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 要聞速遞

梅州致力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新動能 用好紅色家底 推動蘇區振興

時間 : 2019-07-25 08:50:2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盛夏時節,暑氣漸重。在火熱的7月里,與天氣一樣“熱”的還有梅州各大紅色旅游景區。

  葉劍英紀念園內參觀游覽的人絡繹不絕,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大埔縣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里,人們站在烈士紀念碑前緬懷烈士;在興寧市羅屏漢故居,黨員們面向黨旗肅立,重溫入黨誓詞……

  梅州是全省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縣的地級市,有著光榮革命傳統。搶抓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機遇,梅州正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加快蘇區振興發展。數據顯示,實施蘇區振興政策以來,梅州經濟發展有了長足進步。全市生產總值從2011年以來,年均增長7.9%。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

  登記在冊的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達366處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梅州全市共有在冊的紅色革命舊址、紀念設施366處,其中重要革命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157處、重要革命歷史人物活動紀念地76處、革命領導人故居50處。

  這些散布在梅州大地的革命舊址、紀念設施,深深銘記著那段光輝的歷史。

  1929年9月,紅四軍發動旨在打通與東江蘇區聯系的“梅城戰役”。10月攻占梅城后,成立了由毛澤東、朱德、古大存等21人組成的東江革命委員會。在一至五次反“圍剿”斗爭中,梅州作為中央蘇區南部前沿,積極組織蘇區武裝四處出擊,牽制廣東國民黨軍隊參加“圍剿”的大量軍事力量。

  梅州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土地,為中央蘇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梅州有4560多名英雄兒女為革命慷慨就義。

  老區發展,牽動人心。近年來,國家對革命老區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蛾P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2014—2020年)》相繼出臺,為老區發展開創了新局面。今年5月,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在梅州大埔召開,釋放出“今明兩年省財政新增291億元用于支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等政策紅利。

  蘇區精神為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7月的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十里荷塘朵朵荷花在“綠海”中搖曳生姿,與不遠處的革命歷史紀念館、紅星客棧等相映成景,引得游客紛至沓來;作為廣東的“紅色村”,東嶺村通過挖掘提升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民宿、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等,將紅色資源有效轉化為綠色發展新動能……這些都是梅州弘揚蘇區精神,挖掘紅色資源,推動鄉村振興的縮影。

  近年來,梅州投入2700多萬元,活化運用390多處革命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建設12個“紅色村”,以講述梅州好故事、傳播梅州好聲音、樹立梅州好形象、傳遞梅州正能量為具體抓手,深入開展教育活動,運用紅色文化涵養干部精氣神。

  今年以來,梅州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增強經濟“造血”功能。年初,梅州僅用42天引進互聯網龍頭企業——115科技公司,成立梅州互聯網創新中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兩年翻番、達到180家,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4.0、3.3個百分點。此外,今年上半年,梅州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1108戶(其中企業4220戶)。

  當下,梅州振興發展正逢時。梅州廣大干群發揚蘇區的精氣神,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奮力開創梅州蘇區振興發展新局面。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