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來自廣州市的6名科研人員獲發往來港澳人才簽注。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最長可申請5年、每次停留最多30天的港澳簽注來了。2月20日,來自廣州市的6名科研人員獲發往來港澳人才簽注(以下簡稱“人才簽注”),他們成為全國首批獲此簽注的內地人才。這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自由流動的又一創新嘗試,將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軟聯通”水平,服務大灣區發展。
人才是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源泉?!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為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充分激發人才活力。此前,內地人才赴港澳從事學術交流活動,只能申辦商務或個人旅游等簽注類型,不僅簽注有效期、逗留時間短,且有次數限制。“每次來去匆匆,經常留下遺憾,只能等待續簽后再去。”當日獲發人才簽注的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周紅說。
2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發布公告,自今年2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根據該政策,在大灣區工作的科研、文教、衛健、法律等6類人才均可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1—5年多次有效人才簽注,持證人可在簽注有效期內不限次數往來港澳,每次逗留不超過30天。
“人才簽注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更好滿足大灣區內人才之間交流交往的新需求新期待?!睆V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政委陳達超說。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同日在廣州出席“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時致辭稱,新措施將便利大灣區內地人才南下赴港進行多方面交流訪問,為促進大灣區人才流動注入新動力。
獲發首批人才簽注,6名科研人員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關心和期盼。廣州先進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姬婧說,以后去香港參加學術會議,就可以“說走就走”?!拔医诰鸵^去開展人才團隊的接洽工作?!敝猩酱髮W南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湘東說:“新政極大滿足了大灣區人才交流的現實需求,今后我將用好這個政策,為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