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多措并舉加快制造業創新發展。圖為季華實驗室。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堅持制造業立省不動搖,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佛山是制造業大市,在制造強省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篤定心志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展現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新氣象新作為?!比涨?,佛山市委書記鄭軻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鄭軻表示,省黨代會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處處彰顯了做到“兩個維護”的堅定信念、扛起歷史責任的宏大格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質、堅持問題導向的務實作風、以百姓心為心的宗旨意識,精辟回答了廣東今后五年怎么干、新的趕考之路怎么走等重大問題,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奮進新征程、創造新輝煌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佛山服務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最大優勢是制造業,最大抓手也是制造業。鄭軻表示,佛山將深入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不折不扣落實“1+1+9”工作部署,堅持制造業立市不動搖,高水平打造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特色突出、集聚有力的產業發展園區。這是一件大事、急事、要事,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砸鍋賣鐵也要干。
將改革進行到底
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
南方日報: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請談談學習省黨代會精神的體會,佛山是如何學習宣傳貫徹的?
鄭軻: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是廣東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盛會。省黨代會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處處彰顯了做到“兩個維護”的堅定信念、扛起歷史責任的宏大格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質、堅持問題導向的務實作風、以百姓心為心的宗旨意識,精辟回答了廣東今后五年怎么干、新的趕考之路怎么走等重大問題,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奮進新征程、創造新輝煌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佛山市高度重視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全市干部大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省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等進行傳達學習,精心組織學習培訓,廣泛開展宣傳宣講,在全市上下持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7月8日,召開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對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進行再深化、再落實,引導全市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刻領會省黨代會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目標要求,逐條對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完善提升佛山的各項目標任務舉措,以實際行動推動省黨代會精神在佛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南方日報:省委賦予佛山“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的戰略定位,佛山將如何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努力為全省創造更多鮮活的改革經驗?
鄭軻:改革開放是佛山的基因。佛山將始終保持改革創新的旺盛斗志,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努力為全省改革探索經驗,以改革新成效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
一是深化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省委賦予佛山“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的戰略定位,在佛山布局2個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市上下堅持發揚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把順德、南海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作為主陣地,最大程度釋放引領帶動作用,鼓勵各區各部門創造更多改革亮點,形成改革爭先、賽龍奪錦的生動局面。重點支持順德區乘勢而上做好“村改”大文章,示范帶動全市把村級工業園改造引向深入;支持南海區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加快重構優化提升城鄉“三生”空間。
二是深化區域合作機制改革?!半p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我們積極搶抓“雙區”、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加快建設廣東自貿區佛山聯動發展區,打造貿易投資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深入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推動形成南、中、北三條同城化發展軸,以國家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為契機,積極對接南沙的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要素。積極探索建立深佛兩地對接合作機制,縱深推進與港澳的合作。
三是深化營商環境滾動改革。今年,我們出臺實施全國首部服務市場主體的地方性法規——《佛山市市場主體服務條例》,讓市場主體依規辦事不求人。我們將扎實推進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加快推進數字政府、信用佛山建設,動態優化“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為市場主體提供全方位優質高效服務。
四是深化國資國企綜合改革。加快重組整合、掛牌運作8大市屬企業集團,實施“國資+”驅動工程,深入推進產權、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常態化機制。
謀劃建設高水平園區
塑造制造業發展新形態
南方日報:省黨代會報告提出堅持制造業立省不動搖,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佛山如何加快制造業創新發展,為全省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作出貢獻?
鄭軻:省黨代會報告提出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做實做強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佛山服務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最大優勢是制造業,最大抓手也是制造業。從佛山的產業基礎、產業結構、產業形態看,當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抓手、最迫切的任務,就是打造一批特色制造業園區。我們在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上系統謀劃建設“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以高水平園區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
一是突出集聚發展。選擇有基礎、有空間、有前景的重點區域布局一批特色制造業園區,把“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高效聯動產業格局落到具體產業園區,通過產業規劃、村級工業園改造、招商引資等,引導相關產業向產業園區加速集聚,推動產業“物以類聚”、成行成市,破解佛山“產業不成帶、工業不連片”問題,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特色突出、集聚有力的產業發展園區。
二是突出創新驅動。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在產業發展、管理機制、發展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創新,增添園區發展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發揮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等科創平臺作用,搭建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渠道,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資源要素向園區集中,不斷提升園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機制創新,加強市級統籌、市區聯動、跨區協同,優化園區管理架構,明確市直部門、園區管委會、屬地區鎮責任鏈條,對園區充分授權,確保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行高效。強化模式創新,堅定走數字化轉型之路,前瞻布局園區信息化建設,為園區企業提供標準化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形成政府引領、園區賦能、大企業示范、中小企業緊跟、產業集群聯動的轉型發展生動局面,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方式向現代制造方式轉變。
三是突出特色塑造。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立足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發展優勢,清晰定位特色產業門類,堅持一個園區、一個主導產業、若干配套產業的“1+1+N”發展模式,既保留專業鎮的產業特色,又是對傳統專業鎮經濟的全面升級,將打響佛山特色制造業園區發展品牌,使佛山制造業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
四是突出政策支持。立足重點產業布局,加強與橫琴、前海、南沙的改革聯動,因園制宜、一園一策、一業一策,“量身定制”鼓勵發展產業目錄清單和專項扶持政策,在土地規模、用地指標、能耗指標、財政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進一步增強佛山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以政策疊加優勢助力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撐企業、抓項目、增后勁
以佛山之穩服務全省之穩
南方日報: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佛山將如何全力以赴推進今年穩中求進工作,為全省貢獻佛山力量?
鄭軻: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當前最重要的就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上半年,我們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47.79億元,同比增長2.8%。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從政策落地、項目建設、企業服務等方面協同發力,力爭推動經濟實現較好上升,以佛山的“穩”服務全省發展大局的“穩”。
一是狠抓政策落地解難題。根據形勢變化注重對政策實施開展“回頭看”,動態評估政策是否落到市場主體、是否取得實質效果、是否需要優化改進,確保政策精準“扎到穴位”。全力暢通穩增長政策落地兌現的“最后一米”,推動政策精準投放、直達企業,及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最大限度把政策的綜合效應釋放出來,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創新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韌性。
二是狠抓項目建設增后勁。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召開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找差距促進度大會、舉行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等舉措,在全市掀起千方百計促項目建設進度的火熱高潮。聚焦今年437個省市重點項目,建立市領導聯系市重大項目機制,強化協調調度、要素保障和督促檢查,組建重點項目建設三級臨時黨組織,發揮臨時黨組織保作風、保廉潔、保安全、保進度的作用,推動全市重點項目落實落地、提質增效。
三是狠抓企業服務添動能。穩市場主體是穩經濟的基礎。一方面,我們引導民營企業優化產權結構,設立40億元資本賦能基金,激勵行業骨干企業開展產業并購,既支持優質企業多元化發展、做大做強,又對困難企業及時施予援手,實現一舉兩得的效果。另一方面,實施企業上市“倍增計劃”,加快優質企業上市步伐,倒逼企業股權多元化、資產規范化,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