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傳承?初心如磐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鐘雅哲:扶貧項目要落地 俯下身子多溝通

時間 : 2021-05-28 10:31:0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代表.jpg

鐘雅哲(前左)調研江底鎮仙人洞村腌菜項目。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1500多名村民重拾光明,27個項目穩定增加村集體收入,1.72億元優質農特產品銷往東部省市……這是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東莞濱海灣新區黨工委委員,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鐘雅哲近三年扶貧成績單上的一部分。

  2018年5月,鐘雅哲前往全國深度貧困縣魯甸掛職扶貧。“扶貧關鍵是要把困難當平常事,俯下身子,多溝通,多思考,保姆式的跟蹤服務?!辩娧耪芴寡?,這是促成一個個項目落地的秘訣。

  首個項目落地 讓千余人重獲光明

  一間診室,兩個醫生,除了開眼藥水其他眼疾難以治療,這是2018年魯甸縣人民醫院眼科的狀況。如今,魯甸·東莞眼視光診療中心已經成為白內障患者慕名求醫的地方,上千名患者在這里掃除眼前陰霾。截至2021年3月8日,治愈數據已經增加至1500多人。

  這是鐘雅哲上任第二周開始籌劃的項目,也是她成功引進的第一個幫扶項目。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初來乍到,幾乎每件小事都需要鐘雅哲親自溝通。陌生的環境并沒有難倒這位女扶貧干部,上任三個月后,協議高效簽署、場地也完成選址。

  然而,設備資金的缺乏使整個項目陷入僵局。與東莞光明眼科醫院院長商量、發動所在東莞單位的力量、鼓勵企業加入捐贈……一番“折騰”后,設備終于有了著落,可又一個問題接踵而來——使用設備的人從何而來?

  最初,東莞當地選派醫生輪流前往當地治療,隨后人才培養也成為醫療幫扶魯甸的重要內容。通過在當地12個鄉鎮的篩選,2名魯甸醫生和6名護士前往東莞跟崗培訓,當地年輕醫生王黎如今已經可以獨立操作高難度的白內障手術,一支當地醫療技術人才隊伍逐步形成。

  皮膚科、婦幼??啤⑿赝粗行牡纫粋€個民生項目不斷落地,填補了多個當地空白,搭建起一條健康脫貧的幫扶之路。

  借鑒東莞村集體經驗 挖掘農村潛力

  借鑒東莞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路,鐘雅哲將幫扶的目光轉向了魯甸的12鄉鎮97村。

  到魯甸的第一年,一場針對當地村干部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訓在當時的東莞市農業局幫助下如火如荼展開。不久,蘋果、藍莓、山藥等當地農產品產業在“集體經濟+本地產業+扶貧車間”模式作用下迅速發展。

  該模式通過注入東西部協作資金649.6萬元,幫助當地貧困村建設生態觀光園、保鮮冷庫、鵪鶉圈、農產品處理車間等設施,以出租廠房等資產收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穩定發展的產業也開始吸納更多當地貧困群眾就近務工。

  產業得到發展、村民有了崗位、收入不斷提高。在新模式的刺激下,兩年多時間里,幫扶的27個村集體經濟項目全面展開,走出了一條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核桃認養創新消費幫扶

  箐腳村和龍井村的核桃地里,村民們正在剪枝打理,半個月后,大片的核桃花柱將結滿枝頭,等到今年九月,一顆顆核桃將打包運往認領他們的東莞“親戚”家。

  去年,全國掀起消費幫扶的熱潮,魯甸高山峽谷中生長的大量野生古樹核桃也成為“西菜東輸”聯動中的創新一員。

  一個關于“古樹核桃認養項目”于去年8月出現在鐘雅哲的幫扶微信群里,東莞市74家企業及13人以每棵1200元的價格認養古樹核桃1300顆。每棵樹有800元用于農戶種養的工資,400元用于采摘包裝等人工費用,核桃成熟后認領人將免費收到不少于40公斤的核桃干果。高品質的核桃賣出了好價錢,156萬元的認養費用也吸納了41名卯家灣安置區留守婦女就近就業,帶動263名建檔立卡戶實現增收。

  每年的荔枝季,東莞人都會圍坐在一顆顆認養的荔枝樹下摘果閑聊,這樣的場景也將發生在魯甸的“核桃村”,未來核桃樹下的鄉村游有望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起點。

  “我們想組織東莞人體驗鄉村游,修涼亭、開民宿,讓魯甸的村子熱鬧起來……”鐘雅哲暢想著未來。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