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輪流倒班做試驗,工序多、任務重,一做就是幾個小時。如今,小砼包辦了24小時抗壓強度試驗,又快又準!”試驗員姚錦指著試驗臺前的機器人感嘆。
走進中鐵二十五局武梅鐵路3標項目無人試驗室,一只巨型自動化機械手臂正在抓取試塊、放入儀器、自動檢測、抗壓試驗……僅兩分鐘左右,一組混凝土試塊就完成了強度試驗。姚錦口中的小砼,就是這臺自動化試驗機器人“砼強一號”,目前已在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武梅鐵路3標試驗室正式投產,這也是廣東省在建鐵路項目首次將自動化機器人應用于試驗檢測領域。
新年伊始,廣東各個重大項目工地建設不停歇,奮戰開門紅,機器人“工友”在多個工地上崗,助力大項目建設“加速跑”。
試驗檢測是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環節,對工程建設質量控制、安全保障、成本管理、數據支持和技術創新有著重要作用。而試塊抗壓試驗,是評估混凝土質量和強度的重要依據。武梅鐵路3標項目試驗室主任高首威擺出了一組數據:“小砼可以24小時不停地作業,一天大概能完成720組強度試驗,將試驗檢測效率提高3倍,而且還可以避免人力搬運體力勞損,降低人工操作安全風險?!?/p>
而在中鐵建工集團白云機場三期安置房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履帶抹平機、自動天花打磨機器人、自動測量機器人等機器人“工友”忙碌的身影,管理人員只需操控機器人,即可在危險環境中完成一些工程量大、重復作業多、體力消耗大的施工任務。
“得益于施工智能設備的應用,項目建設擺脫了過去那種‘人多不夠用、管控乏力’的困局,工人只需要在操控面板上規劃好作業路線,噴涂機器人就可以‘包攬’打磨、上底漆、面漆噴涂全過程,施工環境得到改善?!敝需F建工白云機場三期質量技術部部長陳標說。
隨著新質生產力賦能建筑領域,數字化、智能化建造技術在廣州白云機場三期項目深度應用,一場從“搬磚頭”到“按鍵盤”的變革全面開啟,施工效率顯著提升,安全風險有效降低,項目工期大幅縮短,為建筑行業樹立了智能化發展的新標桿,引領行業邁向更加高效、智能、安全的未來。
深汕站項目當前正全力推進項目自建拌合站提質提升工程和工程樁階段的建設工作,在拌合站場平及料倉墻體施工過程中,中鐵建工集團項目部創新引入三維掃描機器人智能化設備,顯著降低人工成本,實現了“低成本、易操作、易維護、高效率”的施工目標;在廣州南沙慶盛安置房項目,測量機器人采用先進的AI測量算法處理技術,自動掃描采集數據,提升測量精度、效率;在瑞梅鐵路項目,無人壓路機行駛在路基施工一線,通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實現路基填筑厘米級精準控制……在機器人“工友”的幫助下,廣東各地重大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展現新春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