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一線實踐

云?。簥^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新篇章

時間 : 2022-10-13 10:44:1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十年砥礪前行,十載春華秋實。

  非凡十年,云浮妙筆繪就了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三大攻堅戰”縱深推進、11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性突破“千億大關”,縣縣通高速、縣縣通鐵路、全市域邁入高鐵時代;先后成功創建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躋身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歷史首個本科院?!獜V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建成招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浮市委帶領全市300萬人民,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團結拼搏、銳意進取,迎難而上、砥礪奮進,接續完成了市第五次、第六次黨代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地區生產總值較2012年翻了一番、財政收入總量上升至全省第14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9%,全市各項事業奔騰向前,奮力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新篇章。

  奮斗歲月

  十年砥礪奮進 美麗云浮建設交出靚麗新答卷

  2022年6月28日,廣東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了“廣佛肇云高速公路肇慶高要至云浮羅定段建設項目投資人”招標公告,預示著云浮又一條總估算超200億元的“融灣”大通道即將全面開工。

  回望10年前的今天,由于交通建設滯后,云浮失去了許多發展良機,“望珠興嘆”成為了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痛”。2013年云羅高速通車,2014年南廣鐵路通車,2015年江羅高速新興段通車,云浮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的步履鏗鏘向前……

  交通之變,是云浮“十年砥礪奮進”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擎起了云浮加快發展的“脊梁”,引領著一系列靚麗的蝶變——

  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躍上新臺階。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38.97億元,較10年前翻了一番,年均增長8.1%;全市一般地方公共預算收入達75.23億元,年均增長9.7%;“五大傳統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十大特色產業集群”加速集聚發展;兩個省實驗室分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了“零的突破”。

  “生態云浮”建設不斷擦亮新成色。污染防治攻堅戰縱深推進,累計完成中小河流治理超1000公里,“十三五”期間西江水環境質量連續5年位列全省第1;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8.13%;成功申報創建2個國家濕地公園,“一廊三帶”碧道網格等重大生態項目加快推進。

  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斷取得新突破。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2年增長118.4%,年均增長9.5%;105條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1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鄉村振興工作穩步推進,2019年以來連續3年考核獲得“優秀”,全市自然村100%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美麗圩鎮”建設經驗推廣全省。

  民生保障水平不斷得到新提升。2012年以來,民生事業財政投入年均增長14.3%,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普通本??圃谛I?.41萬人,較2012年增長101.4%;中小學在校生合計44.9萬人,較2012年增長4.02萬人;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96個,床位由2012年的6425個增加至11795個,翻了近一番。

  “平安云浮”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決筑牢外防輸入的“云浮防線”,創下了新冠疫情兩年“零發”的全省最好成果。堅持把維護政治安全擺在首位,統籌推進生產安全、防汛減災、社會面穩定等各項工作;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縱深推進,相關做法在全國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新舊動能轉換 不斷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10年前,很多人印象中的云浮,還只是一個農業大市,工業也僅停留在石材、硫化工、不銹鋼制品、水泥、電力等“五大傳統產業”。當下的云浮,在牢牢扛起全省糧食主產區責任的同時,全面迎來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巨變……

  步入羅定市雙東街道的微容科技園,一幢幢整潔的廠房引人注目,一條條現代化裝備的生產線高速運轉。這里是新一代信息、通信、電子、終端產品的基礎材料——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生產基地,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園一期項目的廠房A已投產,每年可生產MLCC3600億片,產量全國第一,廠房B預計今年10月底建成開工。

  “跨越趕超,關鍵在于引擎升級”。直面“十四五”,云浮新一屆市委班子清醒地看到:在粵東粵西粵北欠發達地區,依靠傳統工業、農業的單一“引擎”,難以跟上珠三角的快速發展步伐。在全面深化“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的基礎上,市委確立了“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新思路,明確提出“兼顧長、中、短期發展需要,一體謀劃推進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發展”,云浮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正在全面重塑。

  ——突出“擴容提質增效”促進園區經濟轉型升級。圍繞夯實高端制造業基礎,縱深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對標珠三角園區開發建設標準擴容提質增效,優化完善各方面配套,布局發展清潔能源、信創產業、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十大園區產業”,加快打造金屬智造、綠色建材、現代農業“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全面夯實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底盤”。

  ——突出“放權賦能強鎮”激活鎮域經濟發展動力。以下放財權為牽引,持續下放縣級管理權限,用好“點狀供地”等政策利好,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通過規劃引領、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集中力量發展中心鎮,以中心鎮輻射帶動衛星鎮全面發展,不斷開辟鎮域經濟發展主戰場,全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突出“打造新增長點”拓展資源經濟發展路徑。大力盤活土地資源,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推進綠色礦山產業化發展,縱深推進西江碼頭專項整治,培育壯大與之配套的港口碼頭經濟,統籌推進抽水蓄能、熱電聯產等自然資源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創建灣區綠色能源基地,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擦亮生態底色 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

  花木葳蕤,天光傾灑,柔風拂過林木掀起微微綠波,游人在休閑步道上觀景、拍照、漫步……

  這幅場景呈現在原本光禿禿的排土場上。10年前,傳統石材、云硫礦業等在給云浮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紅利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保護產生了巨大挑戰。直面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兩大時代課題”,云浮始終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用10年的實踐創新,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10年來,云浮堅定扛起筑牢粵北生態屏障的使命擔當,突出保護原生態、治理病生態、培育新生態,出臺守護“藍天、碧水、凈土”整治方案;敢于刀刃向內,以堅定的政治態度、高標準推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加快推進郁南、新興兩個循環經濟環保項目建設,及時補齊環?;A設施短板。近年來,伴隨著美麗圩鎮建設、礦山環境治理、中小河流整治等一個個攻堅戰的縱深推進,一幅高顏值的“西江明珠”圖景正在徐徐展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云浮正成為粵北一道靚麗風景線。

  自然資源,是云浮“四大優勢”之一,礦產資源、綠色能源、土地資源、水資源豐富,年過境客水量達到2235億立方米。云浮市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關鍵要找準路徑”。去年以來,云浮以投資超90億元的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大戰略項目為牽引,大力開發提供跨區域生態調節服務產品;全面規劃建設大灣區清潔能源基地,積極構建“雙碳”引領經濟發展機制,啟動建設新興水源山、郁南大旱等2座抽水蓄能電站,計劃“十四五”期間總裝機容量超過1350萬千瓦……

  對于云浮來講,“非凡十年”就是一場以生態之名的靚麗蝶變。云浮在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中,走出了一條“生態融灣”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踐行人民至上 繪就高品質生活的云浮新畫卷

  2021年,全市有勞動力的脫貧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8萬元,較2012年增長342%;省定貧困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元,增長199%;村均集體經濟收入上升至34.78萬元,增長480%,貧困村由“后隊變前隊”,廣大貧困群眾的生活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歷經10年,這一張張沉甸甸的民生答卷,見證了300萬云浮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眾志成城、披荊斬棘,取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歷史進程。

  脫貧攻堅難,在云浮這樣的欠發達地區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改善民生更難。云浮市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持續激活打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勇氣,接續發起一系列民生補短板攻堅戰:

  全面打響基礎教育和醫療衛生提質攻堅戰。牢固立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未來”等鮮明導向,計劃投入30個億,以何鏡堂院士設計的鯤鵬小學為標準、新建10所小學,改擴建一批中學,新增提供高質量學位7萬個。全面實施疾病預防、精神衛生、婦幼保健“三大補短板工程”,縱深推進與南方醫院共建高水平市人民醫院,整合資源全力打造粵西北最好中醫院,進一步提升全市公共衛生整體服務能力。

  全面打響禁毒“摘帽”攻堅戰。先后2次高規格召開全市動員推進會,緊盯販毒的“上頭”和吸毒的“源頭”抓綜合治理,以“啃硬骨頭”的脫貧攻堅精神,開展了“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域行動”的禁毒大會戰。今年5月底前,羅定順利通過省“摘帽降級”實地考評,評定等級為優秀。

  全面打響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標攻堅仗。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創造性運用云浮“公司+農戶”的特色優勢,實踐探索“政企村共建”模式,全市669條村聯合農業龍頭企業,合力共建生態養殖小區;同時,因地制宜打造了26條“工業+”村、100條“資源經濟+”村、44條“文旅商貿+”村,探索走出一條富有云浮特色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子。據初步估算,到2023年底全市847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將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2025年將超過15萬元。

  賡續奮斗

  開啟邁向大灣區“第一方陣”新征程

  9月27日,云浮建市28周年來臨之際,市委書記盧榮春向全市發出總動員: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一定要乘借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浩瀚東風,堅決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踏著時代脈動的節拍,舞出青春云浮的風采,感恩奮進譜寫新篇章,全面開啟邁向大灣區“第一方陣”的新征程。

  今天的云浮,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各領域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我們將引領300萬云浮人民牢記囑托,奮進新征程;我們將始終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提升“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思路,敢于打破發展定勢“反彈琵琶”,通過一體謀劃推進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發展,做強做大財政,進而解決一系列民生短板問題,全面改變欠發達地區的落后狀態,吸引大量人才回流云浮,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全面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始終不遺余力惠民生,堅決兌現“‘資源經濟收益的一半’用于教育醫療補短板”的鄭重承諾,切實做到“把學校建成全市最好的房子、讓醫院用上最先進的設備,讓市民乘上最舒適的公共汽車”。我們將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勇于自我革命,積極塑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進一步凝心聚力、振奮精氣神,努力繪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云浮畫卷”,向300萬云浮人民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新答卷。

  一線案例

  以高質量黨建

  引領高質量發展

  今年5月,云浮市制定印發《2022年云浮市基層黨建工作攻堅突破任務(重點工作)清單》,全面梳理黨員教育、農村黨建、城市黨建等8個方面需攻堅突破的問題,為各級抓實基層黨建工作、持續加強黨的全面建設提供有力工作指引。

  這是連續第5份基層黨建工作指引。黨的十八大以來,云浮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市、縣、鎮、村“四級書記”堅定扛起黨建主體責任,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一年一個主題、持續深化打造黨建“紅色引擎”,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郁南縣桂圩鎮桂圩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健全“五項機制”深入推進“三聯系”活動》獲評廣東組織工作“十大改革創新案例”,《推動“五個下沉”激發基層組織活力》等10余個案例入選廣東鄉村振興百佳實踐案例。

  辦好云浮的事,關鍵在黨,關鍵要主動適應形勢任務需要,不斷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去年以來,新一屆市委班子通過3個月的專題調研,全面完善以政治建設統領、紅色基因傳承、組織建設提質、干部隊伍能力建設、人才“云”聚強市、清廉云浮過硬等“六個工程”為支撐的黨建統領工作機制,并以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為“開年第一會”,發出了“人才‘云’聚強市”的最強音,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突出“向用人主體授權”等3個關鍵環節聚焦發力,形成相互銜接、務實管用的“1+6+2”政策體系。其中,“1”即《關于推進人才云聚強市工程的實施意見》,“6”即“產業人才計劃”“教育英才計劃”“醫療衛生英才計劃”“機關事業單位緊缺人才計劃”“中醫藥(南藥)產業人才計劃”等六大人才計劃,“2”即人才社區建設管理、營造惜才愛才用才氛圍等兩個配套文件,聚力打通政策“堵點”、打破機制“束縛”,進一步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全面支撐云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數讀

  ●經濟指標

  2021年全市GDP實現1138.97億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長8.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75.23億元,十年來年均增長9.7%

  ●居民收入

  2021年云浮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2年增長118.4%,年均增長9.5%

  ●脫貧攻堅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萬戶、11.13萬人全部脫貧,105條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

  ●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底,各項教育經費總投入74.25億元,同比增長13.30%。建成中小學校19所,新增學位6.39萬個

  ●醫療衛生

  2021年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96個,床位由2012年的6425個增加至2021年的11795個,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由9277人增加至15813人,全市縣域內住院率91.4%,排在全省第2位

  ●交通建設

  初步建成“二縱二橫一聯絡”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公路通車里程由2012年的7556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8923公里,汕湛、云茂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生態環境

  2021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完成42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任務,森林覆蓋率達68.23%

  ●基層黨建

  截至2021年底,基層黨組織從2012年的3923個增加至5808個,黨員從99912名增加至109259名,累計發展黨員23406名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