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22天,完成1.82平方公里土地整備,涉及建筑物1205棟,包括13個工業園和5個居民區。在位于深圳市北部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當地黨員干部創下了深圳土地整備新速度。
作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深圳市光明區堅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高度融合,嚴格落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全力推進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把科學城土地整備工作現場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戰場”和檢驗考察干部的“考場”,彰顯了黨旗下科學城土地整備的光明力量。
黨建引領強力推進科學城建設
建設光明科學城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源頭創新能力,積極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大戰略決策。
光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是深圳市近年來單體量最大、主體情況最復雜、涉及面最廣的土地整備項目。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光明區委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由區委書記、區長掛帥,把重大項目攻堅克難現場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課堂,把踐行黨的初心使命與弘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結合起來,強力推進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工作。
在這場大會戰中,該區創新建立了一套廉潔高效機制:成立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推進工作組,建立“1+4+26+1+9”組織架構,即1個現場指揮部、4個專項工作組、26個協商談判小組、1個干部考核組、9家專業服務機構。
把重大項目現場作為干部的“考場”
將黨旗插在指揮部,將黨支部建在工作組,光明從全區范圍內抽調62名處級、科級干部,與新湖街道、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專業服務機構共同組建466人攻堅隊伍,實行“大兵團作戰”,充分激發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堅持黨組織和項目工作機構同步建強,該區成立現場指揮部重大項目臨時黨委,設置黨支部7個。堅持組織生活和中心工作融合推進,實行“三會一課”與每日例會同步開,每次會議堅持開展一次學習、認領一批任務、協商一些難題,將理論學習收獲在日常、用在日常。
光明區將重大項目現場當作干部的“考場”,將業績實效與干部考核掛鉤,將急難險重突出表現與平時工作一貫表現相結合,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攻堅在前。
算好城市發展“大賬”與個體訴求“小賬”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土地整備工作堅持走好群眾路線。
在不突破補償政策的前提下,當地通過用足用好各種政策,在安置保障、子女入學、務工培訓等政策上給予傾斜,最大限度保障了被搬遷人合法權益。同時,建立“干群同心”的融合機制,廣大當地干部與被搬遷群眾“心連心”,幫助圓滿完成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任務。
當地通過推行黨員先鋒指數,加強黨員聲譽管理,形成比優爭先良好氛圍。開展“五員”“五包”活動,組織黨員爭當政策宣講員、一線信息員、簽約談判員、矛盾調解員、群眾服務員“五員”。貫徹落實黨員“五包”要求,包做通思想、包簽約、包騰空交房、包特殊問題解決、包零投訴零上訪全方位、全流程跟進各項工作,形成土整工作中堅力量。
光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光明區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創新運用激活黨建引領這個“總引擎”、用好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用好干部考察這根“指揮棒”、奏好協同作戰這首“協奏曲”等手段,形成了“不為困難找理由、只為成功找方法”的土地整備精神,為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