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國際化示范街區(效果圖)。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近日,為進一步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深圳羅湖正式發布《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將以9.5平方公里的口岸片區為核心,充分發揮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以及蓮塘口岸聯通深港的重要作用,輻射帶動羅湖全域高質量發展。
推動區域基礎設施聯通
羅湖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實施方案聚焦基礎設施聯通、人才交流暢通、要素跨境融通、產業發展共融、公共服務交融以及文化交流6大方面,提出了含45項具體舉措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快羅湖深港深度融合發展的步伐。
其中,在基礎設施聯通方面,羅湖口岸的改造備受關注。羅湖口岸的升級改造被列為本次實施方案的首個項目。方案明確提出羅湖口岸將加快啟動升級改造工程,從環境、設施、通關模式等全面升級。同時,羅湖還將積極推動文錦渡口岸生鮮貨運功能轉移,加快片區升級改造,依托釋放的土地空間探索打造專業服務業跨境經營區。未來,羅湖還將打通口岸周邊通行的“最后一公里”,研究建設小運量軌道接駁連通口岸核心商圈,全面提升口岸群輻射能級。
除口岸改造工程外,羅湖區內的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也將同步進行升級。實施方案提出,地鐵17號線(一期)正全力推動建設,建成后將聯通羅湖中心區與龍崗布吉街道、南灣街道、平湖街道片區。深南東路東延、羅沙路復合通道、深圳河蓮塘段雙擁共建示范帶工程也列入了本次實施方案中。
另外,羅湖區“因地制宜”,將在寶安南路、嘉賓路等路段,海翔廣場、嘉賓公園等片區實施品質升級改造,建設國際化示范街區,并同步盤活口岸片區存量的優質物業空間,推動片區國際化水平全面提升。
培育深港科技合作新生態
加快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區建設,產業的共融發展是關鍵。羅湖先行先試,聚焦羅湖“7+1”產業定位,推動與香港產業互補銜接,不僅擬謀劃設立香港保險機構辦事處及服務中心、建設國際進口冷鏈食品供應鏈服務平臺,還將探索數字人民幣資本項下資金跨境轉移等項目的可行性,打造若干深港合作示范產業項目,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金融、商貿、支付等全方位的便捷服務。
實施方案提出,羅湖將持續加強深港兩地在跨境消費、金融商貿、文化旅游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深港國際消費示范區。未來,羅湖將全力支持推動更多如香港數碼港、科學園等優秀企業、“深港創新圈”資助計劃項目落地羅湖,培育深港科技合作新生態,助力香港北部都會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著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鏈接地。
此外,針對要素跨境融通,實施方案還提出了建設跨境藥械通、數幣通、信用通、數據通等行業的融通示范項目,著重推動跨境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試點場景進一步豐富。
構建深港人才服務體系
要讓更多人才留在羅湖,住房是人才服務中的基石。此次實施方案中,羅湖構建深港人才服務體系,再“加碼”新增港澳人才公共住房保障計劃,通過住房配租或租房補貼的方式,為來羅湖發展的港籍人才提供公共住房保障。同時,羅湖未來還將持續推出港籍人才發展專項政策。依托高端樓宇資源,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香港專業人才執業制度。
緊緊圍繞羅湖打造“交通、交流、消費”三大樞紐定位,實施方案謀劃了一批具有羅湖特色、展現羅湖優勢的項目及政策。重點圍繞教育、醫療、政務服務、老者關懷等,實施方案提出多項促進深港融合發展的舉措。比如,為加快向港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步伐,羅湖正積極推動羅湖區人民醫院納入香港病人轉診服務深圳定點的醫療機構,同時推動深港共建“全科醫學培訓中心”、人民南片區港醫醫療平臺等,著重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助力香港醫生北上發展,推進大灣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便捷流動。
此外,羅湖將持續做強粵港澳姊妹學校品牌,推動姊妹學校深度融合。通過鼓勵民辦學校開辦港籍班,引進社會力量投資創辦國際學校。未來,羅湖還將推動在港人集聚區設立深港政務“一站式”服務點,為港澳居民提供稅收、登記等“一站式”政務服務。未來,羅湖深港婦女兒童交流活動中心、深港長者服務中心、深港家事調解服務中心、深港家庭新里程服務項目也將加快啟動,并推動在婚姻登記、民生微實事項目等方面為港澳居民提供個性化民政服務,在港人聚集的社區內打造“社區深港一條街”示范街區,讓港人進一步融入社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