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 要聞速遞

廣東“百千萬工程”縱深推進 不同賽道創先爭優 縣域振興活力迸發

時間 : 2023-10-20 10:40:2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高樓林立、吊機轟鳴、車輛往來不?!眨趶V東云浮市新興縣的鳳鋁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緊鑼密鼓地開展工作,力保項目一期在明年8月如期投產。搭乘“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東風,新興縣與鋁型材龍頭企業成功“牽手”,加快打造工業強縣。

  縣域強則全省強,“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在縣。

  今年以來,廣東按照部署,立足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縣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省122個縣(市、區)蓬勃發展,呈現出不同賽道創先爭優的升騰景象。

  沖刺全國百強??

  強起來!制造業當家初見成效

  9月底,在惠州市博羅縣龍溪街道,30多家制造業企業簽約入駐秋葉原·夢科園智谷園區,總投資額達10億元。這些企業的入駐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投資就業機會,其產品還將在園區內生產并直接進入市場,進一步增強當地競爭力。

  這是企業對博羅投出的“信心票”。在今年7月發布的“2023賽迪百強縣”榜單中,博羅排名全國第69,成為廣東省唯一上榜的縣域。隨著廣汕高鐵全面開通,位于博羅縣的博羅站、羅浮山站投入使用,博羅正式進入“一縣雙高鐵三站”的新高鐵時代,加速構建起“內聯外通”的立體交通格局。

  綜觀全省各地“百千萬工程”施工圖,沖刺“全國百強縣”、打造經濟強縣、工業強縣,已成為多地錨定的目標。

  日前,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全球首個(超分子材料)新型深共晶電解液等項目在肇慶四會市集中動工,總投資86.7億元。立足優勢產業,四會市展現出強勁的經濟活力,102個產業項目相繼落地,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百億元規模的全玉器產業和預制菜等20億元級產業,形成不同梯度的產業集群。

  在爭創全國百強縣的征途上,江門鶴山市實施的園區載體提升行動、產業能級提升行動、企業主體提升行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四大行動”落地見效:廣東博盈特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鶴山市成功培育的第二家上市企業;推動隆基硅能源、信義玻璃兩個省重點項目千畝工地加快建設,省硅能源產業基地初現雛形。

  壯大縣域經濟,產業轉移是重要抓手。今年以來,鶴山依托主平臺1.5萬畝工業地打造縣域經濟發展主戰場,承接珠三角其他地區的產業轉移項目25個,推動91個項目新動工。1—9月,鶴山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0個,計劃投資總額208.98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全年有望再新增100家規上工業企業。

  鶴山的產業轉移成效并非個案,廣東扎實推進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建設15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下達專項資金40億元,安排1萬畝用地指標,簽約項目547個,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

  富起來!做強現代農業產業鏈

  今年中秋節,一款特別的甘薯蛋黃月餅高調上市,瀏覽下單者絡繹不絕,更有美食博主在家“復刻”,使汕尾陸豐甘薯成功“破圈”。

  近年來,這類深埋于地下的“土特產”已成為陸豐縣域高質量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峰時,陸豐甘薯農業產值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10%左右,今年將爭取突破單季畝產1萬元大關。如今,陸豐企業更將目光投向深加工賽道,通過提取甘薯的花青素制作面膜、益生菌飲料等產品,進一步提高附加值。

  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一篇篇強縣富民的“土特產”大文章一揮而就。

  在“中國麻竹筍之鄉”清遠英德市,麻竹筍種植面積突破80萬畝,帶動從業人員約9萬人。自2022年清遠將麻竹筍列入“五大百億農業產業”以來,麻竹筍產業發展熱度持續高漲,今年產值預計可達61億元。

  “土特產”孕育新商機,青年人才紛紛回鄉創業?!拔覀円浴窆S+’的概念繼續發力,開發生產麻竹筍預制菜酸筍魚、竹筍類休閑即食產品等,并將電商、直播等新型銷售模式引入麻竹筍產業。”創業青年鐘民健說。

  隨著英德市麻竹筍產業園入選2023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當地積極推動“麻竹筍+”高端預制菜、成竹和竹葉加工等產業發展。“以種植50畝麻竹筍,畝產3000斤算,種植戶年收入預計可達21萬元。”英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當前,特色產業逐漸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助推器”。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含農墾)達到21個,省級特色產業園區38個。

  壯大綠色經濟??

  旺起來!種下綠美“致富樹”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廣東經濟林豐收節上,茂名電白沉香加工產業成為“明星”,沉香材料被加工為珠串、線香等精美消費品,備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電白成功孵化全國最大的沉香種植基地和沉香集散地,沉香全產業鏈產值超過40億元。昔日珍貴稀缺的香料藥材,如今已成長為電白全縣共享的“致富樹”。

  在茂名,荔枝、龍眼、化橘紅、三華李、油茶、沉香“六棵樹”扎根高州、電白、信宜等縣域,一批超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初見雛形;放眼全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與“百千萬工程”同頻共振,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筑牢全省生態屏障。

  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如何雙向轉化?梅州梅縣區有著自己的計劃?!耙环矫?,在適宜地區積極推廣板栗、澳洲堅果等特色木本糧油樹種;另一方面,推行金線蓮、道地中藥材、珍貴食用菌等適宜林下種植作物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同時推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產業等深度融合。”梅縣區林業局局長鄒卓祥介紹。

  “林下種植南藥不用毀林伐木,在保障生態平衡的同時,可提高林地利用率?!泵房h區中大南藥中藥材種植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基地與當地村民合作,通過分包林下南藥種植、撫育、采收任務和日常管理工作,還可實現“勞務收入+土地流轉收入”雙增收。

  未來,梅縣區將從機制創新入手,探索林業規模集約經營,利用好優質森林資源,做強產業、做出樣板,讓綠水青山“底色”更美、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生態是最美的底色,也是最大的財富。在提前超額完成本年度林分優化提升、森林撫育提升任務的基礎上,綠美廣東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用僅占全國約4%的森林面積創造出全國10%的林業產值。根據相關規劃,預計到2025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將達1萬億元,進一步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