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梅城江北歷史文化街區,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小吃店里的吆喝聲充滿著煙火氣息。紅四軍攻占梅城之軍部駐地、朱德演講地舊址梅州學宮前,百年榕樹新芽萌發,增添些許春意。
梅州學宮是梅州文脈的見證,亦是革命之火燃燒之地。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歷經風雨,梅州學宮并未失色,融文脈與歷史為一體,改為梅江區博物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展。館中《紅四軍挺進梅州》的篇章,一段發生在1929年的革命歷史,總是讓人駐足深讀。
“紅四軍挺進梅州,是中共中央的指示和當時擴大革命根據地戰略方針的貫徹,對當時廣東東江地區特別是粵東梅州地區土地革命產生了積極影響和巨大推動作用?!泵方瓍^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江文秀介紹說,紅四軍挺進梅州有三個重要的節點:同懷別墅傳達九月來信、梅州學宮演講、豐順馬圖村休整。
進入梅州 九月來信在同懷別墅傳達
1929年10月中旬,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紅四軍三個縱隊6000余人在軍長朱德、參謀長朱云卿等率領下從閩西挺進東江。10月22日,紅四軍三個縱隊集結于梅州梅縣松源,前委機關和軍部駐扎在同懷別墅。
“聽父輩說,當年朱德就在同懷別墅辦公,大部隊就住在村里各村民家中,村民們都自發給紅軍送飯?!贝迕裢趸蒴咭贿厪募抑蟹霎斈昙t軍所用的油燈,一邊回憶。
如今,同懷別墅已經掛上了“梅縣不可移動文物”“梅縣區黨員教育基地”“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等牌匾,同時作為蘇區精神(廣東)研究中心研學基地,其之于梅州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耙环輰h和軍隊的建設產生重要影響的文件——九月來信在這里進行了傳達貫徹?!泵房h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連煥榮介紹說。
在堅持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紅四軍中對建黨思想、建軍原則、根據地建設等問題出現分歧。1929年6月,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未認識和接受毛澤東同志正確主張,并改選了前委。大會結束以后,毛澤東同志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至閩西協助指導地方工作。此后,陳毅到上海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軍事會議,匯報紅四軍工作,前委書記由朱德代理。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陳毅關于紅四軍全面情況的匯報,決定組成李立三、周恩來、陳毅三人委員會,由周恩來召集,負責起草對紅四軍工作的指示文件。9月28日,中央發出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來信),明確贊同毛澤東的觀點。
10月,陳毅攜帶指示信離開上海。22日晚,紅四軍前委會在梅縣松源召集會議,由陳毅正式傳達九月來信。會后,陳毅派人把九月來信送給毛澤東,請毛澤東回前委工作。
九月來信及時平息了爭論,給正在挫折中焦慮徘徊的紅四軍校準了前進方向,對紅軍和黨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后,九月來信精神在平遠、閩西等地得到進一步傳達貫徹,為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的召開奠定基礎。
攻占梅城 推動粵東北地區革命斗爭發展
“同學們,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當年紅四軍戰斗過的地方,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離不開革命先輩的付出……”在梅州學宮,不少學子和游客來此感受文化熏陶,聆聽革命故事。
朱德率領紅四軍進入梅州后,轉戰大埔、梅縣、蕉嶺、豐順、平遠等地。1929年10月25日晨,紅四軍分兩路從蕉嶺出發向梅城挺進。傍晚,紅四軍全部進入梅城,并頒布了署名毛澤東、朱德、古大存、陳魁亞、劉光夏、朱子干、陳海云7人為主席團的東江革命委員會《關于公布執行土地政綱的布告〈第177號〉》。
梅州學宮大成殿門前,一塊石頭上的字歷經雨水沖刷仍舊清晰:朱德總司令演講石。
1929年10月26日下午4時,紅四軍在孔廟召開了群眾大會,約六七百群眾到會參與。朱德站在大成殿石鼓上,用客家話向群眾進行演講。然而,朱德的演講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便因敵人的進攻而打斷。由于當時偵察工作做得不好,至敵來到城郊才發覺。又不明敵人的虛實,為避免損失,紅四軍決定撤出梅城,前往豐順馬圖休整。
“這場戰役,雖然沒有直接實現占領梅州的戰斗目標,但卻影響深遠,推動了粵東北地區革命斗爭的發展。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粵東北地區就建立了廣闊的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苯男惴治稣f。
青山有幸留英跡,浩然正氣代代傳。今年2月1日,梅江區利用梅州學宮建設梅江區博物館,成為一所地方性綜合博物館,承擔著歷史文化、民俗非遺、藝術美術、自然科普等的傳播展示功能,也是開展公眾教育和各界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場所,與數百米外的紅四軍參謀長朱云卿故居一道向人們講述著這塊土地發生的歷史故事,激勵后人。
馬圖休整 對古田會議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知道紅四軍要來,村里宰了6頭豬給紅軍吃。怕敵人來搶,村民就把糧食都挑到角峰頂的山洞里藏起來。”馬圖村村民饒廬元的父親饒李開是一名老赤衛隊隊員,他時常聽父親講起這段歷史。
1929年10月28日下午,在古大存等人的引路下,紅四軍從梅南進入馬圖村。到達馬圖村后,軍部設在見龍居。“當時朱德居住在見龍居赤衛隊員饒探開的房間。見龍居位于馬圖村中心地段,有利于更好地與當地干部群眾接觸,宣傳革命。”豐順縣史志辦主任盧勝文說,紅四軍宣傳隊進入馬圖后,在各房屋墻上書寫“東江革命民眾團結起來,擴大赤色區域,實現共產主義”等標語,進一步宣傳革命政策。
從一口半月形池塘繞行至見龍居,斑駁的墻體似乎刻寫了發生在這里的一切。紅四軍進駐馬圖當天,兒童團員們在見龍居禾坪上排隊接受朱德的檢閱。團員們高唱《國際歌》《兒童團團歌》,朱德神采奕奕地和大家一起合唱,并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30日,朱德在馬圖村荷樹凹文祠學校召開各縱隊司令員、參謀長及特委、縣委等地方負責同志參加的軍事會議。號召東江的同志艱苦奮斗,爭取擴大紅軍隊伍,鞏固蘇維埃政權,擴大革命根據地。
紅四軍離開馬圖時,各縱隊抽出梁錫祜、譚漢卿等政治骨干36人、戰士120多人,槍支170多支、輕重機槍3挺、彈藥一批、戰馬12匹,支援東江紅軍。
“紅四軍挺進東江、進駐馬圖過程中,讓包括朱德在內的紅四軍同志意識到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性,紅四軍工作離不開毛澤東同志?!北R勝文表示,紅四軍挺進東江中出現的問題,也成為古田會議要解決的問題。
昔日紅色革命之地,今日綠色發展高地。90多年來,馬圖的革命烽火一直激勵馬圖人民奮發向上。
2017年,馬圖村啟動了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和新農村建設工程,陸續建設了“中央蘇區豐順革命史料陳列館”“紅色主題館”“紅色生態旅游新農村”等項目,做活紅色文化和綠色產業融合發展文章,以黨建為引領,以革命遺址為依托,以茶業為支撐,著力打造紅色精神傳承村和新時代綠色產業富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