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惠州市博羅縣龍溪街道的秋葉原·夢科園智谷園區,30多家制造業企業簽約入駐,總投資額達10億元。繼續入選“全國百強縣”的博羅,正以制造業當家不斷壯大縣域經濟。
走進云浮市新興縣天堂鎮,一幅風光秀麗的鄉村美景圖在眼前徐徐展開。該市全域開展“美麗圩鎮”建設行動,63個鎮(街)加快打造一鎮一特色。
沿著汕尾陸豐市“濱海走廊”示范帶,多個村莊連片閑置農房被盤活,城鄉融合發展深入推進……
今年以來,廣東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并將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全面推進,通過抓縣域發展、抓城鎮提能、抓鄉村振興、抓城鄉融合,全面推進強縣促鎮帶村,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努力建設煥然一新的縣鎮村,讓中國式現代化的美麗圖景在廣東可感知、有共鳴。
工業立縣農業強縣 不同賽道上爭先進位
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在縣:全省縣域經濟總量較小、增長較慢、總體發展水平較低。
今年以來,全省122個縣(市、區)立足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縣域經濟不斷壯大。
作為廣東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博羅在今年7月發布的“2023賽迪百強縣”榜單中排名全國第69位,比2022年的第81位大幅前進12位,再次實現在“全國百強縣”中爭先進位。
綜觀全省各地“百千萬工程”施工圖,沖刺“全國百強縣”、打造工業強縣,已成為多地錨定的目標。
江門鶴山,今年成功引進全球規模最大、計劃總投資超百億元的硅能源科技公司——隆基綠能,首期計劃投資45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180億元?!绊椖拷ǔ珊髮⒊蔀槿∧酥寥珖琶傲械墓夥M件等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甭』鶊@區項目(首期)項目總工王志佳說。
今年以來,鶴山依托主平臺1.5萬畝工業地打造縣域經濟發展主戰場,承接珠三角其他地區的產業轉移項目25個,推動91個項目新動工。
鶴山的情況并非個案,廣東扎實推進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建設15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下達專項資金42.5億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湛江徐聞縣,一場關于“數字化海洋牧場科研基地綜合體項目”的專家研討會日前剛剛舉行。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億元。
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表示,徐聞縣依托現有漁業基礎,創新謀劃建設“數字化海洋牧場科研基地綜合體項目”,探索“藍色糧倉+藍色科研+藍色文旅”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
今年以來,廣東支持沿海經濟帶有條件的縣域建設一批海洋產業園區,唱響“海洋牧歌”,示范帶動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
縣域強,則全省強。當前,廣東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讓縣域進一步強起來、富起來、旺起來,在不同賽道上爭先進位,縣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美麗圩鎮擦亮幸福底色 一批經濟強鎮不斷涌現
從國道359線行至云浮市新興縣天堂鎮,寬敞明亮的瀝青街道與遠處的群山遙相呼應,一幅風光秀麗的鄉村美景圖在眼前徐徐展開。這是云浮市全域開展“美麗圩鎮”建設行動帶來的變化。
今年以來,全省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美麗圩鎮,廣泛發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城鎮建設,通過建筑業企業結對幫扶鎮村等行動,助力全面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截至目前,引導全省1214家建筑企業與1123個鄉鎮結對,確定幫扶項目1316個。
要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做強做大鎮域經濟至關重要。
《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下稱《決定》)明確,集中資源力量,培育更多全國經濟強鎮。
日前發布的《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顯示,廣東共112個鎮入選2023年全國千強鎮,數量居全國第三。
“廣東鎮域的優勢是集聚效應明顯,尤其珠三角發展綜合性大鎮的潛力非常大?!敝袊r業大學教授、中國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正河指出,廣東是全國唯一擁有2個千億鎮的省,并且珠三角已經形成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拔磥?,廣東應在‘小而美、小而精’的專業鎮上繼續突破,培育更多‘單打冠軍’或者‘隱形冠軍’?!?/p>
在華南師范大學“三農”與城鎮化研究所所長胡靖看來,發展鎮域經濟,村集體經濟同樣重要,“關鍵是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組織功能、治理功能,謀劃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今年10月,茂名高州市云潭鎮垌頭村,新劃分的試驗地種下了3500株千禧果,小小的果苗迎著風冒出了頭,“現在種下,來年開春收獲時正值年初消費旺季,田頭收購價預計可達8元/斤,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瘪v垌頭村第一書記石雄毅信心滿滿。
作為農業大縣,高州堅持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農業總產值長年穩居全省縣級第一,2022年總產值突破300億元。
當前,全省各地正狠抓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0.64萬億元,同比增長5.0%,總體呈穩步提升態勢。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6元,同比增長6.2%,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38:1。
城鄉“軟硬”差距不斷縮小 綠美生態建設扎實推進
沿著汕尾陸豐市的首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濱海走廊”示范帶放眼望去,蜿蜒曲折的道路干凈整潔,柔軟細膩的沙灘銀光閃閃……
眼下,陸豐正以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探索破解發展不平衡的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全域發展,帶動全面振興。
基礎設施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基本保障?!稕Q定》明確,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
今年以來,廣東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差距逐漸縮?。耗壳?,基本實現全省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在全國率先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纖;全省行政村基本實現3個以上品牌快遞基本服務全覆蓋……
隨著城鄉基礎設施差距不斷縮小,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也在加快推進:建成1所以上規范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全省實現全覆蓋;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技師學院和高水平醫院實現21個地市全覆蓋;開展百校聯百縣“雙百行動”,首批推進82家高校院所與57個縣(市)結對共建;組織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全社會共建共促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環保一體化是重要內容。今年以來,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扎實推進。
目前,綠美廣東示范點實現縣域全覆蓋。截至今年9月,全省完成林分優化提升203.65萬畝,完成森林撫育提升205.57萬畝;建成森林鄉村94個、綠美古樹鄉村37個、綠美紅色鄉村45個。
而要持續深化城鄉融合發展,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改革。
今年,廣東出臺各項政策文件,統籌推進要素配置一體化。日前,廣東發布《關于調整一批省級行政職權事項的決定》,將60項省級行政職權調整由有關地級以上市和縣(市、區)實施。這是廣東首次從省級層面系統性直接面向縣(縣級市)開展批量放權改革,調整事項涉及14個省直部門。
專家指出,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提高縣域統籌能力,是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充分激發縣域發展動力、活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