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 加快建設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 > 橫琴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六周年 “澳門+橫琴”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

時間 : 2025-02-19 09:09:0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圖.jpg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正式印發六周年。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合作平臺之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自掛牌成立以來,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各項工作,琴澳一體化取得了積極進展。

  數據顯示,2024年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3%,澳資經營主體數量6798戶,增長12.9%,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新動能。今年以來,橫琴口岸日均車流比增超22%。南海之濱,各項發展成果在合作區可見可感,“澳門+橫琴”乘勢聚能,成為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支撐。

  賦能“軌道上的大灣區”

  橫琴口岸出境大廳,背著雙肩包的青年通過快捷通道過關后,步行數分鐘便登上澳門輕軌“橫琴線”列車。去年12月2日,澳門輕軌“橫琴線”順利開通,成為粵澳居民旅客又一個高效出行選擇。

  三年間,合作區一直致力打造“內聯外拓”的樞紐型綜合交通體系,搭建聯通灣區的新通道。截至去年底,十字門隧道建成投用、杧洲隧道雙線貫通、黑白面將軍山隧道工程順利完工等基建“里程碑”紛紛實現,合作區加快完成骨干路網建設,更好地承擔起澳門居民融入大灣區生活“第一道門”“第一條橋”的重任。

  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通關便利化水平,同樣是《綱要》提及的重要內容。目前,合作區已全面完成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及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客貨車聯合一站式車道、隨車人員驗放廳啟用,口岸通關體驗和效率持續提升。

  交通“暢”起來,貨物“動”起來,口岸“熱”起來。橫琴邊檢站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橫琴口岸日均車流量分別為5200輛次和6500輛次,2025年至今,橫琴口岸日均車流量高達8000輛次,同比增長22.2%,其中澳門單牌車占車流總量的2/3。

  創新規則銜接機制

  近日,廣東省發布第三批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橫琴“分線管理”政策落地實施名列其中。

  作為合作區的基石性政策,合作區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持續優化通關監管、跨境金融管理、市場準入、民生融合等。除此之外,合作區通過各項大小切口的改革,為大灣區實現更多新的銜接、連接與融合。

  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是大灣區建設各大重要平臺中,合作力度最大、創新突破最顯著的探索實踐,也是粵澳雙方在合作區建設中決策、執行、管理、共享等各個環節全方位、系統性合作的制度創新。如今,在合作區,“四共”體制在粵澳雙方的攜手下運行日益順暢,實現了兩地行政管理的深層融合。

  以法之力,護航灣區協同融合,三年多來,合作區持續完善法治體系建設,用好珠海特區立法權,完成澳門醫療、藥學、旅游、建筑設計等領域專業人士跨境執業“小切口”立法。出臺全國首部規范商事調解活動的地方性法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調解條例》,助力灣區內地城市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制度體系。

  探路“桃花源”構建優質生活圈

  “橫琴是澳門青年進入大灣區很好的起點。”澳門創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營運總監劉智龍感慨,從橫琴到澳門、香港、廣州,劉智龍的創業夢想從合作區出發,逐步邁向整個粵港澳大灣區。

  隨著琴澳雙城加速一體化,越來越多澳門青年選擇在橫琴演繹精彩人生。截至去年10月末,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達16863人,就業人數達5297人。

  按照《綱要》要求,“在橫琴合作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探索澳門醫療體系及社會保險直接適用并延伸覆蓋至該項目”“研究在橫琴設立澳門子弟學?!薄缃瘢@些部署規劃正穩步成為現實。

  不久前的開學季,澳門學子回到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開啟新學期。作為內地第一所澳人子弟學校,橫琴學校將澳門傳統優勢課程結合IB國際課程,推動澳門學子的全面發展。

  此外,首批296種澳門藥品從澳門跨境來到橫琴“澳門新街坊”衛生站,趨同澳門居民的用藥習慣。同時,還落地實施包括教育、養老、社區服務、國際互聯網等一系列趨同澳門標準的試點政策……在琴澳雙方攜手突破下,以“澳門新街坊”為基點,澳式生活在這里成功復刻。

  未來,琴澳還將攜手逐步推動“澳門新街坊”項目落地實施的各項趨同澳門標準試點政策覆蓋全域,并積極開展系統性的研究論證工作,更加有針對性地出臺相應舉措、完善相應配套設施,力爭實現合作區從“宜居宜業”到“樂居樂業”,成為澳門居民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