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政策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兒童福利機構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時間 : 2020-03-02 23:29:19 來源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打印】 【字體:

粵衛疾控函〔2020〕42號


各地級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各成員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省兒童福利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和《廣東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第二版)》(粵防疫指辦明電〔2020〕42號)要求,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我們組織編制了《廣東省兒童福利機構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F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附件:廣東省兒童福利機構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

2020年3月1日


附件


廣東省兒童福利機構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一、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我省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

  二、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各兒童福利機構要處理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系,以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為原則,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復工前評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并配合有關機構做到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復工復產后疫情在兒童福利機構范圍內傳播,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機構要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印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國發明電〔2020〕4號)、《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和《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第二版)》(粵防疫指辦明電〔2020〕42號)要求,結合本地分級情況,組織落實復工復產相關工作。

  三、職責分工

  各兒童福利機構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業務主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指導。

  四、健康風險判定標準

  高風險人員,是指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高風險地區的人員;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正在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其他需要納入高風險人員管理的人員。

  中風險人員,指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有發熱、干咳、氣促、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實施居家觀察未滿14天的治愈出院確診病人;解除醫學隔離未滿14天的無癥狀感染者;其他需要納入中風險人員管理的人員。

  低風險人員,指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高風險、中風險人員以外的人員。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機制。

  兒童福利機構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機構主要負責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要成立健康管理小組,并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主動對接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制定并實施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

  (二)做好復工前準備工作。

  各兒童福利機構在復工復產前分批次開展全體員工知識培訓(包含單位所有后勤工作人員),對不同崗位的培訓要有針對性。同時做好復工前防控物資準備,包括防護、消毒等用品,對每個員工做到“八個一”:一個健康檔案,一測體溫,一戴口罩,一設觀察室,一致電(發現發熱者致電醫療機構),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一次健康教育,一強化人文關懷。

 ?。ㄈ┤藛T健康管理。

  1.建立健康監測制度。安排專人對福利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兒童進行體溫監測,每日實行晨檢和晚檢,如出現發熱(>37.3℃)、咳嗽、乏力等癥狀的人員要及時就醫排查,并按要求做好上報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落實員工分類管理。對返工人員進行風險評估,并進行分類管理。對于來自疫情特別嚴重的湖北省的人員,需通報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聯系社區或單位指定的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14天。其他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可實行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相關機構和社區負責對高風險人員進行嚴格管控。對于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自抵粵開始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中風險人員應當嚴格落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要求,自覺接受社區管理。對于低風險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可出行和復工。

  3.加強防控知識宣教。用健康提示、張貼宣傳畫、視頻播放等多種方式(不可聚集性學習),加強新冠肺炎防治知識科學宣傳普及,引導兒童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4.建立進出人員登記制度。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盡可能減少不必要人員的訪視。所有人員進入福利機構前進行體溫監測,異常者(>37.3℃)不得入內;減少后勤采購人員等物資采購頻次,盡量采取送貨上門等方式。

  5.發揮醫務室的作用。注意配備相關藥物、各類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如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洗手液、消毒工具、消毒劑等。

  6.鼓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加強兒童心理調節,了解受疫情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好正面宣傳教育,疏解兒童的焦慮恐懼情緒,引導其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

  7.合理控制人員密度。充分利用福利機構內空間,合理控制居住房間、活動室、盥洗室、洗浴間、游戲區、圖書閱覽區、辦公區等區域內護理人員和兒童數量,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

  8.設置隔離觀察室。兒童福利機構內應設置隔離觀察室,配置相應防護用品(防護服、醫用口罩、手套等),配備必要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有條件的設置隔離區和消毒室。隔離室(區)應設置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有獨立廁所的單人房間,并處于兒童福利機構下風向。

 ?。ㄋ模┳龊脗€人防護。

  1.工作人員個人防護。

 ?。?)加強手衛生。工作人員在崗期間應當經常洗手,或用有效的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當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在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觸碰眼睛。

 ?。?)個人佩戴口罩。工作人員應當佩戴防護口罩,在護理兒童和嬰幼兒的時候不得摘下口罩。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不要對著兒童和嬰幼兒打噴嚏、呼氣。如果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口鼻,如果來不及須用手肘捂住口鼻,然后再清洗手肘。另外,應先丟棄捂住口鼻的紙巾再洗手。

  2.兒童個人防護。

 ?。?)盡量佩戴口罩,引導兒童在集體活動時正確佩戴口罩。

 ?。?)兒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洗手:吃東西前、上廁所前后、從戶外進入室內、玩玩具前后、玩耍后、擤鼻涕后、打噴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臟后等。

 ?。?)打噴嚏和咳嗽時應當用紙巾或手肘部位遮蔽口鼻,將打噴嚏和咳嗽時使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打噴嚏和咳嗽后應當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洗雙手。

  3.嬰幼兒的衛生防護。

  嬰幼兒主要是以被動防護為主,即靠護理人員的防護來間接保護嬰幼兒。

 ?。ㄎ澹┲攸c場所重點設施衛生清潔。

  嚴格按照《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居家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第一版)》《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公共電梯(扶梯)清潔消毒工作指引》等要求,加強兒童福利機構辦公區域、兒童活動室、學習室、食堂、宿舍、衛生間、垃圾廂房、隔離區域等重點場所清潔消毒及空調通風系統、電梯等重點設施維護管理。

  六、出現疫情后防控處置措施

  機構內如出現感染病例,應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及時有效地開展相關防控措施。

 ?。ㄒ唬┕ぷ魅藛T和兒童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不排除有流行病學史的,應當立即在隔離區執行隔離觀察。

 ?。ǘ┍淮_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應當立即送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福利機構須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在當地衛生健康、民政部門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實施14天隔離觀察;機構開展全面消殺、規范處置個人物品等相關工作。

 ?。ㄈ┰卺t療機構就診后返回福利機構的兒童及陪同工作人員,應當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入住和工作。新冠肺炎兒童治愈后需返回福利機構的,應當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入住。


  附件:兒童福利機構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


附件


兒童福利機構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


  一、成立防控應急領導小組,建立保障機制

  兒童福利機構成立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組長的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領導小組,下設醫療保障、安全后勤保障、消毒等職能小組,并明確職責分工。

  二、實施應急處置措施

  復工期間如出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應啟動本預案。

 ?。ㄒ唬┥l病例。

  1.發現可疑病例時,應立即引導病例到臨時醫學觀察點或單獨隔離觀察間進行留觀,聯系機構所在社區(村居)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初步排查后,送轄區定點醫院診治,確診后立即報告當地疾控中心。

  2.配合疾控機構開展密切接觸者流行病學調查,對所有接觸過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人員進行調查。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關最新文件要求進行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時要及時送定點醫院排查、診治。

  除密切接觸者外,與病例曾接觸過但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原則的人員,判定為一般接觸者。對一般接觸者要做好登記,并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囑咐其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時要及時告知健康管理員,并主動告知近期活動史,做好體溫檢測,佩戴口罩。

  所有配合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等。

  3.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按國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相關活動區域、電梯的清潔、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工作。

  做好其他區域的保潔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強場所的通風換氣和空調等公共設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對辦公區域、兒童活動室、學習室、食堂、宿舍、衛生間、垃圾廂房、隔離區域等重點場所進行消毒;各工作場所和食堂入口要配備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廁所配備洗手液,指導和督促員工做好手衛生。

  4.按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建議,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啟動封閉式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宿舍、樓棟封鎖等措施,嚴格限制人員進出,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

  5.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確保應急工作順利開展。保障需要應急處置的設施、設備和物資供應。做好餐飲、生活飲用水安全等生活保障。加強巡查管控,及時停止群體性聚集活動,及時處置安全突發事件。

  6.本機構醫務人員要協助當地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樣、密切接觸者篩查等工作。繼續做好機構職工的健康監測工作,配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健康監測工作。每天保持與單位主要負責人、疾控部門進行信息溝通,及時上報最新情況。

  7.做好宣傳和人員心理疏導工作。疫情期間要做好輿情監測、心理健康引導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新冠防控知識。根據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等不同群體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支持和危機干預工作,穩定兒童及員工的情緒,避免過度恐慌。

  (二)1周內出現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應立即報告當地疾控中心,由疫情防控專家評估后采取相應管控措施。對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建筑、院落實施硬隔離。

  三、預案終止

  當病例已得到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觀察14天期滿,后續無新發病例,環境得到有效消毒,經衛生健康部門評估,可由機構疫情應急領導小組決定終止響應。


  附件:兒童福利機構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響應流程圖


截圖.png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