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回望?奮斗之路

周恩來在粵東從事革命工作時,都做了哪些事?

時間 : 2021-06-17 10:07:00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打印】 【字體:

  1924年9月,一位英俊的中國青年從法國巴黎回到廣州,他就是時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之部”書記的周恩來。這次回國,周恩來擔負了領導革命的重任。直至1926年12月離開前往上海,他在廣州戰斗了兩年多的時間。

  兩年多的時間里,周恩來同志先后率領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活動在粵東片區。如今,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再次走入當年周恩來在粵東活動舊址,透過歷史的眼眸,仍能感受到當年革命先驅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夢想。

書院.jpg

惠陽區的崇雅書院樓,是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行營舊址,當時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辦公室曾設在這里。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崇雅書院樓: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行營舊址

  在葉挺將軍故里、東江流域著名的革命老區——惠州市惠陽區,百年學校崇雅中學老校區里,曾經留下周恩來的革命足跡。這里有著崇雅書院樓——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行營舊址。

  惠州市惠陽區委黨史辦負責人介紹,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為討伐軍閥陳炯明舉行第一次東征。當年2月1日,東征軍右路軍自廣州沿廣九線推進,15日攻克惠陽縣淡水城,于16日進駐淡水城崇雅書院樓。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辦公室及住居設在書院樓的二樓。

  此間,周恩來非常重視對官兵的政治思想工作,每個士兵胸前佩戴的胸章都印著“愛國家、愛人民、不貪財、不怕死”四句話,以教育士兵愛國愛民,不貪圖私利,不怕流血犧牲。東征軍編了一曲《愛民歌》,歌曰:“扎營不耍懶,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踏禾苗壞田產,莫打民間鴨和雞”。

  東征軍嚴明的紀律和革命精神,深受群眾歡迎。當時的《商報》有篇報道稱:“軍行所至,不擾民間一草一木,老嫗婦孺,喜而擠觀,雞犬不驚,商市安堵,入夜無公家空房則執篷營露宿。東江人民父老,謂民國以來,僅此次所見,乃是真正革命軍,真正保國衛民之革命軍”。

  這次東征在惠陽乃至東江地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對打倒軍閥陳炯明的反動勢力,平定東江內亂起到重大作用,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作為見證那段歷史的紅色遺跡,崇雅書院樓一直以來得到惠州惠陽當地政府和崇雅中學師生的保護。在多次修葺的基礎上,1994年崇雅中學通過多方籌資,投入40多萬元對該樓再次進行修繕,使之基本恢復原貌,并在樓內陳列崇雅中學史料和各種書畫。2003年,崇雅書院樓被列為惠陽區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2月被列入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光祖中學:東征指揮部曾設在這里

  在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有一座百年古?!庾嬷袑W,瑯瑯書聲之中,家國之光紀念墻、抗戰紀念樹、校友烈士紀念墻靜靜矗立,訴說著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

  光祖中學還與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有聯系。據新華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長葉鋒在其回憶錄《八十回眸》中記述,在戰爭年代,周恩來曾在光祖中學住過。

  1925年初,軍閥陳炯明糾集各路反動武裝,發兵進攻廣州,企圖推翻廣州革命政府。為了鞏固和發展廣東革命根據地,2月,廣東革命政府以黃埔軍校兩個教導團3000多人為主力,進行了討伐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周恩來擔任東征軍政治部主任。

  在東征過程中,周恩來曾帶領革命隊伍入駐光祖學堂,把指揮部設在光祖中學教學樓二樓東座的一間教室內。在此期間,周恩來接見了青年新社成員,并發表演講,支持青年新社的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同時號召廣大社員努力學習,接受進步思想。周恩來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青年新社成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熱情。

  光祖中學現任副校長李青海介紹,在革命戰爭年代,光祖中學總的指導思想是“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每逢民族危亡存續的時刻,始終站在歷史的最前列,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1928年,日本炮轟青島,攻占濟南,制造了“濟南慘案”,山東淪陷。光祖中學時任校長葉史材組織全校師生組成多個游行隊伍,到附近村鎮游行,宣傳反日思想,是最早的學生反日行動之一。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立,光祖學校畢業的學生紛紛參加。曾生、王作堯等領導的東縱隊伍經?;顒釉趯W校周圍一帶,宣傳群眾,武裝民兵。

  邁入新時代,光祖中學成為深圳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深圳市坪山區鄉情文化基地、坪山區黨員教育基地、坪山區中小學廉潔教育基地等,正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及客家文化為特色,向世界講好坪山百年來風云激蕩的故事。

  揭陽學宮:周恩來曾三次來此工作生活

  穿過明代建成的進賢門城樓,步入揭陽古城,行不多時就可以看見揭陽學宮。紅墻黃瓦、飛檐斗角,屋脊上繽紛繁復的嵌瓷畫、梁柱間栩栩如生的潮州木雕,無不彰顯著潮汕傳統建筑與工藝的精妙。

  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的揭陽學宮是揭陽古城的歷史文化地標與千年文脈源出之地,由21座單體建筑構成,它不僅是嶺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也是省內唯一一處以“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命名的文物保護單位。革命年代,周恩來同志曾三次在揭陽學宮辦公和生活過,為揭陽乃至潮汕地區傳播革命火種,中共揭陽特支、揭陽工農革命委員會也都在揭陽學宮成立。

  據揭陽《榕城區革命老區發展史》編委會成員陳文昭講述,1925年3月第一次東征時期,周恩來在揭陽學宮接見江明衿等學生和群眾代表時指示:你們要發展大學(共產黨)和中學(共青團),特別要在工人、農民中發展,并動員較成熟的同志加入國民黨,以擴大革命力量,爭取先機。

  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開始,周恩來任東征軍總政治部總主任。11月3日,周恩來率東征軍第一師入駐揭陽,下榻揭陽學宮崇圣祠。當晚,周恩來在學宮附近的商民協會樓會見工農商學代表,指出國民革命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急需派一批各界骨干到潮汕各地開展國民革命運動工作,并在商民協會樓前的廣場上向群眾發表題為《國民革命的宗旨和三民主義的真諦》的演說。同月,在揭陽學宮大成殿里,中共揭陽縣支部正式建立,革命之火趨向燎原之勢。

  1927年9月,南昌起義部隊進入揭陽,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領導人又一次進駐揭陽學宮崇圣祠。在周恩來的指導和主持下,當地第一個紅色政權“揭陽縣工農革命委員會”在大成殿成立。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革命先驅為人民謀幸福的夢想早已實現,如今,揭陽學宮周邊是繁華的都市街區,揭陽學宮崇圣祠也改造成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展覽館。展覽館前,仍保留著侵華日軍飛機轟炸過的彈坑;展覽館內,周恩來塑像巍巍佇立,背后是周恩來在商民協會前廣場演講的歷史畫面。展覽館保存著大量的歷史文物與圖文資料,參觀者絡繹不絕,探尋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