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市引進新建新型儲能產業重大項目,按政策予以投資獎勵;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儲能項目用地、環評、節能、用林審批;加大財政資金對鋰離子儲能電池材料、單體、系統、工藝、設備以及核心芯片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力度……廣東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再出新招。
在日前發布《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廣東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產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4月4日,廣東省工信廳聯合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等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若干措施》的亮點。
《若干措施》充分銜接《指導意見》相關目標及任務,立足工信部門職責,側重于從供給制造端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大產業、大項目、大平臺、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提出12條政策措施。
其中,廣東將以重大項目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新型儲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環節建立健全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制,省市協同加強產業鏈精準招商。做好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發揮并聯審批機制作用,推動新型儲能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盡早投產達產。
同時,統籌省級支持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建設,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等政策措施,對地市引進新建新型儲能產業重大項目,按政策予以投資獎勵;用好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持存量企業增資擴產。
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升新型儲能產品供給能力,廣東將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大財政資金對鋰離子儲能電池材料、單體、系統、工藝、設備以及核心芯片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力度,加強安全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補齊功率器件及模塊、高端傳感器等產業鏈短板,同步開展鈉離子電池、氫儲能、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器等新方向產業布局。
省財政資金也將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儲能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新平臺建設予以支持。新型儲能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能耗指標由省統籌安排。
《若干措施》還提出,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儲能項目用地、環評、節能、用林審批,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鼓勵各地市優化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分配機制,將總量優先向新型儲能重大項目傾斜。鼓勵地市、社會資本成立相關產業基金,綜合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信貸、基金、保險等,支持新型儲能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