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期,全國多地報告了本土聚集性疫情,存在多條傳播鏈,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此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下簡稱“第九版防控方案”)已正式發布,近期的疫情處置工作是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指導下進行的。新方案增加抗原檢測作為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加密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這些改變將帶來哪些作用?暑假出行如何做好個人防護?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李文莉。
南方日報:新方案提出,基層醫療機構可對可疑患者增加抗原檢測。這樣是否有助于盡早發現感染者?
李文莉:抗原檢測操作便利,檢測者在家即可測,出結果的時間短,可以作為篩查的補充。對于外出不便的居民,或者自我懷疑有風險的居民,可以盡快完成檢測,盡早發現潛在病例。
南方日報:抗原檢測陰性,是否意味著可以排除風險?
李文莉:抗原檢測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代替核酸檢測。如果抗原檢測陽性,需要進一步完成核酸檢測,并以核酸檢測結果為準;如果抗原檢測陰性,但檢測者有發熱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或者有流行病學史,仍要進行核酸檢測才能排除風險。
南方日報:第九版防控方案加密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這樣調整有什么作用?
李文莉:新的方案根據奧密克戎的特性,對防控政策進行了調整,也給出了針對不同場景、不同人群的具體防控指引,更有利于防疫人員、臨床醫生、風險人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加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能夠盡早找到感染者,防止疫情蔓延,做好精準防控。
南方日報:暑假期間,不少學生和家長計劃出游。在防疫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李文莉:目前我國部分地區仍有疫情,其他地區處于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階段,所以出行前,要查好目的地和途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配合做好核酸篩查,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在旅途中,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旅游地,也要做好個人防護,盡量減少在密閉空間停留的時間。如果旅途中出現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就醫?;氐骄幼〉?,要配合當地政策,及時進行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