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遠在探索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中邁出堅實步伐。圖為清遠市中心一角。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客觀總結了過去五年廣東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科學謀劃了未來一段時期廣東發展的施工圖,為清遠在新征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苯眨暹h市委書記殷昭舉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殷昭舉表示,清遠市始終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緊扣重大任務、重要平臺、重點項目,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指出,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清遠將如何繼續突出黨建引領,扎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殷昭舉:近年來,清遠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大力實施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進一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持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進一步發揮好“學習強國”等平臺和“十學講話”等機制作用,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向基層延伸、在基層落實。
二是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五個一”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帶頭抓好“五個一”促鄉村振興:抓“一個方案”,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行動方案”列入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抓“一個機制”,壓實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鎮村書記“一線施工隊長”及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責任;抓“一個片區”,全力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有效路徑;抓“一批示范”,深入實施“四個一”工程(“一把手”抓黨建工作、“一盤棋”統籌推進、“一批次”標桿創建、“一系列”培訓提升);抓“一項提升”,全面實施農業產業發展“五大一深化”行動,重點打造五大百億級農業產業。
三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建設。結合村(社區)“兩委”干部隊伍建設五年規劃,按照“知行結合、研學互促、訓導并舉”的思路,重點提升做好群眾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能力,打造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品牌,培養更多“有干勁、會干事、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的“帶頭人”和“領頭雁”。
四是把黨建引領落實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堅持黨建引領,繼續完善“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探索推動全市2456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突擊隊引領網格員+信息員一體化運作,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基層治理的第一線。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奮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將“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放在深化落實九項重點工作任務之首,廣清接合片區等多個涉及清遠的平臺和項目名列其中。清遠如何加快重要平臺、重點項目建設?
殷昭舉:清遠市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充分發揮距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發展空間最大、生態條件最好等比較優勢,深化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1+1+9”工作部署,大力實施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聚焦重點項目高質量推進廣清一體化、破解區域城鄉二元結構、筑牢粵北生態屏障等重點任務,把“短板”變成“潛力板”,扎實推進重大任務、重要平臺、重點項目落實。
一是聚焦廣清一體化等重大任務,奮力打造融灣崛起的排頭兵。在交通設施一體化方面,大力實施“三鐵工程”,加快廣清城際清遠至省職教城段、佛清從高速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產業一體化方面,按照“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研發、清遠制造”“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的合作思路,高水平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在營商環境一體化方面,加快推動廣州營商環境5.0向清遠覆蓋,繼續延伸拓展“廣清通辦”業務范圍,全面對接融入“灣區通”工程。
二是圍繞建設廣清接合片區、南嶺國家公園等重大平臺,全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按照“1221”的工作思路,以促進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為關鍵,持續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三產融合發展、完善鄉村治理體系、農村金融產品創新、農文旅深度融合等實踐取得扎實成效。持續深化“連樟經驗”的探索實踐,不斷豐富“連樟經驗”的內涵,始終保持“連樟經驗”的生機活力。
三是加快推進省職教城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夯實清遠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人頭化”的工作思路,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全力以赴確保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圍繞建設全國職業教育高地,加快完善省職教城周邊配套,抓緊建設廣清城際軌道北延線,推進省職教城與外部主要交通干道、城市主要節點的道路對接,加快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推動城市品質提檔升級。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南方日報:清遠將如何全力推動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殷昭舉:清遠扎扎實實貫徹落實省黨代會部署要求,繼續以“五大一深化”為抓手,著力打造五大百億級農業產業,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一是立足生產端,加快打造農產品生產大基地。強化規劃引領,將五大產業與北江生態經濟帶、城市品牌提升等同步規劃。著力打造五大百億級農業產業基地,解決農產品“優質不優價,增產不增收”問題,引領清遠現代農業加速提質增效。推動“粵菜師傅”工程與預制菜產業相結合,依托清遠市預制菜產業研究院等平臺,積極發展特色預制菜產業。
二是打通流通端,著力搭建農產品流通大平臺。健全農產品流通網絡,加快補齊倉儲、冷鏈物流短板,為農產品快速、順暢流通夯實基礎。深化農郵合作,完善優化縣鎮村三級流通體系,切實解決農產品出村“最后一公里”難題。
三是對接消費端,積極開拓農產品大市場。多措并舉開辟銷售渠道,深入推進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強化五大農業產業品牌營銷,用好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平臺,讓清遠優質農產品搶占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乃至海外市場。注重發掘特色農產品背后的文化價值,持續為“清”字號農業品牌注入文化元素,建立“清遠農家”區域公用品牌體系,著力培育一批縣級優秀農產品品牌及一大批農業企業品牌。
毫不動搖堅持生態優先 筑牢粵北生態屏障
南方日報:在全省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征程中,清遠如何加快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殷昭舉:清遠作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動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讓清遠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空氣常新。
一是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三個一”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源頭污染防治水平,加快消除重度污染天氣。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加大北江、濱江、潖江等優良水體的保護力度,深入推進漫水河、樂排河等重點流域環境整治,打造河清岸綠的優美環境。
二是深入實施“全域增綠”行動。全面推行林長制,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加快構建以南嶺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加強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水源涵養林建設保護,堅決筑牢粵北生態屏障。
三是扎實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新的動力源,構建“一廊兩帶三心三區”旅游發展空間格局。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路線圖
●探索推動全市2456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突擊隊引領網格員+信息員一體化運作,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基層治理的第一線。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東廣清接合片區作為全省唯一試驗區被納入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獲省委、省政府批準。
●廣清永高鐵、清遠磁浮旅游專線、高速公路、跨江大橋、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成為全省首個“千兆光纖城市”;加快實施“三鐵工程”,努力推動清遠南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形成30分鐘生活圈、中部地區40分鐘左右通達廣州城區、北部地區50分鐘左右通達廣州城區。
●以“五大一深化”工作部署為牽引,有效構建“3+3+X”產業體系,重點打造五大百億級農業產業,力促農業產業質效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