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消息,2022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商務、工信、海關、海事及港口企業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雙統籌,全力保障港航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經初步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港集裝箱累計吞吐量達到3003.56萬標箱,同比增長4.39%,首次突破3000萬標箱大關,預計全球排名第四。
1月4日,小漠國際物流港正式開通“小漠港—中東波斯灣”汽車船班輪航線,215臺吉利汽車將搭乘國內最大汽車船“玉衡先鋒”號滾裝輪,直接開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中東波斯灣,實現深圳汽車滾裝外貿首航,為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打下堅實的物流基礎。
積極推進“水水中轉”“海鐵聯運”組合拳
據悉,經初步統計,去年深圳港集裝箱累計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箱,創歷史新高,這也是繼上海、新加坡、寧波舟山港之后,全球第四個年量突破3000萬標箱的港口。
積極推進“水水中轉”“海鐵聯運”組合拳,大力發展深港跨境水路運輸。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各相關部門、港口企業積極拓展以深圳港為樞紐港、內河港口為喂給港的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體系覆蓋范圍。去年深圳港新增11個組合港,累計開通26個組合港,水水中轉完成735萬標箱;深圳港新增6個內陸港,累計掛牌運營13個內陸港,共有30條海鐵聯運班列,海鐵聯運完成約23萬標箱,同比增長3%。同時,自去年2月19日開通至今,深港跨境水路運輸完成集裝箱運輸144.62萬標箱,運輸貨物688.92萬噸。
多措并舉拓展國際航線,資助企業共渡難關。深圳港協調解決港區外約36萬平方米配套堆場用地,釋放堆場堆存能力,帶來超20萬集裝箱吞吐量。去年6月1日起實現深港引航互認和引航合作。2022年,深圳港增開國際班輪航線4條,累計國際班輪航線達295條。深圳還對深港跨境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物流費用進行補貼,為企業減負約2700萬元。
加快推進深圳港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建設海上國際船舶LNG加注中心。鹽田港區東作業區一期工程全面進入施工階段;大鏟灣二期集裝箱碼頭工程前期工作開展,建成后全港集裝箱吞吐能力將增加600萬標箱;小漠國際物流港完成對外開放驗收,將打造灣區具有優勢的整車進出口口岸;寶安綜合港區投入運營。同時積極協調中石油在深圳注冊保稅LNG加注公司,于去年11月22日在鹽田港區完成首單加注,4家企業加注保稅燃料油25.2萬噸,銷售額13.6億元。
推進深圳港構建整車進出口雙通道
13天前,小漠國際物流港(下稱“小漠港”)口岸查驗配套設施順利通過省口岸辦口岸開放驗收,小漠港實現對外開放,獲得“國際通行證”。小漠港口岸開放及汽車船首條班輪航線的開通,開啟一扇對外經貿往來的新窗口,填補了深圳港在汽車滾裝方面的空白,在加快構建深圳港整車進出口雙通道,打造輻射華南、通達全球的整車進出口業務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近年來,深汕特別合作區正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奮力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高地和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比亞迪、東風李爾、延鋒國際等企業相繼入駐。作為深圳港未來“一體三翼”中的“東翼”港區,以及深汕特別合作區“四港五站”交通樞紐體系中的重要港口,小漠港重點打造深圳國際航運中心重要戰略節點和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重點發展智慧物流、無接觸物流等新業態,大力發展汽車全產業鏈經濟。
小漠港目前已開通國內外滾裝航線,并逐步承接比亞迪滾裝業務,實現汽車滾裝內貿上下水、外貿進出口并駕齊驅,未來將打造以海鐵聯運為主的全方位集疏運體系。結合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布局,規劃建設小漠港鐵路集疏運專線。通過海鐵聯運滿足比亞迪長沙、撫州等工廠出口需求,提升小漠港整車進出口輻射范圍至廣西、湖南、江西等地,謀劃拓展湖南長沙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車出口市場。同時,考慮采用水水中轉方式,開通沿海捎帶業務,輻射海南、廣西、福建等地區,構建集水路、陸路和鐵路為一體的綜合集疏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