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廣東部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 政策文件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時間 : 2024-07-19 08:57:27 來源 : 惠州市人民政府網站
【打印】 【字體: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惠府辦〔2024〕1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5月23日

 ?。ū疚挠袆h減)


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發展低空經濟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搶抓技術創新和規模應用發展機遇,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推動我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目標

  到2026年,低空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低空數據產業發展壯大,低空裝備制造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低空經濟服務與配套產業活力迸發,形成以低空應用創新為牽引、低空數字服務為動力、低空裝備制造為支撐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低空管理機制運轉順暢,“兩網一平臺”基礎設施基本完備,應用場景加快拓展,低空航線成型成網、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能高效、監管安全規范,打造面向未來、立體協同、便捷智能的“天空智城”。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形成低空制造產業鏈。

  1.大力發展低空制造業。主動融入廣州深圳低空產業集群,聚焦低空飛行器整機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繪制產業鏈圖譜,開展精準招商,集聚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支持相關低空經濟企業做大做強。推動跨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向無人機大功率電池拓展,汽車電子向無人機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拓展,集成電路向無人機芯片拓展,消費電子、高清視頻向無人機攝像頭、傳感器、無線電拓展,支持通信、導航向低空網絡基礎設施拓展。組建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充分發揮頭部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的行業引領帶動作用,支持整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對接合作,提升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水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商務局配合)

  2.著力發展低空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無人機檢驗檢測服務,依托產業和空域優勢,引進和培育整機、載荷、新材料和關鍵零部件的檢驗檢測機構,支持檢驗檢測機構取得省有關部門資質認定。因地制宜建設涵蓋概念、設計、工藝、適配、適航、系統驗證等全方位、開放式、全生命周期的中試平臺。鼓勵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參與制定低空經濟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培育低空經濟服務與配套產業,以低空物流、交通、旅游和公共服務等場景應用創新,帶動低空設備租售、金融保險、飛行服務、維修保養、職業培訓等服務業發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局、科技局,市政府辦公室,市商務局、交通運輸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低空產業技術研發能力。建設惠州低空經濟綜合研究院,開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策略研究、研發布局和技術創新。鼓勵企業牽頭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研究開發平臺、技術創新聯盟、創新聯合體,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構建“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支持創新主體開展低空飛行器整機及其動力系統、能源系統、航電系統、飛控系統、任務載荷、管理調度系統、低空遙感應用等領域技術研發,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托低空數據資源,聚焦數據管理、行業應用和數據安全,加強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控制算法及飛行器自主飛行決策領域的應用。(市科技局牽頭,市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市政府辦公室配合)

  4.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充分依托現有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電池、電氣電機等產業基礎和“3+7”園區空間基礎,支持各縣(區)以模塊化方式在空域條件好、產業基礎強的區域建設特色低空產業園區,聯動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低空經濟產業配套服務,盤活利用現有產業空間,加快形成集研發、制造、檢測、試驗、應用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集群。推動低空經濟新技術、新場景在產業園區示范應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各縣、區政府配合)

 ?。ǘ┙ㄔO飛行保障體系。

  5.加快建設地面起降設施網。推進實施《惠州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23-2035)》,加快推進惠東、博羅、龍門通用機場及其停機庫、能源站、氣象站等地面保障設施建設。編制惠州市無人機起降設施布局規劃,加快建設低空飛行航空器飛行需要的大型起降場、中型起降平臺、小型起降點,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建設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測試中心(基地)和大中型樞紐起降場,鼓勵現有和新建的公共設施、住宅、商業樓宇和工業廠房等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引導已建成的通用機場和起降場完善充換電等低空保障設施。到2026年建成200個以上垂直起降設施,其中大型綜合起降場1-2個、中型載人級起降平臺不少于20個、物流級起降點不少于80個、感知級起降點不少于100個,加強起降設施統籌建設、兼容共享、集約利用,形成多場景、多主體、多層次、有人機與無人機兼顧的起降點網絡。(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能源和重點項目局、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氣象局,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各縣、區政府配合)

  6.加快建設低空智聯網。參與推進省飛行服務站布局規劃建設,完善通信、導航、監視等相關配套設施網絡建設。加快推動5G及5G-A(通感一體)、北斗、衛星互聯網、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雷達等技術融合,完善低空通信、導航、監視、識別、氣象、反制等配套設施網絡,鼓勵和引導社會企業對低空智能通訊網進行調優和加密建設,推動與省相關平臺互聯互通,初步建成覆蓋全市的低空智聯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通建辦,電信運營企業,中國鐵塔惠州分公司配合)

  7.建設低空管理服務平臺。結合“惠云眼”全方位社會感知體系,建設低空管理服務平臺,與國家或省級監管服務平臺對接,建立完善飛行監視、飛行申請與審核、飛行告警、氣象情報、空域風險評估、輔助飛行設計等功能,提升低空運行效率。建設完善多層次的算力供給體系,滿足規?;涂诊w行中異構、高密度、高頻次和高復雜度的感知需求。建設低空安全監管執法平臺,開展低空飛行器及人員信息管理、非法低空飛行器識別、預警和查處,針對管制區域和重大活動開展要地低空防御建設,保障低空公共安全秩序。(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配合)

  8.搶抓空域改革機遇。建立市低空空域“軍地民”協同運行管理機制,加強與上級軍民航空管理機構溝通對接,共同研究推進低空空域分類劃設、飛行活動監管等低空融合飛行管理事項。落實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部署,有序釋放適飛空域資源。(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委軍民融合辦,市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各縣、區政府配合)

  9.創新低空經濟金融服務。組建惠州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基金,引導更多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低空經濟重點領域。引導天使投資機構對初創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支持相關企業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低空經濟的信用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針對物流、載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業應用險種,建立風險覆蓋廣泛的低空經濟保險服務體系。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相關資金支持,多渠道助力企業和項目創新發展。(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國資委、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局,人民銀行惠州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惠州監管分局配合)

  10.強化低空經濟人才支撐。推動低空經濟人才納入市重點產業人才目錄,引進一批低空經濟科技創新團隊和高端緊缺人才。拓展產教融合新實踐,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設立低空實踐基地,推動高校和職業教育院校開設動力、載荷、飛行控制、數據處理等低空門類課程,培養飛行、適航、航空器維修等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支持開展無人機操控、通航飛行等業務培訓。(市委組織部牽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科技局、教育局配合)

  (三)拓展應用場景。

  11.構建低空數據產業新業態。匯聚整合三維地理信息、城市信息模型(CIM)、低空飛行空域等數據,構建全市一體化數字低空底座,為低空管理服務體系提供數字化基礎支撐。整合各類低空設施、飛行器、運營服務等數據資源,搭建低空行業數據空間。培育低空數據鏈主企業,支持企業挖掘低空無人機飛行、物聯感知、圖像等數據資源和流通交易場景,探索開發利用低空數據產品,推動低空數據要素合規流通和數據產品交易。加快我市公共算力基礎設施智算中心建設,支持行業單位開展算法、算力、數據應用合作。(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12.豐富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在社會治理領域統籌市、縣、鎮無人機資源管理和集約利用,完善“惠云眼”全方位社會感知體系功能。鼓勵各縣、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拓展無人機在“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環境保護、巡檢巡查、應急救援、醫療救援、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局、衛生健康局、生態環境局、城管執法局,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配合)

  13.拓展文體旅游場景應用。鼓勵發展低空消費新市場,開發和推廣低空觀光、飛行體驗、個人娛樂飛行等多元化低空旅游產品。支持低空運營企業依托南昆山、東江和西枝江流域、雙月灣等市內重點旅游景點,探索開發低空游覽、培訓、航拍、比賽等運營活動。探索在有條件的縣、區開展“一江兩岸”低空游覽觀光,融合嶺南文化、現代城市等元素,打造低空觀光航線、無人機編隊表演等文旅消費新場景。謀劃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無人機競速大賽,打造無人機賽事城市品牌。推動在全市重大文體旅活動中開展低空示范應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配合)

  14.構建低空物流體系。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無人機物流節點網絡,推動在物流園區、快遞分撥中心、城市商業中心等布局建設無人機物流節點,鼓勵開通連接周邊城市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推動低空物流配送應用在城市、鄉村、山區、海島等規?;涞兀攸c拓展近遠海物資補給、醫療物品快速轉運、鄉村末端物流配送、山區農產品轉運等場景。(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商務局、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郵政管理局,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各縣、區政府配合)

  15.發展城市空中交通。結合“豐”字交通主框架,以沿江、中部、東西為軸線,探索建設連接大灣區核心城市空中走廊,根據全市空域實際精細劃設一批航路航線,鼓勵通航服務企業利用eVTOL、直升機等低空飛行器,探索拓展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跨境飛行等空中新業態。(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各縣、區政府配合)

  (四)爭創低空經濟示范。

  16.落實全空間無人體系試點任務。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工作部署,參與國家無人體系城市聯盟,深化“惠云眼”城市治理應用示范,拓展無人車、無人船等應用場景,創新探索無人體系應用商業模式,打造全空間無人體系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

  17.建設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支持大亞灣開發區建設低空經濟綜合創新示范基地,一體融合試驗檢測、創新孵化、交易展覽等功能,培育形成“測試+應用+服務”產業鏈。支持仲愷高新區建設低空經濟制造基地和數據服務基地,以整機制造和數據服務為引領,培育形成完善“低空+數據”產業鏈。支持惠城、博羅、龍門等縣、區加快場景應用引導,探索提供運輸、檢測、試飛、培訓等低空經濟產業配套服務。(各縣、區政府)

  18.打造數據要素低空經濟示范區。探索數據產品場內合規交易新模式,推動低空企業數據資源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進行處理。以場景應用為牽引,鼓勵在新能源、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行業中探索不同行業數據與低空數據的融合。引導低空龍頭企業、平臺企業、中小微企業開展雙向公平授權,共同合理使用企業數據。(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由市領導擔任召集人,加強對全市低空經濟發展統籌協調,推進低空經濟重大項目建設,強化低空經濟發展重點工作督導。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局,承擔專班日常工作,各相關單位分別根據職責抓好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園區建設、科技創新、數據運營服務、場景應用等專項工作,各縣、區因地制宜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交通運輸局、科技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各縣、區政府配合)

  (二)加強政策支持。實行財政獎補和產業引導基金投資相結合,制定支持低空經濟發展扶持政策,設立惠州低空產業引導基金,創新開展“以投代補”等方式,支持低空經濟企業聚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應用場景拓展、低空數據產業培育、產業配套環境完善等。支持低空經濟產業重大建設項目優先列入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全流程服務。充分發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作用,推動低空經濟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國資委、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配合)

  (三)保障發展安全。牢固樹立“安全至上”理念,加強飛行器標準建設和質量監督,依法打擊各種違規飛行行為,完善數據安全保護的管理機制和技術防護體系,建立健全低空飛行應急處置機制,針對低空飛行過程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和問題做好應急預案,確保低空飛行安全有序。(市公安局牽頭,市應急管理局、交通運輸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各縣、區政府配合)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