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審計廳加大自然資源和生態環保審計力度,積極助力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近日,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馬學斌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和關于審計工作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緊扣全省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圍繞深化實施“1+1+9”工作部署,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為我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貢獻審計力量。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審計監督
南方日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指出,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如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量審計監督?
馬學斌:一是堅持政治統領,以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工作重點抓什么、審計就審什么,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以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認真履行省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推進審計工作全省“一盤棋”。
二是堅持嚴字當頭,堅定不移推進審計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把嚴的要求貫穿審計工作始終,時刻繃緊反腐倡廉這根弦。強化制度建設,切實規范審計權力運行,堅決杜絕審計“燈下黑”。聚焦作風建設,始終做到查真相、說真話、報實情,確保審計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三是強化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立足經濟監督定位,深入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落實、重大投資項目建設運營、重大經濟風險隱患、重大廉政風險和權力運行等問題,推動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提升績效,推動重要政策、重大改革和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切實發揮審計的宏觀調控“工具箱”和“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認真落實總書記“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重要要求,教育引導廣大審計干部厚植許黨許國、為國為民情懷,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法治化、專業化水平,努力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
聚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審計監督
南方日報:對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新部署新要求,省審計廳將聚焦哪些方面重點工作,助推我省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的戰略優勢?
馬學斌:全面貫徹“三新一高”重要要求,嚴格對標對表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今后全省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在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上擔起審計責任、展現審計作為。
一是聚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審計監督,為實現“兩確?!?、奪取“雙勝利”提供強力保障。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加強對防控措施和助企紓困落實情況的跟蹤監督,助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兩手抓、兩促進”。加大對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力度,促進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二是圍繞重大戰略部署、重大項目建設、重大任務落實情況加大審計力度,更好服務全省改革發展大局。組織對“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科技自立自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重大政策措施開展審計,加大對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的審計力度,促進政策落實、項目落地和資金規范安全高效使用。
三是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加大審計力度,及時反映影響經濟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把推動防范化解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盯政府債務、地方金融、房地產、糧食、能源、國企等重點領域,提前揭示不良苗頭和有害傾向,推動把重大風險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推動源頭治理、防患于未然。
把監督跟進到民生項目和資金“最后一公里”
南方日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強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下一步民生審計的重點有哪些?
馬學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動兜牢民生底線為目標,努力把監督跟進到民生項目和資金“最后一公里”,把看好和推動用好民生資金作為審計最大的為民情懷,推動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實。
一是聚焦省十件民生實事推進落實情況加強審計監督。將省十件民生實事推進落實情況納入各審計項目的重點內容,重點關注推進政策落實、預算安排、資金撥付等情況,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見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聚焦鄉村振興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加強審計監督。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持續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撂荒耕地排查整治、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等方面的審計力度,重點關注駐鎮幫鎮扶村資金籌集撥付、管理、使用和項目建設等情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是聚焦其他重點民生領域加強審計監督。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組織開展就業、養老、教育、醫療、住房等重點民生領域審計項目,著力揭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推動織牢織密民生安全網。
南方日報:圍繞我省“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審計將如何發力?
馬學斌:一是加強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力度。聚焦領導干部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重點關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國土空間規劃、碳達峰碳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大任務落實情況,推動領導干部堅決扛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政治責任。
二是加強資源環境專項資金審計力度。圍繞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資源開發利用等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重點關注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管理,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情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環境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實施效果,促進政策目標實現。
三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政策落實情況審計力度,推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重點關注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自然資產產權制度、生態環境監管體系、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情況,以及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生態安全和環境風險防控等情況,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發揮好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南方日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強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省審計廳接下來將如何圍繞規范權力運行和促進干事擔當發揮作用?
馬學斌:一是持續加大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強化對公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重點關注領導干部貫徹執行重大經濟方針政策、決策部署,推動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管理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防控重大經濟風險等情況,促進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
二是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等監督力量的貫通協同,形成監督合力。充分發揮黨委審計委員會、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加強與其他監督部門在審計計劃制定、重大事項協商、信息資源共享、審計結果運用等方面的溝通協調,繼續探索開展“巡審結合”,增強監督整體效能。
三是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全面、辯證、歷史地看審計發現的問題,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促進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更好地為改革創新保駕護航。
■路線圖
●堅持和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持續健全完善審計委員會工作機制。深化拓展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成果,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加強對市縣黨委審計委員會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出臺我省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意見》的文件。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監督貫通協同,推動形成監督合力。
●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緊盯財政資金管理使用、重大項目建設、重大風險防范、助企紓困政策落實、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加大審計力度,通過揭示問題、預警風險,推動我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發揮好審計宏觀調控重要工具的作用。
●堅決做實研究型審計,沿著“資金—項目—政策—政治”主線,對問題進行跨領域、跨行業、跨年度分析提煉。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的研究,以充分的審前調查、扎實的審計質量和精準的審計建議,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切實發揮審計“查病、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加強審計自身建設,深入實施黨建強審、人才強審、科技強審、質量強審、創新強審、制度強審等“六大強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