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接種疫苗是非常關鍵的措施。截至5月27日24時,廣東省全省累計接種新冠疫苗5098.39萬劑次,累計接種3899.17萬人,共有1211.99萬人完成全程(2劑)接種。
按計劃,廣州從今年7月份開始,全面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服務。確有接種需求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可持相關證件到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咨詢接種。
那么在此之前,老人該如何進行防護呢?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來支招。
老年人因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免疫力也較低,且多合并慢性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出現重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也指出,大于65歲老年人是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之一。
而且,老年人對病毒危害與防控知識了解相對較少,健康意識可能不強,防控意識相對較弱。
因此,如果家有老人,做好防疫,有五大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
注意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要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如需前往(比如老年人常去的商場/超市或農貿市場),應這樣做好防護:
提前列好清單
購物前,盡量提前列好物品清單,減少在商場/超市或農貿市場逗留時間。
配合健康監測
在商場/超市或農貿市場入口處配合做好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進入。
做好個人防護
包括: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多的攤位和難以保持1米以上間距的攤位購物時,應當佩戴口罩;挑選商品(尤其是進口冷鏈食品)時建議佩戴手套;結賬時優先采用掃碼付費方式結賬。
注意個人衛生
包括:手未清潔前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等;盡量減少觸碰門把手、貨架、攤位等公共物品表面,觸摸后需及時進行手衛生消毒清潔;離開市場后應當及時進行手衛生消毒清潔。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
注意二:盡量減少聚集
老年人多喜歡外出串門、聚在一起聊天、打麻將等等,在此提醒老年人:盡量少外出、少串門,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必須外出時做好防護。
注意三:注意正確佩戴口罩
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在環境密閉、人群密集的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1米)時應正確佩戴口罩。但是注意:戴口罩不是萬能的,世衛組織提醒:僅僅佩戴口罩不足以遏制病毒!
如果僅戴口罩,卻沒有做到經常洗手或者用沒洗過的手摸臉的話,仍然有被病毒傳染的風險;
如果戴了口罩但沒有正確地戴上或者取下,仍然有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特別要提醒的是,口罩要及時更換。因為口罩中一次性用品,如果出現臟污、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要及時更換,并正確處理丟棄,切勿重復使用。
此外不建議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護口罩!
因為N95或KN95等防護口罩密閉性太強,呼吸阻力較大,長期佩戴后可能出現缺氧而導致的胸悶、氣短、憋喘等呼吸困難癥狀。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謹慎。
注意四:每天開窗通風
天氣炎熱,老年人為了開空調降溫往往會把門窗緊閉。在此提醒老年人,注意每天開窗通風,這不僅有利于預防新冠肺炎,對于預防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是有效的辦法。建議老年人這每天最好開窗通風3次,每次最好半小時以上。
注意五:注意及時就醫
老人往往不習慣到醫院去看病,并認為感冒咳嗽都是小問題,先觀察幾天或自行服藥,而這將致使就醫延遲,容易引起疫情擴散。因此要提醒老年人:
首先,新冠肺炎早期癥狀難以鑒別,臨床表現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部分患者以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癥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老年人日常要密切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有上述癥狀,第一時間做好自我隔離,并告知家人,盡快就醫。
其次,就醫時選擇就近的、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熱需前往發熱門診),就醫時要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前往醫院途中要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再次,就醫時,老年人和家屬應如實告知醫生患病情況,尤其是發病前14天曾到過中高風險地區或接觸過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時,要主動告知醫生,以助于醫生診斷。
最后,如果是農村老人,去村衛生院或村診所就診,就診時應做好防護,不要聚集,病情未見好轉時應及時到大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