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專題 > 代表在身邊

中山市沙溪鎮圣獅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嘉慶代表:當好“頭雁” 讓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時間 : 2022-05-26 09:42:1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中山市沙溪鎮圣獅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嘉慶代表

中山市沙溪鎮圣獅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嘉慶代表。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在中山市沙溪鎮,曾流行“有女莫嫁象角頭”的說法,所指之一就是圣獅村。

  長期以來,該村交通不暢,經濟落后。但如今,圣獅村集體經濟穩步發展,實現十二連增,并先后榮獲全國第一批綠色村莊、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范點、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日新月異的變化背后,離不開一代代圣獅人的努力。特別是近年來,該村黨委書記陳嘉慶扎根基層,用點滴努力換來鄉村巨變,贏得了村民的交口稱贊。

  陳嘉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圣獅村人。2006年8月,他畢業于江西省南昌工程學院環境藝術系,在選擇工作時,毅然決定回到圣獅村。這一扎根就是16年,從一名治安隊員成長為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嘉慶將青春揮灑在鄉村大地,以行動詮釋初心使命。此次作為基層黨代表參加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連日來的討論學習讓陳嘉慶信心倍增、干勁十足?!盎厝ズ?,我將第一時間組織村里傳達學習省黨代會精神,為推動家鄉發展凝心聚力?!彼f,“我要繼續當好‘頭雁’,努力讓村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p>

  扎根基層??成為農村工作的“多面手”

  陳嘉慶的微信名叫“石頭”,這或許代表了他有事不怕事、遇事不躲避的性格。剛上任村中治保會不久,他看見一名婦女跳河尋短見,來不及細想就飛身跳入河中救人,此后獲得“見義勇為中國好人”等多個獎項。

  時間久了,陳嘉慶發現,農村工作經常面臨各種“疑難雜癥”,不僅要勇擔當、敢沖鋒,更要開動腦筋,“潤物細無聲”。經過多年歷練,陳嘉慶已經成長為農村工作中的“多面手”和“百事通”,帶動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獅滘河繞村而過,但十幾間破舊民房依河而建,嚴重影響濱河廊道建設,村民搬遷改造意愿不強。陳嘉慶一次次上門溝通,聽取街坊感受,換位思考,陳述道理,做通了村民們的思想工作。

  村里的38個露天垃圾收集點偶爾滋生蚊蟲,他們決定建設全封閉的新型環保垃圾屋,一開始選址在村屋旁,惹得村民有意見。陳嘉慶說:“給我兩個月時間試運行,如果還臭,我們馬上拆掉?!眱蓚€月后,更多村民看到效果,主動要求進行更換建設。

  截至目前,村子里已經建設18間垃圾屋,周邊的村莊紛紛前來取經學習。

  薪火相傳??讓更多年輕人在鄉村找到舞臺

  “鄉村的平臺看起來很小,但其實能干的事情很多,舞臺很大?!痹谑〉谑吸h代會中山市代表團分組討論現場,陳嘉慶如此感嘆。

  從回到村里開始,他就聚焦精準、著眼長遠,給當地謀劃一個真正的富民產業。當上村委會主任之后,他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整合農地、引進資源,打造現代農業基地、培育高效的三鳥市場等,集體收入穩步增長。

  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圣獅村,長久以來保持著“四月八”民間藝術巡游活動,2006年更是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怎樣打好這張“文化牌”?陳嘉慶打開思路,將之系統打造成了“文化節”“網紅節”,每年吸引1萬—2萬人前來。

  作為一名回鄉工作的大學生,陳嘉慶也深知鄉村振興需要旺盛活力,需要接續奮斗。近幾年,他有意加大和外界聯系,一方面,積極發動村中熱心企業家和鄉賢籌集獎學助學資金,對回到村子的大學生進行創業扶持;另一方面,成立聯誼組織,每年舉辦公益活動、村史學習等,吸引大學生了解家鄉,跟家鄉建立感情。

  1991年出生的村民阮嘉誠,上學期間就參與了不少公益活動,并產生了回到村里的念頭。2016年假期,他回到圣獅村擔任大學生村官。他感嘆:“陳書記是我的學習榜樣,我也將一直扎根在圣獅村,讓青春之花在這里綻放?!?/p>

  如今,古老的農耕文明和新一代的年輕力量互相輝映。不少村民感慨:現在村子的煙火氣濃了,人氣旺了,前景也更加美好了。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