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一線實踐

首創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對話機制 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

時間 : 2022-03-08 10:20:4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建議出臺政策讓港澳青年更便捷享受內地公共服務?!痹诮衲?月24日舉辦的第九期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上,有粵商代表對橫琴提出如上建議,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政府橫琴辦主任聶新平當場回應,今年計劃推出40余項規則銜接事項,從具體事情入手,把問題解決好。

  在廣東,這樣直接的政企交流并不鮮見?;浬獭な¢L面對面協商座談會的出現,源于廣東創新政企協商對話渠道、構建多層次協商民主機制的一次探索。

  早在2017年,廣東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發展動力轉換,政企雙方都有打造協商對話渠道的訴求,省政府和省政協共同謀劃,借助政協平臺,建立一個政府與粵商高規格高層次的協商對話機制。

  同年7月19日,首期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舉行。

  “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關注這一問題”“希望政府減免稅收、嚴查偷稅,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當天,來自TCL集團、美的集團、白云電器等知名粵企的約20名代表爭相“搶麥”,傾訴“心聲”。

  短短3個多小時,粵商提出18條優化營商環境、振興實體經濟的相關建議。

  直接對話迅速見到成效,大部分協商成果被吸納進次月出臺的《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實體經濟十條”)中,據統計,當年就推動全省企業減負2600億元。

  從2018年起,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成為一項制度性安排固定下來,每年舉辦2次。每年年初,省政府和省政協共同研究商定重點議題,納入政協年度協商計劃。而后,省政協調研組帶著議題深入基層、走進企業,問計問需,為開好座談會積累一手材料。

  接著,省政協再根據議題,遴選一批有代表性、協商議政能力強的人員參會,力求言之有物。座談會結束后,承辦單位“一把手”對協商內容辦理負總責,省政府辦公廳將協商成果納入督查內容,省政協將協商成果作為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

  從前期調研,到協商對話,再到成果轉化,座談會逐步建立起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的規范性程序,健全了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有力保證協商成果擲地有聲。

  “你認為‘實體經濟十條’有用嗎?”“非常管用?!痹?018年5月舉辦的第二期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上,前一年出臺的“實體經濟十條”政策的落地效果成為現場的討論熱點。

  “‘實體經濟十條’出臺后,一年給我們公司節省了100多萬元?!弊剷?,省政協委員、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積回積極點贊。

  “我們發展的動力更足了。”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曾在2018、2019年兩次參加座談會。他說,通過面對面溝通,政府部門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有助于提高政策的精準度和有效性,也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

  2020年11月,省政協與省政府聯合印發《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工作規則》,進一步從制度層面規范協商形式,提升政協協商民主的效能。

  如今,座談會已成功舉辦9期,100多名粵商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通過這一平臺深入協商,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建言聚智。這一機制也在廣東各地復制推廣,全省絕大多數地級以上市均已建立企業家與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的面對面協商機制。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