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東陽光乳源基地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擴建項目開工,為韶關駛入新能源賽道再添新動能;韶關數據中心集群第二批數據中心項目簽約,引進7家大數據優質企業,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再上新臺階;8月底,國家級示范項目——廣東國粵韶關綜合利用發電擴建項目動工建設,將為大數據產業提供能源支撐……
從大數據到新材料,從新能源到生物醫藥,一個個項目的簽約落地彰顯傳統工業大市韶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決心。
乘著“東數西算”、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級戰略的東風,韶關提出要在更多領域加快實現改革重塑、換道領跑。當前,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韶關正高質量對接融入“雙區”建設,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積極發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產業,提升生態“含金量”、發展“含綠量”,努力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子。
新舊動能快速轉換
項目落地跑出“韶關速度”
在韶關市湞江區產業園內,不到一年的時間里,1.318公里長、69米寬,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的正威韶關新材料科技示范城一期廠房從一片黃土中拔地而起。作為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四五”時期重點產業項目,韶關2021年引進的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正威韶關新材料科技示范城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時10個月,刷新了“韶關速度”。
如今,二期建設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建成后,將為新能源汽車和5G通信提供關鍵材料,形成千億級先進銅基結構材料新領域,并帶動粵北地區加快構建相關特色產業體系。
快,成為過去一年來韶關產業落地的常態。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同意粵港澳大灣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提出設立韶關數據中心集群。此后,韶關舉全市之力,迅速啟動起步區規劃建設,并同步謀劃開展大數據產業招商引資等工作。
5月底,首屆“東數西算”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算力產業大會在韶關成功舉辦。8月初,粵港澳大灣區樞紐韶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第一批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215億元。9月初,第二批數據中心項目完成簽約,引進7家大數據優質企業。目前,有明確意向來韶投資的企業共31家,總投資超2200億元。
僅半年時間里,數百億的投資簽約,千億級電子信息和大數據產業藍圖顯現。而這樣的“韶關速度”背后是“改革攻堅規范治理”釋放的發展活力。據悉,土地成交后,3個工作日內可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從介入到審定由74天縮短至14天。這是韶關市自然資源部門為大數據集群“帶方案”出讓作出的積極探索,加速推動園區項目“拿地即開工”。
“在傳統模式下,各類項目落地需經土地掛牌、簽訂出讓合同、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土地權屬證辦理等流程手續,耗時至少30天?!鄙仃P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而在“帶方案出讓”新模式下,各個環節“齊步跑”,大大縮減了審批時間。
今年以來,韶關市將營商環境領域擺在18個規范治理重點領域的首位,從深化審批服務便利化改革、維護公平競爭秩序等5方面、17項重點任務發力,全力補齊營商環境短板。
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大數據、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一批生態友好的新興產業集群在韶關加速成型。截至2021年,韶關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376家,相比2017年增長了兩倍多,增速連續三年排名全省前列。
資源資產價值轉化
“美麗資源”變成“美麗經濟”
3月,翁源縣龍仙鎮青云村林業碳普惠項目以每噸30元底價進行網上競價,經5家申報企業相互競價,最終成交價為每噸37.51元,成交金額達228.43萬元。青云村的黨支部書記李靈杰介紹:“這次碳匯交易為我們村人均增收了650多元?!?/p>
此次交易,是韶關生態資源貼上“價值標簽”的典型案例。據介紹,韶關自2015年開展林業碳普惠制試點以來,經省級主管部門備案的碳普惠核證減排量(PHCER)已累計達98.5萬噸,完成省定貧困村碳普惠開發并交易的共73個村,交易額達2280萬元。
作為廣東省重要生態屏障,韶關綠色資源豐富,可用于生態資源價值化的空間大。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韶關堅持把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作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抓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業產業,發掘利用好森林旅游、康養、科普、研學和生態的綜合價值,將“美麗資源”變成“美麗經濟”。
同時,始興在車八嶺設立了生態發展人才驛站為韶關乃至廣東開展柔性引才、學術交流、科研成果轉化等提供智力支持和便捷服務。去年,始興縣引進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王飛博士團隊入駐,開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發及產業化。
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同時,韶關持續筑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以南嶺國家公園為龍頭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創建全域國家森林城市,讓韶關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過去十年,韶關市林業用地增加超25700公頃,森林蓄積增加超2483萬立方米。2021年,韶關市全年空氣質量指數優、良天數359天,優良率98.4%?!鄙仃P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融合文旅富民興村
打造大灣區“菜籃子”“后花園”
金秋時節,蘭花綻放。在翁源縣蘭花現代農業產業園里,一座座蘭棚排列在省道245線兩旁。大棚里,網絡主播在手機屏幕前推介蘭花,同時輕柔地轉動盆栽,以便蘭友“一睹芳容”。借助電商平臺的優勢,越來越多的翁源精品蘭花通過“云端”走向全國各地。
當前,翁源縣蘭花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值超30億元。“依托蘭花產業,村民流轉土地得租金,入股合作社得股金,就近打工得薪金,年終分紅得年金,促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增收。”松崗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丘樣忠說。
“蘭花產業園共吸納2萬多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產業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當地平均水平的37.8%?!蔽淘纯h農業農村局局長何偉雄介紹。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載體。近年來,韶關市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重點打造了絲苗米、油茶、預制菜、蘭花等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目前,韶關已建成1個國家級、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省級產業園數量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韶關大力發展農特電商、生態旅游、特色民宿、紅色研學等新產業新業態。
每年暑期,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舊址“紅圍”都會迎來一大批學子開展紅色研學。去年,“紅圍”所在地始興縣八一村成立了外營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耙劳写謇镓S富的紅色資源,我們打造紅色旅游研學線路,村里有了額外的收益。目前公司總營業額達24萬多元,服務研學學員近3000人次?!卑艘淮妩h支部書記鄧慧說。
南雄的珠璣古巷、始興縣的周前古村、翁源的湖心壩客家圍樓群等地已成為游客探尋嶺南文化的網紅打卡點。
貫通城鄉、鏈接灣區,韶關對接大灣區的“菜籃子”“后花園”“康養地”加快形成?!敖酉聛?,我們將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鄉村民宿、文化體驗、科普研學等農旅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農民‘多元化’增收?!鄙仃P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