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立體交通網絡越織越密 “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 互聯互通鑄就灣區大未來

時間 : 2021-07-20 08:44:23 來源 : 新華網
【打印】 【字體:

  珠江入海,伶仃洋上。19日,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封頂,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在關鍵控制性工程建設上的又一重大進展。

  超級工程跨海穿洋,自動駕駛汽車在道路上實測,港澳青年在珠三角創新創業。在粵港澳大灣區,隨處可以感受到來自各個領域的蓬勃活力。

  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互聯互通,開放創新,穩步推進的大灣區建設正鑄就著可期的大未來。

  基礎設施“硬聯通”打造大動脈

  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粵港澳大灣區的又一個世界級跨海通道集群工程,也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技術難度最大、建造工藝最復雜的工程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強調,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鄙钪型ǖ拦芾碇行臉蛄汗こ坦芾聿奎h支部書記姚志安說,攻克超級工程建設中一項項技術挑戰,就是要發揚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精神。

  全長24公里的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深圳到中山車程從目前2小時縮至20分鐘左右。深中通道將與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

  如今,大灣區基礎設施正加速互聯互通,立體交通網絡正越織越密,“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

  今年6月,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北區項目開倉試運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臨港國際集裝箱拼箱中心,這里可實現公路、鐵路和海運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

  “快速交通網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大灣區內貨物運輸和中轉的效率,為珠三角港口群提高國際競爭力提供支撐?!睆V州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和海寧說。

  港澳青年融入灣區創新創業

  來自香港的三名“90后”青年自己也沒想到,會在廣東省江門市的農田里扎根下來。

  2016年5月,從香港三所不同知名大學畢業后,羅偉特、梁立鋒、譚慧敏組成創業團隊,來到江門市開展魚菜共生項目科研。當時,由于試驗規模擴大,香港的場地已經不能滿足要求。

  “剛來不久,我們就遭遇了資金困境,最困難時手里只有2000元人民幣?!绷_偉特說,江門市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后,迅速幫團隊申請了5萬元的項目資金,并在政策、土地和技術上給予支持。

  魚菜共生技術是現代農業生產的前沿技術,盡管在國外已有一些研究,但各國氣候條件、種植和養殖品種差異明顯,相關科研數據在國內很難得到有效應用。羅偉特團隊就一頭扎進農業基地,每天都在田間地頭跑,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和試驗。

  經過五年的科研攻堅,羅偉特團隊已經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目前,在廣東江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他們正在建設占地500畝的魚菜共生供港澳有機水培蔬菜種植基地。

  廣東省科技廳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廣東有面向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基地50多家,為港澳青年逐夢灣區提供便捷服務。

  香港青年周湕倫是暨南大學的大二學生。在校期間,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港澳骨干培訓班,加入了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的實習計劃,今年暑假期間正在一家公司做市場部實習生。

  “內地市場潛力巨大。我是學市場營銷的,未來我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機遇。”周湕倫說,他已經計劃畢業后留在廣州繼續創業。

  開放創新匯聚資源要素

  僅1.83平方公里的廣州國際生物島上,集聚了511家生物醫藥企業、50余個高層次人才項目和5家上市公司的總部。

  “開放合作、協同創新是生物島產業發展的密碼?!睆V州國際生物島管委會主任陳超說,生物島上有藥物研發、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大健康等五大支柱產業,產學研一體化融合,形成了良好的創新生態。

  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承擔了大量新冠病毒檢測任務。通過在廣州、深圳以及香港、澳門的實驗室,金域醫學已為粵港澳大灣區超過1700家醫療機構提供服務。

  金域醫學副總裁歐陽小峰說,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醫學檢驗的產業示范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

  生物島上,不時駛過的無人駕駛車輛讓這座小島顯得科技感更足。

  創新也為老牌國企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插上翅膀。今年前5個月,該公司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加22%。“我們要咬緊創新不放松,用‘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接續技術研發,不斷推陳出新?!睆V州無線電集團黨委副書記黃躍珍說。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