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廣東18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 要聞報道

廣州多項工作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時間 : 2020-07-06 16:43:32 來源 : 信息時報
【打印】 【字體:

  5月22日,廣州舉辦第109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據現場消息,廣州市去年的財政管理、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河湖長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等多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于近期獲得了國務院督查激勵。

  財政:全國唯一一個市區同時獲得獎勵的地區

  據介紹,廣州市獲評2019年度國務院督查全國地方財政管理工作考核激勵地市,是全國該項考核獲得獎勵的八個地市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市、區(南沙區)同時獲得獎勵的地區,這證明了廣州持續打造的廣州財政品牌成效顯著、廣受認可。

  過去一年,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廣州財政克服了較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影響,實現了年初制定的收支預期,在推動三大攻堅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改善民生福祉等重點工作上積極發揮財政保障作用。

  廣州市財政局表示,疫情發生后,廣州財稅收入形勢受到較大影響。截至4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7.5億元,下降8.6%;支出860.1億元,增長6.1%。今年3月,組織對政府各部門公用經費和一般性支出人被壓減15%,騰出資金用于保障市政府出臺的暖企扶持措施及后續防疫所需資金。圍繞“停、減、緩、轉”等四種情況,對無法正常實施的、工作量調減的、工程進度延后的、可轉由社會資本投入的項目及時調整。進一步壓減項目支出中會議費、培訓費等。

  工業:工業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廣州入選2019年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地方名單,獲得督查激勵,是全國十個成效明顯城市之一。將獲得工信部在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安排,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其他示范項目、示范企業、示范平臺評定等方面的優先扶持。

  2019年,廣州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038億元,同比增長9.1%,工業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大關,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完成技改投資368億元,同比增長43%,首次突破300億元。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為35.42%,比2018年提高8.4個百分點,工業和技改投資總量均創歷史新高。

  廣州工業和信息化局表示,廣州將以此次督查激勵為契機,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聚焦先導產業發展,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加快5G+4K、8K高清顯示產業發展壯大,力爭今年超高清與新型顯示產值超2000億元、增長10%以上,成為廣州工業新的支柱產業。

  治水:河湖長制工作連續2年獲得國家督查激勵

  目前廣州有四級河長3030名,湖長828名,自然村河段長3296名,時效內了全市河湖全覆蓋,并向上延伸了9大流域市級河長,向下延伸設置了18416名網格員,形成了多級河湖治理體系。

  廣州不斷優化河湖治理思路,大力推進截污工程建設,狠抓源頭治理,高質量推動碧道建設。今年1—4月,廣州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定達標,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已經全面消除黑臭,車陂涌、雙崗涌、景泰涌整治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廣州將碧道建設作為水環境治理升級版高質量推進。目前全市已經建成試點碧道近120公里,其中海珠濕地碧道,增城增江碧道、南沙蕉門河碧道獲評水利部“美麗河湖、幸福河湖”典范。

  醫療: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公立醫院改革

  廣州通過取消藥耗加成、推進醫保支付改革、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健全醫院管理制度、推進醫聯體建設等多項措施,積極探索有廣州特色的公立醫院改革路徑,取得良好成效,獲得了國務院督查激勵。

  據廣州市衛健委介紹,通過一系列改革,保障了廣州公立醫院平穩運行,促進了公立高質量發展,同時實現了醫療費用增長合理控制。在本次抗擊新冠疫情中,廣州取得了新冠肺炎患者99.6%的高治愈率和0.22%的低病亡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監測數據顯示,于2018年相比,2019年廣州公立醫院門急診次均收費增長幅度下降至4.3%,出院患者次均住院費用增幅下降至6.5%,遠低于10%的控制增幅。醫院住院總醫療費用增長率從10.71%下降到8.35%。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