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回望?奮斗之路

1925年,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的首支正規武裝在肇慶誕生

時間 : 2021-05-26 16:34:5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東省肇慶市西江河畔的閱江樓扼西江而立,在初春陽光照耀下,居高臨下,更顯雄偉,階梯右側的葉挺雕像,腳步輕邁,駐刀而立,目視前方。這里是著名的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

  1925年11月21日,由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和領導的第一支正規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在肇慶閱江樓成立。這支2100余人的軍隊,全團官兵百分之九十九是青年人,剛從蘇聯留學回國的共產黨員葉挺,擔任團長時也不到30歲。

  主張“苦練出精兵”的葉挺,在獨立團建立后,既管軍事訓練又管政治建設。獨立團如“鐵拳頭”一般,支援農運,出師北伐,隨著南昌起義打響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一路浴血奮戰,為民族解放和革命勝利、為人民軍隊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鑄就了可貴的鐵軍精神。

  奮斗之路

  中國共產黨第一把“槍桿子”

  “團長葉挺當年就是在這種簡陋的小板房辦公,他經常秉燈夜讀馬列主義著作,尋求中國革命真理。他深刻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并最終取得勝利?!?歲的四年級小學生李博是葉挺獨立團團部辦公場景復原陳列的一名小講解員,對葉挺獨立團的革命事跡爛熟于心。

  西江側畔,草木長青。時間回溯到1924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有共產黨人參加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以“聯俄 聯共 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基礎的“大會宣言”,形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處于國民革命斗爭最前沿的中共廣東區委,在革命斗爭中深切感受到組織由自己掌握的革命武裝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彼時,中共廣東區委領導人陳延年、周恩來與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長兼黃埔軍校副校長李濟深等人商議,決定在第四軍內建立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和領導的正規軍隊。1925年11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在肇慶閱江樓成立,1926年1月,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此后,雖然這支部隊幾經衍變,番號不停更改,但是其建制、精神傳統得以傳承,不論在部隊還是在民間,人們仍習慣稱之為“葉挺獨立團”。

  獨立團緣何在肇慶建團?講解員曾泰介紹,客觀上,肇慶屬軍事重鎮,這里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后勤部隊所在地,部隊給養充足,與廣東區委的聯系便捷,再者這里是水陸交通要沖,扼西江之咽喉,地形險要。主觀上,獨立團的建團,意在震懾西江一帶的反動民團勢力,支援剛剛興起的農民運動。獨立團成立之初共有2100多人,士兵大部分是失去土地的農民青年,是生活困苦的無產階級人民,100多人的干部隊伍,則是從廣州的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黃埔軍校、川軍、省港罷工工人糾察隊抽調而來。

  據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曾慶榴介紹,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是葉挺獨立團的源頭。1924年11月成立的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其隊員來自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當時在黃埔軍校當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從黃埔軍校抽調了一部分人組成鐵甲車隊,規模雖不大,但這支隊伍推動協助了農民運動、討伐反動地主武裝等運動。雖然這支部隊在編制上隸屬于“大元帥府”,但實際上直接受中共廣東區委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裝力量。

  為保證中國共產黨對獨立團的領導,部隊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廣東區委就在團內建立了中共支部干事會,這是中共在革命軍隊組建的第一個黨支部。曾泰介紹,黨支部是葉挺獨立團的領導核心,當時,中共廣東區委組織部長穆青每月兩、三次到獨立團檢查黨組織工作,傳達區委的指示,支部干事會成員和黨小組長們經常反復研究如何開展黨支部工作、加強黨的建設,以保證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經過大半年黨建工作的努力,黨支部涌現出一批先進分子,從建團初期擁有20多名共產黨員發展至120多人,連以上干部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在戰場上充分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嚴格的軍政訓練,讓葉挺獨立團成為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精銳部隊。誠如葉劍英所說:“由于葉挺同志指揮的獨立團,有共產黨員,有黨的組織,有黨領導的政治工作,因而戰斗力很強,成為威震敵膽的鐵軍?!?/p>

  援助農運打響獨立團“第一戰”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人民,獨立團成立時,黨交給了獨立團一個重要任務——幫助開展西江農民運動。在肇慶進行軍政訓練期間,獨立團積極支持當地人民群眾的革命活動。1926年1月初發生的“高要慘案”,導致農軍和農會會員死傷100多人,隨后,葉挺獨立團“鐵拳”出擊,解除了西江地區農民運動的危機,在得到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的支持和保障后,西江地區的農民運動蓬勃開展,出現了新的高潮。

  溯江而上,前往葉挺獨立團援助農運指揮部舊址——肇慶市高要區樂城鎮伍村。“伍村處于樂城鎮的中心位置,距離慘案發生地領村大約有兩三公里,當時,獨立團指揮部就在這里?!苯衲?8歲的伍村村民梁燕森,指著村中博軒祠片區和糧所舊址說,雖然葉挺獨立團援助農運十多年后他才出生,但是從小就聽說過獨立團的威名,“想想現在,生活穩定、治安穩定,新中國成立前與現在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今天的和諧生活,正是建立在葉挺等老一輩共產黨人浴血奮戰的基礎上?!?/p>

  20世紀20年代,老百姓在反動地主們長期的剝削下,生活苦不堪言,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西江地區紛紛成立了農民協會,組織成立農民自衛軍。1925年冬,在葉挺獨立團的大力支持下,西江地區開辦了“西江宣傳養成所”,成立了“西江政治研究會”,開展宣傳活動,培養工農運動骨干力量,并出版會刊《西江潮》,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共產黨的主張,為西江地區播下共產主義的種子。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館詳細地介紹了獨立團援助農運的事跡。1926年1月,高要、廣寧、德慶三地的封建地主糾集當地的反動民團“神打團”成立了 “三縣聯團”,襲擊各地農會,燒殺搶掠,制造了震驚全國的“高要慘案”。事件發生后,中共廣東區委立即在肇慶設立西江辦事處,成立了以葉挺為負責人的綏緝委員會。葉挺親自率領綏緝委員會及獨立團第一、第二營士兵進駐高要,與封建地主勢力進行談判。誰曾想,封建地主武裝依仗自身武器的先進,氣焰囂張、拒不談判。

  曾泰介紹,為了徹底搗毀封建地主武裝,葉挺調來了獨立團第三營的士兵,配合第一、第二營的士兵圍攻封建地主武裝的老巢高要河臺羅建村。在當地農民自衛軍的幫助下,順利攻陷了羅建村,沉重打擊當地的封建地主勢力。

  走訪伍村時,正值春節前夕,樂城鎮上車水馬龍,叫賣聲此起彼伏,一派熱鬧景象?!耙郧皬恼貞c到樂城鎮,要走水路加陸路,獨立團進來也要走上一天,現在一個小時就到了?!备咭獏^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卓榮表示,如今樂城鎮基礎設施大大改善,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鎮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群眾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升,“2019年與2017年相比,樂城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4059元增加到19228元?!迸f社會農民苦,被封建地主壓迫,而現在,樂城蔬果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民富村興。

  北伐先鋒一路所向披靡

  20世紀20年代,各軍閥間為爭奪地盤,連年混戰,以致民不聊生?!按虻管婇y”成為肩負在葉挺獨立團身上的重要使命。農運告捷后的葉挺獨立團,返回肇慶城區后不到半年,即揮師北伐勇當先鋒,也從此一路所向披靡,鑄就“鐵軍鐵拳頭”的赫赫威名。

  1926年4月,直系軍閥吳佩孚遣兵10萬進入湖南,進逼廣東,企圖推翻廣東革命政權。在革命軍內對北伐態度各異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以大局為重,將自己唯一的一支武裝力量葉挺獨立團派往前線,勇當北伐先鋒。在湖南的安仁和淥田,獨立團遇到了第一股敵人,成功地以一團之師擊敗了敵人的六團之眾,取得了北伐的首戰告捷,提高了國民革命軍各軍的士氣和信心,擴大了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影響,為全面北伐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第一次北伐,葉挺獨立團進軍路線一路上打了不少勝戰,例如在平江殲滅守敵共約4000余人,在中火埔獨立團曾以一個排的兵力生俘敵吳佩孚所部的一個整團?!痹┱f,首戰告捷后,葉挺獨立團乘勝追擊,所向披靡。戰醴陵、攻泗汾、克平江,奪汀泗橋,取咸寧,直逼武漢的門戶賀勝橋?!霸谖洳瑸榱斯ハ挛洳?,葉挺獨立團戰士毫無畏懼,第一營戰士們更是自告奮勇擔任攻城敢死隊,最終,武昌之役獨立團犧牲了310多名官兵,攻克武昌城取得勝利。官兵用鮮血和生命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榮譽?!?/p>

  衛戍武漢,平定叛亂,保衛中共五大順利召開,獨立團也在戰斗中不斷壯大,由一個團發展成五個團,培養了許多軍事骨干,并參加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廣東秋收起義,他們在長征中勇當“開路先鋒”,在抗日戰爭時期力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解放戰爭時期,更是從東北的松花江打到海南的萬泉河,南征北戰八千里。

  葉挺獨立團這支英勇善戰,作風頑強,敢于打硬仗、惡戰的英雄部隊,離不開葉挺的卓越領導,周恩來贊揚葉挺將軍“為新舊四軍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馬功勞”?;葜萑~挺紀念館詳細記錄了葉挺的生平事跡,這位出生于1896年9月10日農民子弟,一生功勛卓著。1919年在保定軍校畢業后,葉挺就踏上了尋求真理,投身革命的道路,1924年遠赴莫斯科深造并加入了中共旅莫支部,1925年獨立團成立時尚不滿30歲。

  從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到1946年寫下第二封入黨申請再次入黨,葉挺經歷10年流亡,5年牢獄,遍嘗挫折與艱辛,但仍初心不改,高官厚祿置于前卻矢志不渝,以其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而彪炳史冊,一如他在詩作《囚歌》中所寫:“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p>

  鐵軍精神代代傳,將軍故里譜新篇。正是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鐵軍精神,葉挺故鄉——惠州市惠陽區如今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惠陽區委副書記、區長譚星海介紹,剛過去的“十三五”,惠陽的地區生產總值相繼突破400、500、600億元大關,2020年惠陽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2838.8元,高于惠州市、廣東省以及全國平均水平,同比增長6.8%。

  2020年“將軍故里”(葉挺故鄉秋長街道周田村)被評選為“惠陽八景”之一。2021年的春節,將軍故里已成為惠州乃至廣東紅色文化和鄉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打卡”,很多家長更是帶著孩子在這趟紅色文化之旅中,體悟革命精神,感受浩然正氣。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