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浪翻滾。步入簕竹鎮六聯村,連片的金色稻田映入眼簾,沉甸甸的稻穗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云浮市新興縣簕竹鎮六聯村村民凌秀珍忙完農活后說,“這十年,咱村丟荒的土地流轉出去后種上了糧食,村里又養雞又種糧,日子越來越紅火了?!?/p>
近年來,簕竹鎮大力整治撂荒地,荒地復耕率達96.92%,“治”“管”結合的“簕竹經驗”在全省推廣;與溫氏共建良洞現代高效養殖園區,創新“公司+高效養殖小區+農戶”模式,實現土地高效利用和產業迭代升級。
今年8月,簕竹鎮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接下來,簕竹鎮全力推行農牧提質、農業增效、農旅融合“三大行動”,聚力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富足、群眾幸福感全面提升。
實施三級耕地保護制度
“過去這里都是一塊塊曾經撂荒過的土地,現在已經變成了希望的田野?!笨吹焦P者到來,凌秀珍激動地介紹起自己的家鄉。
一年前,這片耕地大部分都是無人問津的撂荒地。2021年,簕竹鎮鼓勵當地農戶簽訂《土地流轉意向書》,把撂荒的耕地整合起來,六聯村這片撂荒地被統一流轉給種植大戶。今年,該田塊由種植大戶交給新興縣眾成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全托管,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六聯村的變化是簕竹推動全鎮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的一個注腳。
2020年,廣東省下發涉及簕竹鎮的疑似撂荒耕地有兩百多畝。當年,簕竹鎮進行逐村逐戶的摸底排查,發現在耕地中,糧食種植比例大幅壓縮。“作為周邊有名的水稻產區,如今吃糧需要外購的人家卻不在少數?!北藭r的簕竹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當年10月,在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簕竹鎮率先在云浮市開展以“黨建引領,勇擔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堅決打贏整治耕地拋荒棄耕攻堅戰”為主題的項目,并建立起鎮、村、組三級耕地保護制度,對基本農田定位、定量、定人管理。鄉鎮、村黨支部、村小組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田長”,672名責任人共治共管,織密了一張耕地保護、復耕還糧的責任網。
硬措施下,簕竹的每一塊耕地都種上了經濟作物和糧食,每一塊耕地都擁有了守護者。截至目前,簕竹鎮2020年15塊疑似撂荒耕地中,除不具復耕條件點4個外,其余11個復耕點已全部完成復耕復種。今年夏收,簕竹鎮糧食產量達1954噸。
村企融合共享發展成果
30年前,簕竹鎮良洞村與溫氏集團走上了“村企合作發展村級實體經濟”的道路。然而,近年來隨著簕竹鎮當地養殖戶年齡結構老化、“斷層”問題日趨嚴重,傳統的“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局限性凸顯,農業核心優勢升級迫在眉睫。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簕竹鎮扎實推動產業振興,通過以田長制為代表的基層黨建工作,摸清所有土地的性質,用好土地指標?!辨傓r辦負責人歐家輝說,“只有因地制宜地用好每一塊土地,才能更好地推動發展集約化生產的農業產業?!?/p>
對此,簕竹整合土地資源,借力溫氏集團開發“高效養殖小區”,攜手打造現代農牧產業園區。今年3月末,簕竹鎮統籌協調駐鎮幫扶等各項資金,把傳統“公司+農戶”模式正式升級為“公司+高效養殖園區+農戶”。園區建成后,由溫氏簕竹分公司獨立運營,9個村(居)委將從投資中獲取固定收益,30年的合作期將為村集體收入增加2500萬元。
盤活土地資產、整合可用資金、“三資”入股分紅……高效養殖園區帶來可觀的集體經濟收入,讓村莊公益事業和公共建設擁有更多可能性。簕竹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總結,村企共建模式的升級,實現了農民變股民、資產變資金、資金變股金,村集體收益更加多樣化,村民的致富積極性更強了。
簕竹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將以特色農牧引領“三產融合”發展,實現科技興農、品牌強農、聯農富農,推動鎮域經濟和村級集體經濟“雙輪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