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綠美廣東 和諧共生 > 各地行動

汕頭蓮陽河全力打造幸福河湖

時間 : 2024-06-07 10:27:0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據省河長辦消息,日前汕頭市蓮陽河已基本完成水利部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設任務。蓮陽河地處于汕頭市澄海區,屬韓江水系,全長33公里,是一條自西北向東南貫穿澄海全區的母親河。2023年,蓮陽河入選水利部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設名單,是本批次廣東唯一入選河流。

  新增及提升綠化16萬平方米

  聚焦實現長治久安,打造安瀾的河。澄海區將防洪排澇作為城市建設的剛性約束,通過打通蓮陽河流域內截流渠至南排渠連通節點,切實增強新區排水系統效能,提升蓮陽河右岸局部防澇能力,有效提升城市內澇應對能力。積極推進一八圍江堤17公里實現標準化管理,完成隆都圍堤防加固達標17.739公里,有效提高防洪保安水平,實現水利工程全過程標準化管理。

  聚焦實現秀水長清,打造生態的河。澄海區在守好飲用水源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4座污水處理廠,規劃日處理污水規模為40萬噸。采取分步實施策略解決導流渠水質問題,近期對導流渠支流(中心排渠、北龍須溝、南龍須溝)內河涌進行截污,共新建暗渠7.74公里,遠期逐步完成雨污徹底分流。依托濱江生態提升工程,澄海區持續提升濱水空間綠化美化水平,新增及提升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修復韓江河口紅樹林濕地和隆都東溪白鶴灘濕地,改善“國寶級”珍禽棲息地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在試點建設期間,澄海區入選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蓮陽河(東溪)獲得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聚焦實現智能管護,打造智慧的河。澄海當地在河涌巡查、水面保潔、綠化管養、管網維護等方面建立了共計620余人的基層河湖管護隊伍,還創新將“長者河長”納入民間河長體系,發揮潮汕地區老人協會組織參與護河行動,并沿碧道加密布設多功能一體化監測站,為河湖管護安裝前哨和“耳目”。澄海還構建了蓮陽橋閘數字孿生工程和感知監測系統,并納入汕頭市智慧水利一期工程一體化建設,推動蓮陽河治水工作長效化、智慧化。

  打造群眾休閑游憩生態空間

  聚焦實現文譽千古,建設文化的河。據了解,在幸福河湖建設過程中,作為技術支撐單位的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聯合華南農業大學組建蓮陽河流域水文化調查小組,編制形成《蓮陽河流域水文化調查報告》,梳理出蓮陽河流域水文化資源共106個,提煉形成“紅色文化、水神崇拜、僑鄉文化、海絲記憶、治水名人、農業灌溉”六大主題。同時,以蓮陽河碧道為紐帶,澄海區融合紅僑文化、潮汕鄉紳文化、海洋文化等不同主題,串聯16個水文化資源點、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打造碧道節點,展示蓬洞運河水文化,凸顯體現繁榮水上貿易文化的人文特色景觀。

  聚焦實現韓水潤城,建設宜居的河。目前,蓮陽河建成了總長超33公里的碧道,新建濱江生態公園,提升蓮陽公園、綠野公園、白鶴灘公園等節點,打造群眾休閑游憩的生態空間。增設親水平臺42處、文化節點11處,打造公共活動空間19處,設置科普、休閑、運動設施共35項,讓濱水空間更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活動,澄海區還以幸福河湖為主題舉辦了韓江徒步節、5場“四進活動”(進社區、進景區、進村晚、進校園),向超過5000人次宣傳蓮陽河幸福河湖內涵。

  如今,蓮陽河水質常年保持Ⅱ類優質標準并穩定達標,河口紅樹林濕地水生態持續向好,生態碧道串珠成鏈形成濱水綠廊,風貌帶以水美城擦亮幸福河湖名片。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