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橫琴號”跨境通勤專線增開4條高校專線,為居住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的澳門高校學生提供免費通勤服務。“跨境通勤專線開辦后,減少了快一半的通勤時間?!闭诎拈T大學讀研的劉同學說。
跨境通勤專線的背后,是琴澳民生領域的不斷融合。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橫琴方案”)。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是橫琴方案賦予合作區的重大使命。
從澳門新街坊項目建設提速,到澳門街坊總會進駐;從跨境通勤專線開通,到跨境人才職業資格認證……橫琴方案發布一年來,合作區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積極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環境,粵澳居民的“心距離”快速拉近,大灣區的活力、凝聚力正不斷增強。
配套齊??
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9月2日下午5時,家住澳門的劉先生準時離開位于橫琴的辦公室,驅車來到橫琴口岸對面的勵駿龐都廣場,打包一杯茶飲后經橫琴口岸過關。劉先生到家時,放學歸來的兒子正好可以喝到一杯沁爽甘甜的冰奶茶。
據劉先生介紹,他每日駕駛單牌車往返橫琴與澳門的單次通勤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一年來,越來越多像劉先生一樣的澳門人習慣了跨境生活,琴澳兩地通關越來越便利,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橫琴的人氣、煙火氣越來越旺,是居住、奮斗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共同感受。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吸引澳門居民來合作區生活工作的重要一環。在粵澳兩地共同矚目的“新家園”版圖上,各項民生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今年7月,“澳琴1號”盾構機成功始發,標志著澳門與橫琴跨界交通連接的首個大直徑海底盾構隧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連接澳門境內與橫琴口岸的輕軌延伸線也在加快建設,將為琴澳兩地居民創造舒適便捷的跨境出行環境。
橫琴天羽道西側,澳門新街坊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作為合作區首個為澳門居民建設并融合優質居住空間、教育、衛生等多項功能的綜合民生工程,該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住宅、學校封頂,建成后可為澳門居民提供約4200個住宅單位及人才房。
天沐河畔,隨著最后一根鋼梁吊裝拼裝完成,合作區市民文化藝術中心鋼結構主體順利封頂。該中心集聚了圖書文獻閱覽中心、文化館、美術館和舞臺劇場等功能,預計2023年年底竣工,將填補合作區面向公眾的大型公共基礎文化設施建設的空白。
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同樣備受關注。9月1日,合作區11所教育機構迎來了1651名新生。早上7時30分,首都師范大學橫琴伯牙小學學生走進校園。孩子們在紙上留下腳印,老師將其展示在學校的“腳印墻”上,記錄孩子們每年的“一步一個腳印”。
據悉,為營造趨同澳門的生活圈,合作區對于監護人在橫琴工作或居住的澳門學生視同橫琴戶籍招生。截至9月1日,在合作區就讀的澳門學生共194人,較往年同期增長66%。醫療衛生方面,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已啟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正加快建設。
服務佳??
拓展社會服務供給渠道
走進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的空間布置得十分溫馨,兒童游樂室、玩具圖書館、多功能活動室等一應俱全。作為澳門社團在內地開設的第一間社會服務中心,該中心見證了琴澳深度合作從經濟領域向社會民生、社會治理領域拓展。
在該中心的耆趣室里,三名長者正在一起玩數字麻將,她們分別來自內地、香港與澳門。當問到是誰贏了游戲時,來自香港的梁阿姨說道:“沒有誰輸誰贏,只要鍛煉了腦筋,大家都贏了?!?/p>
“像這樣三地居民湊在一起玩樂的畫面,在別的地方可能不常見,在橫琴卻是日常。”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副主任禤紹生說。得益于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以及良好的發展前景,橫琴吸引了港澳乃至全國各地的居民。截至今年7月底,澳門居民累計辦理居住證6802人。
如何更好地服務居民?合作區積極與澳門優質的社會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其中,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被稱為澳門最大的“居委會”。“我們希望把澳門的社會服務管理經驗、管理特色與橫琴的社會治理實際相結合,爭取為解決‘一老一小’的服務難題提供橫琴方案?!倍P紹生說。
2021年12月7日,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在橫琴揭牌,位于橫琴下村的琴澳親子活動中心也正式啟用。當天,該中心開設了“自然游樂”“彩虹傘感統游戲”“親子曲奇裝飾”等活動課程,吸引了近30個家庭參與。
“針對小朋友喜歡的摸爬、自由玩樂、烘焙等興趣愛好,我們準備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室,能夠給小朋友提供舒適的活動環境?!鼻侔挠H子活動中心主任唐伊韻表示,該中心致力于結合琴澳兩地文化特色,為兩地家庭提供豐富多元的社會服務。
一年來,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聯、南粵家政等社會服務機構已累計服務琴澳居民超30萬人次,多方合力共同繪就合作區民生幸福底色。
心連心??
為澳門青年插上逐夢翅膀
城市發展離不開人的集聚,合作區正以各項舉措提升橫琴宜居宜業的吸引力,拉近粵澳居民的“心距離”。
今年3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境外職業資格便利執業認可清單(第一批)》發布,允許持有清單內境外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按照相關實施辦法,經備案登記后在合作區執業,提供專業服務。清單涵蓋建筑、規劃、醫療、旅游四大領域,包括土木工程師、建筑師、城市規劃師、醫師、導游等36項職業資格。
據統計,目前已有1000多名建筑、設計、旅游、醫療等領域的澳門專業人士獲得跨境執業資格,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就業領域進一步拓展。
“很多澳門居民想來橫琴安居樂業,希望法律服務業可以先行先試,成為幫助兩地增進溝通、促成合作、解決糾紛的橋梁?!?021年12月,合作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揭牌,澳門青年律師黃景禧成為合作區首批港澳籍勞動仲裁員之一。
近年來,黃景禧在粵澳兩地法律界組織了數十場交流會,多次組織澳門青年律師來橫琴,幫助澳門客戶拓展內地業務。他笑稱,自己已經成為合作區的志愿“推廣員”。
今年2月,合作區首個粵澳醫療綜合性技能和理論培訓基地——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開班,首批學員主要面向已取得澳門醫師資格、已在或計劃在合作區執業的澳門醫務人員。
“80后”澳門醫生張倩君是培訓基地首批學員之一。去年,她還作為首批53名澳門醫生入駐珠海市人民醫院橫琴醫院,在合作區提供門診服務。“橫琴有很好的醫療配套,也有廣闊的前景?!痹趶堎痪磥?,琴澳兩地醫療各有優勢,加強醫療人才交流互動,將為兩地醫療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創客空間和產業園區,處處洋溢著澳門青年干事創業的熱情。7月以來,合作區以“澳門青年實習計劃”邀請眾多澳門青年走進橫琴,為澳門青年錘煉本領、增長才干提供新選擇。
正在合作區法律事務局實習的澳門籍學生何文楷干勁十足,“我可以借此機會深入了解合作區的發展動向,這對自己未來在橫琴、在大灣區發展都有幫助!”
目前,合作區已設立5個面向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基地,截至今年7月,累計孵化澳門項目536個。越來越多澳門青年人才走出澳門“舒適圈”,在新平臺上建設新家園,唱響青春逐夢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