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奮進?辦實事開新局

省發展改革委以“二一三七”舉措系統推進為群眾辦實事

時間 : 2021-11-01 09:23:5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創新辦電服務方式,低壓非居民用戶報裝平均用時2.8個工作日;“一碼”破解信息孤島,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加速項目投資落地;加大對老區蘇區的政策支持力度,紅土地老百姓日子越來越紅火……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省發展改革委積極探索“二一三七”工作舉措——以“兩本臺賬”抓統籌、“一個指引”促落實、“三個層次”全覆蓋、“七個步驟”保成效,把“上情”和“下情”有機結合,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今年省發展改革委提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25個、任務事項40項,倒排工期,定期督辦,著力推進落實,確?!皩W”有所獲、“悟”有所得、“干”有所成。

  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用戶辦電“一次都不用跑”

  “既不用跑營業廳,也不用自己花一分錢,網上辦理用電業務真方便!”前不久,中山市民盧先生通過手機App報裝90千伏安的制造業普通工業用電,從提出申請到完成接電,僅用了一天半時間。

  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企業和群眾對“獲得電力”辦電便利度要求日益提高。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用電辦電“急難愁盼”問題,省能源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工作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任務,積極推動一系列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改革攻堅舉措。針對用戶提出的關于提高電力接入效率的訴求,該局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加快數據對接,協同推進政企辦電信息共享,切實推動實現用戶辦電“一次都不用跑”。

  辦電效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辦電程序的大力精簡。

  省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大力壓減政企辦電時間,我省研究制定《廣東省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和《廣東省優化用電營商環境重點任務臺賬》,結合實際制定分區域標準,提出壓減用電報裝環節、精減申請資料等17項改革舉措,推行并聯審批、限時辦結,著力創新辦電服務方式,推進辦電審批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多渠道推行線上服務,積極實現高低壓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

  茂名市金豐盛(信宜)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農村小微企業,主要生產家用電器連接線。茂名信宜供電局收到其80千瓦的報裝需求,受理用電資料后進行了現場勘查和裝表接電的各項準備工作,兩天后就完成了安裝,所有的材料和施工費用全部由供電部門出資。“從‘公變’直接接入,減輕了企業負擔,這項措施接地氣,是實實在在的助企政策?!痹摴矩撠熑岁悂磉M說。

  如今,全省21個地市均已出臺電力外線工程并聯審批時限不超過5個工作日、低壓電力外線工程免審批政策。今年上半年,除深圳外20個地市低壓非居民用戶報裝平均用時2.8個工作日,高壓單電源和雙電源報裝(不含外線工程施工環節)平均用時分別為9.4和8.9個工作日,深圳實行“三零”服務的低壓用戶全過程平均辦電時間低于2個工作日,高壓用戶低于6個工作日,超額完成國家發改委相關要求。

  科技賦能辦實事 構建在線服務新模式

  今年,廣東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分別申報項目備案和節能審查,令該項目建設工程師蔡世鋒意想不到的是,1個工作日內完成項目備案,2個工作日內完成節能審查,全程在網上填寫申請表單、上傳材料。網站有詳細的辦事導引,通過“粵商通”手機App可以查詢項目辦理進度,通過平臺還能自行打印審批證照。

  “通過這個平臺辦事真的很簡捷,省時省力又省心。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大方便了企業辦事,有效促進了項目盡快開工建設?!辈淌冷h說。

  穩投資促增長,抓項目是關鍵。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發展改革委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體要求,持續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依托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下稱“投資平臺”),以“一碼、一庫、一平臺、一指數”為支撐,著力構建以項目為核心的全方位在線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平臺“數字賦能、投資強省”關鍵作用,切實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向深入。

  “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建成,解決了過去投資項目信息共享難、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笔⊥顿Y信用中心主任馬占飛介紹,省市縣三級共用一體化項目賦碼功能,意味著全省所有項目代碼由一個平臺生成,集中統一管理。項目代碼作為項目的“身份證”,將作為必備環節嵌入各地各部門審批系統中,項目辦事過程信息均匯聚在項目代碼下,一項一碼,可在全省各審批部門“一碼通行”“亮碼辦事”。而項目單位和各審批部門通過項目代碼便可掌握項目情況,實現項目數據全線貫通和全網共享。

  為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項目落地建設,投資平臺全力打造全口徑項目庫,將省重點項目、政府投資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專項債項目、PPP項目、民間資本推薦項目和補短板等各類項目納入“一庫統管”,提供集項目規劃、項目儲備、項目審批、計劃編制、項目調度、問題協調、項目監管于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做到項目底數清、進展情況明、推進服務準、問題協調快,著力構建“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繞著項目轉”的全方位在線服務新模式。

  今年以來,投資平臺共為全省68679個項目賦碼,歸集項目信息613.2萬條,辦理投資項目備案、核準、審批共計22587個,涉及意向投資額5.6萬億元,備案、核準實際辦理時間分別為0.7天、5.6天,比承諾辦理期限分別縮短2.3天、4.4天,有效支撐了我省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紅土地上換新顏

  10月3日,隨著一架銀白色的塞斯納C560型專用校驗飛機降落在機場跑道上,湛江吳川機場飛行校驗工作拉開帷幕,標志著湛江機場遷建工程迎來關鍵節點。

  10月28日,湛江機場高速正式啟動機場樞紐互通的改造工程。未來,云湛高速將通過改造后的樞紐互通對接機場高速,與湛江吳川機場連通。

  作為革命老區的吳川,正大力加快“外聯內暢”,推動全面振興發展。

  加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省發展改革委始終緊扣辦實事這個落腳點,認真履行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加強統籌協調、深入老區蘇區實地調研,結合實際牽頭研究,提出了一批力度大、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特別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印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加大對老區蘇區的支持力度,明確省財政在繼續加大投入落實好2019年出臺的系列政策基礎上,5年再新增安排210億元,專門用于辦好老區蘇區專項財力補助提標、中央預算內投資配套以及人民群眾“喝好水、走好路、讀好書”等5項實事,支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如今,從革命之紅到發展之紅,全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不斷提速,紅土地上換新顏。

  廣東以超常規力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贛深高鐵聯調聯試,廣汕、汕汕、梅龍鐵路加快建設,云茂高速、韶新高速、大豐華高速豐順至五華段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韶關機場軍民合用等一大批基礎項目抓緊建設。2020年建成老區蘇區高速公路項目5個,總里程約843公里,完成投資約1017億元。同時,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目前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潮州引韓濟饒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粵東天然氣主干管網梅州段已建成完工。

  “家鄉近幾年來的發展非常明顯,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們的交通越來越便利發達,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鄙俏彩谐菂^得洲街道居民謝輝軍感慨地說。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