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
地方支柱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作為上市后備資源。要優化政務環境,為企業改制
上市提供全方位服務。對有發展前途、基本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各地、各有關
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提供規范、高效的服務,創造各種條件,加
快企業上市進度。
四、積極扶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對符合我省產業政策和具有龍頭支柱作用
的上市公司,要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優質資源和重點項目向這些企業集中。積極
支持上市公司成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參與省重點技術改造導向計劃項
目和省科技計劃項目。
五、加大體制改革力度,使上市公司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主體。各級政府要
結合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徹底理順上市公司和國有控
股股東的關系,為上市公司規范發展、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充分發
揮國有出資人的監督職能,規范控股股東行為,促使控股股東的業務、人員、機
構、資產和財務與上市公司徹底分開。要按照繼續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方
針,加快國有資本的重組、流動,通過股權轉讓、回購、置換等方式,引入多元
化的投資主體,逐步解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比重過高的問題,形成合理
的股權結構,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的有效治理水平。
六、切實解決企業轉制上市遺留問題,幫助上市公司卸包袱。各級政府和有
關部門應對本地上市公司資金被控股股東占用、為關聯企業擔保、不良資產剝離
不徹底等遺留問題進行全面清理,督促、協調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盡快制定切
實可行的方案,通過現金或有效資產抵償、定向回購股份、股權置換等方式,力
爭在兩年內妥善解決。有關部門要制定有效措施,抓緊解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
東辦社會等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負擔。
七、進一步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上市
公司高管人員聘任制。鼓勵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激勵和分配機制,建立上市公司
高管人員薪酬與公司業績掛鉤的薪酬制度,探索實行以鼓勵長遠經營為目標的股
權激勵機制。
八、增強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基金管理公司的綜合實力。要積極支持省內證
券公司、期貨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改制上市、兼并重組等方式充實資本、增強
實力。要加強對當地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指導、協調,進一步發揮省內證券公司在
本地開展企業改制上市、債券發行、購并重組、管理層收購、項目融資、資產管
理、政府經濟或財務顧問等業務中的作用。要建立完善企業年金制度,按規定將
企業年金委托給管理規范、業績優良的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積極穩妥推
進將社保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基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基金),委托給
具備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試點工作。
九、積極建設區域性金融證券中心。支持中心城市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境內外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基金管理公司來粵發展,增強區域性金融證券中心的聚集效
應;支持深圳市政府積極創造條件加快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展,使之成為在國際資
本市場上有重要影響的證券交易所。要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解決好各證券類機構
來粵發展的困難問題,形成有利于資本市場構成主體生存與發展的良好氛圍。
十、建立和完善與證券市場相配套的其他要素市場。進一步理順關系,積極
推動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規范產權交易行為;建立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技術不斷創新;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特
別是推動經理人市場的建立,促使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向職業經理人轉變。大力發
展風險投資基金,形成促進科技創新和創業的資本運作及人才匯集機制。
十一、切實防范化解資本市場風險。各級政府要加強與證管、銀行等部門的
協作,建立健全資本市場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潛在的市場風險,采取有效措
施把風險控制和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加強對本地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管理,協同
證券監管部門共同做好本地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風險防范工作。要加大對虧損上
市公司和“ST”公司重組力度,督促控股股東認真實施資產重組;有條件的市、
縣, 已設立財政專項資金的,可適當安排部分資金,支持“ST”公司進行債務
重組,防范化解資本市場風險。對個別重組無效、瀕臨退市的公司,各級政府要
指定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制訂切實可行的退市預案,協調信訪、公安、司法、財政、
宣傳等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對股民、債民進行疏導,化解退市風險,維護社會穩
定。同時,要認真做好企業債券的按期兌付工作,按照“誰發債、誰還債,誰擔
保、誰負連帶責任,誰批準、誰負責清理和監督還債”的原則,解決債券市場歷
史遺留問題,促進債券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