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肇慶舉行全市高質量發展暨科技創新大會,發布《肇慶高鼎端科教創新走廊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鏈、產業鏈,承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要素外溢轉移。
肇慶高鼎端科教創新走廊核心區東起肇慶高新區,西至端州雙龍產業園,依托S8、G80等主要交通廊道為發展軸,涵蓋肇慶高新區、鼎湖區(肇慶新區)、端州區、廣東?。ㄕ貞c)大型產業集聚區全域和高要區、四會市中心鎮(街)及相關區域,擁有各類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重點企業1500多個,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共1277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29家。
肇慶將按照“強龍頭、建基地、上檔次”的總體思路,以促進產教科融合發展為主要路徑,實施“六大行動”,在應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建設、科技創新效能提升、高層次人才培育、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向外融合對內賦能、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建設等維度,打造資源密集和服務鏈條完善的教育高地、創新高地、人才高地。
方案提出,深度嵌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要深度對接深圳前海合作區、河套合作區、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創新平臺,做深做實四會(增城)、廣寧(天河)等飛地中心建設,謀劃肇慶(深圳)離岸科創中心建設,推進“廣深港澳研發孵化—肇慶加速、肇慶落地”創新發展模式。
到2027年,肇慶力爭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普融通的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1個國家級“雙新”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3個以上小試中試基地,26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5件,高校院所技術交易額年增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