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 加快建設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 > 河套

河套合作區:撬動深港“河能量” 擁抱科學“新春天”

時間 : 2024-05-22 09:46:4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圖.jpg

河套合作區發展迅速。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深港雙城,一衣帶水。4月24日,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帶隊訪問香港、澳門。深港兩地再次把目光聚焦在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下稱“河套合作區”)。當前,深港兩地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河套合作區呈現出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態勢。

  今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全省上下聚焦產業科技,一起話創新、謀未來。大會上,科技創新成了熱議的高頻詞,提出奮力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新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最鮮明的底色,無疑是科技創新。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領跑全國,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四年居全球前100個創新集群第二位……

  科技創新的浪潮,正在深圳河兩岸涌動。

  2月29日,位于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玻色編碼糾錯延長量子比特壽命”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榜單。3.89平方公里的河套合作區,再次憑借科技創新的基因,站在了時代前列。

  小地方做大文章,小空間孕育大希望。這里區位優勢突出,跨境合作條件優越,科技創新活力強勁,正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國家重大戰略平臺云集頂尖資源

  從深港協同創新中心44層俯瞰,深圳河蜿蜒而過,一邊是深圳,一邊是香港。這片曾經雜草叢生的灘涂上,如今科技樓宇林立、優質產業園鱗次櫛比。位于深圳河兩側的河套合作區,成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直接的對接點。

  在這里,頂尖科學家加速聚集,重大科研機構云集,深港科創企業頻出。隨著中央密集落子、加速布局,深港合作開發意愿強烈,河套的建設按下“快進鍵”,展現出協同發展的巨大潛力。

  制度創新步履不停。2023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下稱《河套規劃》)正式發布;2023年9月,“科匯通”試點全面展開,進一步便利園區科研機構外匯登記、匯款、變更、注銷等各項業務;同年11月,深圳市財政局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印發《關于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財政科研資金監管探索適用港澳審計準則的通知》,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探索適用港澳審計準則。

  此外,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率先開展跨境數據交易試點,深圳數據交易所跨境交易金額在全國的交易所中排名第一。落地實施首個深港“聯合政策包”,全國率先實施選題征集制、團隊揭榜制等科研管理機制,首批5家機構和企業“揭榜掛帥”,第二批選題征集面向全球發布。

  2024年開年,河套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相繼發布實施,對設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特定封閉區域符合條件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深圳園區工作的香港居民,個人所得稅稅負超過香港稅負的部分免征,有力服務在河套合作區落戶、工作的科研機構企業及科創人才,全力支撐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一區兩園”的協同發展。

  空間擴容提質增效。目前,河套合作區已通過“租、購、改、建”等方式,整備提供高品質科研空間約80萬平方米,建成11個專業化科研園區。2023年9月,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開園運營,該園是內地首個由香港科技園公司運營、適用國際管理規則的科研空間,也是河套合作區內首個探索適用深港兩地聯合評審、聯合支持政策的科創園區,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大灣生物有限公司等30余家香港企業、機構組團入駐。

  科創資源集聚發展。截至目前,實質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超160個。匯聚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等8個重大平臺,蘋果應用研究實驗室等8個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等香港5所世界百強高校10個項目,深港澳芯片聯合研究院等20余個項目。今年1月,河套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聚集區正式揭牌,世界無線局域網應用發展聯盟、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等領軍組織落地發展,初步形成了“6+1”的發展架構,填補了深圳在新型產業標準國際組織方面的空白,助力打造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平臺。

  《河套規劃》發布以來,河套合作區的重大項目“干起來”了,科創資源“聚起來”了,深港協同創新“聯起來”了,標識形象“亮起來”了,金融支持科創“走起來了”,科研配套服務“鏈起來”了。

  “科創森林”潤澤園區企業茁壯成長

  自去年8月《河套規劃》發布以來,河套合作區的新聞頻頻登上熱搜。這塊3.89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因創新濃度之高而備受矚目。在政策引領下,河套合作區的產學研協同水平不斷深化、創新鏈條逐步補齊補強,推動園區企業不斷茁壯成長。

  入駐企業研發實力強、產品科創屬性高,但商業化周期長、資金回籠慢的問題逐漸顯現,給科技類企業帶來經濟壓力。乘著深港合作的東風,舒糖訊息科技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獲得首筆知識產權融資200萬元。

  “有些金融機構不熟悉如何與科技型企業打交道,知識產權難以評估?!痹摴綜EO何耀威坦言,合作區內,許多企業雖然研發實力強勁、產品科技含量高,但商業化過程比較緩慢,給企業的財務可持續性帶來了壓力。

  《河套規劃》的印發給園區科技型企業帶來更多融資渠道和投資機會。例如,支持內地和香港創投資本共同設立創投基金,探索組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跨境雙幣早期母基金和系列專業子基金,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企業?!斑@一政策提高了企業對風險的包容性。企業可以通過創投基金解決資金難題,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業化。同時,允許科研資金跨境資助深港兩地科研項目,將為企業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促進兩地創新資源的共享與合作?!焙我f。

  同在河套合作區,專注無人駕駛領域的元戎啟行則關注到《河套規劃》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試點示范?!斑@些舉措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示范運營與商業化落地,以及技術迭代都有直接利好。”該公司副總裁唐瑤表示。

  目前,在河套深圳園區的積極幫助下,元戎啟行已在深圳中心城區完成超8萬人次的智能網聯汽車出行服務,也成為首家獲批在深圳中心城區進行自動駕駛示范運營的企業。“自動駕駛企業很難獲得在城市中心區上路實測的機會,這幫助我們更好地驗證和迭代技術?!碧片幷f。

  “河套合作區區位優勢獨特,租金相對便宜,稅收優惠政策疊加,對初創公司來說十分有利。”在得知這項政策后,創業工場的港籍青年都很受鼓舞。在深圳顯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克看來,公司能夠有底氣不斷創新研發,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近年來,該公司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約400萬元,為研發三維機器視覺設備提供了現金流資金。“我們將這些資金投入研發和生產,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丁克說。

  深港攜手為高質量發展“筑巢服務”

  “河套最大的優勢,是與香港陸路的對接?!鄙罡劭萍己献鞔龠M會創會會長張克科分析,這里是兩地經濟社會銜接的樞紐地帶,具有特殊的地緣。兩地如能很好地配合,將會成為互利互惠互補、共同促進的新經濟帶。河套擁有兩大口岸三大通道,可探索“一地兩檢”“無感通關”等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未來深圳河一河兩岸,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睆埧丝普f。

  如今,河套合作區建設已進入“全面提速期”。頂尖科學家加速聚集,重大科研機構云集落地,深港科創企業組隊“歸巢”。深港科技創新合作邁入了全方位、深層次、一體化的新時期。

  深港兩地加速“攜手”,對河套合作區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資源導入和運營管理等諸多方面的落地實施,無疑有著更高的要求。由深圳市國資委牽頭,深投控、深業集團和福田投控共同出資100億元組建的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深港科創”),承擔了這一職責使命。深港科創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決策設立的全資國企,作為服務科技創新戰略的功能性國企、對接香港園區的全方位通道、專司片區建設運營的市場化平臺,為河套駛入發展快車道提供堅實保障。

  目前,深港科創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運營管理面積近35萬平方米,包括河套科創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國資國企產業創新中心、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5個運營管理項目,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展示交流中心、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等園區公共服務項目。全面建立政企資源導入協同機制,協助市、區產業主管部門對接和引入高端機構150余家,初步形成國家重大平臺、世界500強企業、香港知名高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獨角獸企業、港澳創業平臺“六大集群”。

  自成立以來,深港科創為河套合作區持續打造高質量的產業空間,為高端科創資源的導入“筑巢引鳳”——3個在建工程項目,總投資近140億元,規劃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

  西翼門戶地帶正打造21萬平方米的河套科創中心。作為河套合作區首批示范項目,該項目定位為河套合作區生命科學研發平臺,打造集研發辦公、實驗室、配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科創綜合體,具備強力荷載以及實驗室廢氣、污水處理等為科研定制的預留條件,項目預計年內交付。目前,已引入國家藥監局大灣區“雙中心”在內的數家“大國重器”,君圣泰醫藥等優質企業機構也紛至沓來。要素資源的高度聚集,已初步形成了研發有支撐、轉化有場景的科創生態圈。

  西翼片區門戶位置,200米河套門戶總部辦公地標——河套壹號拔地而起。該項目為地鐵3號線福保站上蓋,包含總部辦公及集中式商業業態、高端醫療及市政配套,毗鄰文體中心、河套合作區中心公園,打造近11萬平方米的全時活力樞紐。在彈丸之地的河套合作區,大量的上下產業空間供給,成為了稀缺的地標級商務封面資產。科創產業上下游總部企業入駐即可先人一步,搶占世界級科創發展新機遇,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擘畫更宏偉的企業藍圖。

  東翼片區,一個包含高端人才住房、地標商務辦公、集中式商業等業態及醫療配套的綜合體——東翼-1項目(暫定名),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計劃2027年竣工。該項目即將在2025年推出高端人才住房,可在合作區內提供7萬平方米的稀缺居住配套,為深港兩地科研人才創造更優質的居住、生活條件。商業配套健全、住房保障充足、交通環境便捷,國際企業和高端人才來到河套,將能享受到全方位的配套支持。

  如今,沿著《河套規劃》繪制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河套合作區這片熱土,顯現出創新發展的強勁勢頭。這里有國家戰略的驅動,有政策創新的土壤,還有國資平臺的保障……未來,河套合作區將集成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優勢產業資源,匯聚更強的全球科技創新要素,聯動更廣的國際國內市場。

  河套乘風起,灣區向未來。加快邁向世界級科研樞紐的步伐,河套將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