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數據顯示,2024年大灣區內地9市外貿規模創新高,進出口總值達8.75萬億元,增長10.1%,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96%,拉動廣東整體增長9.7個百分點。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發布6年來,大灣區各地合作不斷深化實化,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持續增強,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在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平臺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素流動更高效。為保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順利封關運行,海關構建“五維一體”監管模式,打造“分線管理”樣板間。封關運行以來,“一線”日均監管進出境車輛0.68萬輛次、進出境人員6.3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28.3%、31.1%??拓涇嚒奥摵弦徽臼健避嚨雷赃\行以來,驗放車輛突破292萬輛次,整體通關效率提升40%。
深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再提升。位于東莞的香港國際機場空港中心正式運行以來,進出口貨值已經超182億元,海關支持將香港國際機場貨站的出口貨物集拼、安檢、打板以及進口貨物拆板、理貨等物流關鍵功能延伸至此,強化粵港兩地航空物流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在廣州南沙,航空異地貨站業務進一步拓展,累計2.73萬車次、12.2億美元貨物在南沙“一站式”辦理通關手續后快速出口。在深圳前海,創新實施離港空運服務中心的監管模式,前海綜保區落地“寶安機場前置安檢”項目可節約貨物物流時間和成本30%。
粵港澳大灣區“一單兩報”服務功能進一步便利跨境通關?;浉圻M出口艙單“一單兩報”香港企業在港錄入數據由9項減少為0項;粵澳貨物“一單兩報”功能使原需人工錄入的澳門進口一般貿易貨物申報必填項由24項減少為3項,進口集報模式澳門企業在澳申報無需再手工錄入,有效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三地跨境貿易申報規則機制的銜接對接。
如今,港珠澳大橋已成為經貿新通道?!案圮嚤鄙稀薄鞍能嚤鄙稀眱灮瘜嵤?,大橋口岸出入境車輛屢創新高??缇畴娚?、快件業務在粵港澳物流園正式啟動,充分發揮“粵港澳物流園+港珠澳大橋”通道作用,加快跨境物流及商貿發展,外貿“黃金通道”活力持續顯現。
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增長“引擎”作用顯著。首先,出口境內自主品牌產品占比提升。2024年,大灣區內地9市出口境內自主品牌產品1.21萬億元,增長18.4%,占其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1.7個百分點至21.2%。其次,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2024年,大灣區內地9市出口機電產品3.79萬億元,增長8.9%,占其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0.2個百分點至66.7%,其中出口高端裝備產品增長超兩成。同期,大灣區內地9市進口機電2.14萬億元,增長18.3%,占其進口總值的比重提升3個百分點至69.6%。此外,能源產品進口量增加42%,糧食增加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