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 > 廣東部署

廣東推出10項法律援助便民惠民舉措

時間 : 2020-06-04 09:36:50 來源 : 廣東省司法廳
【打印】 【字體: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法律援助,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為了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按照司法部部署,日前,廣東省司法廳印發《關于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 品牌活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為《方案》),在全省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從助力復工復產、助推脫貧攻堅、應援優援增強群眾獲得感三大方面推出10項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活動從2020年5月起持續至今年年底。

  10項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包括: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創新法律援助服務方式、提供精準法律援助、積極參與幫貧扶困、用心用情服務農民工、增強法律援助保障能力、完善便民服務措施、提高法律援助質量、加強“智慧法援”建設以及組織開展專項活動。

  在服務疫情防控,助力復工復產方面,《方案》提出,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對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軍人、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無須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對因疫致貧的勞動者、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及因疫返貧群眾申請法律援助的,活動期間可以臨時放寬法律援助經濟困難公民認定標準,不將房產、住宅和汽車作為認定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價值較大的資產。

  在助推脫貧攻堅方面,將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婦女等作為法律援助重點對象,將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事故賠償、征地拆遷、土地流轉等作為法律援助重點事項。依靠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主動為低保人員、五保戶、重度殘疾人、農村特困戶等幫扶對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用心用情服務農民工,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活動,做好農民工欠薪線索收集、留言咨詢解答、法律援助工單督辦等工作;結合落實省司法廳、省工商聯、省律師協會《關于深入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實施方案》,認真排查各類勞動合同和勞務用工違法違規情況,提供個性化、多元化法律解決方案。

  在應援優援增強群眾獲得感方面,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在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為農民工、殘疾人、退役軍人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建立市域內法律援助申請“全域通辦”工作機制,實現法律援助“一次辦”,降低困難群眾異地維權成本。

  因應疫情帶來的新情況,活動在創新法律援助服務方式上推出了一些有特色、有針對性的便民惠民措施。例如引導困難群眾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廣東法律服務網及微信公眾號、村(社區)顧問律師微信群等獲取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全面推廣法律援助“預約辦”“在線辦”“網上辦”“掌上辦”。加強“智慧法援”建設,依托廣東法律服務網、粵省事法律服務專區,逐步實現法律援助案件從咨詢、申請、受理、指派到辦案、結案等網上全流程辦理,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準確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或相關證件的申請人,可采取書面承諾方式申請法律援助。

  為提高法律援助質量,省司法廳計劃出臺廣東省民事、刑事、行政、勞動爭議等四個法律援助服務規范,提高法律援助標準化水平。對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進行抽樣質量評估,改進和提升法律援助辦案質量。建立完善案件質量評估長效機制,強化評估結果應用,健全辦案補貼與服務質量掛鉤的差別補貼機制。

  《方案》提出,省司法廳將在今年下半年組織開展法律援助青年志愿者活動,招募50名青年志愿者到粵東西北地區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緩解欠發達地區法律援助力量不足問題。

  據統計,2019年廣東全年組織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40515宗、受援人數259808人,全省法律援助案件抽樣評估質量優良率達87.45%。其中,全年辦理農民工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近3萬宗,辦理中國法網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轉辦案件60宗。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