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深化中非地方合作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7月9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論壇在廣州舉行。中非雙方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相關機構代表,聚焦“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地方力量”主題,圍繞產業合作、人才培養、綠色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分享彼此經驗,共謀美好未來,為促進中非地方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獻計獻策。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愿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進多領域務實交往,讓中非友好深入人心,更好惠及中非人民,不斷夯實鞏固中非友好的社會民意基礎。
中非新領域合作契合非洲發展需求
近些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平臺下,中非經貿合作領域越來越寬廣。多位嘉賓表示,中國企業正積極參與非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非經貿合作領域由傳統的農業、貿易、工程建設快速向數字、綠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興領域延伸,推動中非關系邁上新臺階。
“坦桑尼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青年群體占全國總人口的30%左右?!碧股D醽喛偨y府省級行政和地方政府事務部長穆罕默德·姆琴蓋瓦表示,推動數字技術應用是坦桑尼亞政府當下的重點工作。為此,坦桑尼亞政府部門在教育等多個領域推出了數字化戰略行動,不斷增加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以期提升公共部門服務效能,為未來可持續經濟增長創造條件,同時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爸袊臄底只l展經驗十分豐富,相信在中國朋友助力下,坦桑尼亞將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彼f。
“我們想要進一步加深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也期待更多借鑒中國的發展模式?!苯虬筒柬f哈拉雷市市長雅各布·馬富梅表示,中國電動車憑借優質產品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在非洲國家市場受到青睞,“今后,我們希望不只是進口電動車,也想要積極推動電動汽車本土化研發生產,助推本土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促進就業和經濟可持續增長”。
在中非發展基金董事長王少丹看來,中非產業合作快速發展,是由雙方的經濟互補性和共同的發展訴求決定的。他注意到,多年來,中非在制造業、農業等傳統產業保持密切合作,分享技術和發展經驗,有效支持非洲國家提高農產品產量、提升加工制造能力;與此同時,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進,中非在創新技術、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也日益增多?!爸蟹钱a業合作的高質量推進,一個重要表現是合作從傳統領域向新興產業快速延伸?!彼f。
王少丹還提到,近年來,廣東省依托新興產業的優勢,積極推動與非洲在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助力非洲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幫助非洲國家縮小數字鴻溝,推動非洲實現數字化轉型,惠及當地廣大民眾?!暗胤秸峭苿又蟹钱a業合作的重要力量,未來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各級政府將繼續發揮引導作用,為企業做好信息支撐、服務需求對接,完善營商環境,推動中非產業合作進一步走深走實?!彼f。
共同擘畫“綠色非洲”遠景藍圖
如今,在不少非洲國家,向綠色發展轉型已成為生產生活的一部分?!盀樽訉O后代建設一個清潔美麗家園,理應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塞舌爾地方政府和社區事務部長羅斯-瑪麗·瓦羅說,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中企參與到非洲綠色發展進程中。
論壇上,多個非洲國家政要向中國拋出“繡球”,積極尋求中非新能源發展與合作機會。隨著中國與非洲持續擴大清潔能源合作覆蓋面、創新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涵,“綠色非洲”的美好藍圖將一步步變為現實。
贊比亞北方省省長倫納德·姆保介紹,贊比亞希望推動能源結構向多元化和清潔化轉型?!拔覀儞碛胸S富的土地、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方面發展潛力巨大,歡迎中國企業來到贊比亞,幫助我們挖掘經濟增長潛力?!彼f,中國持續推動清潔能源技術升級和創新,清潔能源產業開發利用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有很多好經驗值得贊比亞學習。
“對廣大非洲國家來說,與中國合作不僅可以開發當地豐富的綠色能源資源,也可以通過成功經驗分享,讓非洲國家學習中國清潔能源發展的有益經驗。”利比里亞內政部長尼烏馬林將目光聚焦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上。他認為,非洲國家應制定與自身國情和未來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發展戰略,促進城市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借鑒中國的經驗和做法,也希望獲得中國的技術支持”。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錢鈺介紹了該院與非洲國家開展合作交流的情況。截至目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與非洲23個國家和總部設在非洲的9個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并與非洲科學院共同發起建立中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倡議。中國農業科學院還參與開展了綠色超級稻項目,向9個非洲國家發放了超1000份綠色超級稻材料,累計推廣面積達5.7萬公頃,產量比當地品種增長超過20%,超3萬戶非洲農民從中受益。
“今年,我們支持發起了國際農業科學計劃二期項目,接下來將與非洲多個國家的科研機構聯手,共同開展動物疫病、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的示范推廣?!卞X鈺說。
中國助力非洲培養更多本土人才
這些年,隨著魯班工坊、孔子學院、“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等項目的實施,中國助力非洲培養更多本土專業人才,為非洲國家可持續發展增添動能。在9日下午舉行的人才培養主題分論壇上,人才培養合作成為與會嘉賓口中的高頻詞。
“納米比亞有一句俗話,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有朋友,如果你很幸運,那么你在每個階段都會有同一個的朋友。對納米比亞來說,中國就是這個朋友。”納米比亞霍馬斯省省長勞拉·卡吉露阿分享了中國對于納米比亞霍馬斯省教育事業的幫助。據她介紹,在霍馬斯省有一所由中國援建的中學,是納米比亞設施最完善的學校之一,多年來為當地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也見證了兩國友誼的發展。她希望,未來兩國能繼續加強友好交流,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更多合作。
“在首都達喀爾的一些重點項目工地上,工程師和工人不少都曾在中國的大學,或者在魯班工坊內接受過相關培訓?!比麅燃訝柷俺qv聯合國代表鄧巴·巴介紹了魯班工坊項目對塞內加爾產業工人培養的益處。他說,非洲國家迫切需要提高青年勞動技能,增加有效就業,將潛在人口紅利轉化為現實發展動力,“我們需要更多像魯班工坊這樣的項目”。
廣州市技師學院黨委書記李明根介紹了該學院在非洲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以及下一步雙方的合作方向。去年,廣州市技師學院與東非高校聯盟共建國際師資研修中心,并面向非洲國家開發了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經驗、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等16個專題培訓課程。同時為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肯尼亞、布隆迪、烏干達等國家的官員、職業院校校長開展線上線下培訓3500余人次。
李明根表示,下一步,學院將從搭建職業教育合作云平臺、攜手中非企業共育定向人才、聯合東非高校締結姐妹合作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與非洲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跋Mㄟ^貢獻中國職業教育力量,幫助非洲職業教育發展。”他說。
中國國際減貧中心主任劉俊文圍繞減貧領域的人才培養,介紹了該中心近年來與非洲國家開展合作情況。他說近年來,中國國際減貧中心舉辦了一系列培訓班,為非洲國家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一批非洲國家官員也通過實地感受等方式,學習了解了中國的減貧經驗與做法。
“今年5月,中心舉辦了首屆非洲基層干部減貧交流研修班,這是我們首次針對非洲的基層官員開展減貧培訓。培訓班上,設立駐村第一書記等舉措受到了非洲學員的關注與好評?!眲⒖∥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