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發生以來,佛山市司法局統籌整合全市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優化服務流程和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一是暢通防疫便民服務渠道。在局官網、“佛山司法”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指引等信息,對接“廣東法律服務網”,實現法律服務網上一站式辦理。一季度,全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共接待群眾咨詢53692人次,辦理公共法律服務事項28826件。推行智能咨詢、在線預約、網上公證、視頻調解等信息化服務方式,推出三十項“零跑腿”等公證便民措施,優化辦理流程,落實“容缺受理”,對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公證、司法鑒定、仲裁服務、法律援助服務。市內多家公證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的部分事項實行減、免、緩收費制度。疫情期間,全市辦理公證案件1.8萬件,其中涉疫公證案件251件。市嶺南公證處對大額融資賦強公證采取分段收費,共暫緩收費6.2萬元。
二是助力政府企業紓難解困。主動開展便民暖企法律服務,市嶺南公證處、南海公證處推出戰“疫”多項便民舉措,順德公證處為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資金分配提供現場監督公證。佛山律師行業成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服務團,組建專責工作組,為民企提供專業法律幫助,并號召全市律師行業、司法鑒定行業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約180萬元。
三是優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流程供給。積極做好疫情期間不可抗力事項的公證證明和證據保全工作,市嶺南公證處出具了全省首份不抗力公證書,受到司法部、鳳凰網的點贊好評。佛山仲裁委加強防疫期網絡仲裁調研,今年已立案233件,辦結119件。全市14家司法鑒定機構全面有序復工,為各類矛盾糾紛提供司法鑒定服務。全市各級調解機構在疫情期間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100多件,處理群眾信訪、投訴700多件,大部分矛盾糾紛成功化解在基層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