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縣域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建筑業企業如何助力縣鎮村發展?縣域農文旅該怎樣融合發展?
針對這些重要話題,2月5日下午,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興產業、強縣域、促協調,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平行論壇上,與會嘉賓展開專題研討,共同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集思廣益、建言獻策。會上,廣東省縣域特色產業目錄、廣東省縣域產業幫扶協作行動計劃同步發布。
57個縣(市)整體經濟增速快于全省
郡縣治,天下安??h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是強省富民之基,縣域強則全省強。
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環節,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透露,兩年多來,全省縣域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57個縣(市)整體經濟增速快于全省。
如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域黨政主官是發展縣域經濟的“一線總指揮”,最有發言權。
茂名信宜市,作為全省最典型的山區人口大縣之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22年的42.16%提升到如今的46%,2024年1月以來縣城新增常住人口約2.5萬人。
怎么做到的?信宜市委書記龔慶總結為五點,即改革縣城規劃設計和拆遷安置模式,確保高標準的“一張藍圖繪到底”;優化城市建設投入產出機制,全面推進央企助力確保高速度落地執行;創新公共服務合作提質模式,“雙百行動”助力人民群眾幸福感顯著提升;全面啟動縣域國企改革,撬動產城融合取得新突破;深入探索“政企配比投資”模式,市場化構建鄉村振興自我造血機制。
潮州市饒平縣是廣東的“東大門”,也是沿海地區的農業大縣,近年來,充分利用依山傍海的資源優勢,在培育壯大縣域優勢特色產業方面探索出了有效路徑,2024年GDP達377.94億元,同比增長4.6%,GDP增速連續6年位列潮州市各縣區首位。
作為一個農業縣,饒平是如何構建縣域產業發展動力機制?潮州市委常委、饒平縣委書記陳躍慶表示,饒平通過堅持“工農并舉”“強縣富民”;加強“平臺支撐”“要素保障”;聚焦“機制建設”“改革賦能”,大抓產業、主攻工業、以工促農,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縣域產業發展除了自身培育,也離不開外部資源的導入,強化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對口幫扶協作機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舉措。
面向河源市連平縣和汕頭市濠江區、南澳縣3地,深圳市南山區近年來選派31名精兵強將,2年時間投入財政資金2.19億元,帶動國企和社會資金超36.7億元。南山區委書記黃湘岳表示,南山探索出了國企帶動民企投資及“帶土培植”“內部造血”等幫扶協作模式,做到讓產業轉得過去、讓園區企業穩得下來、讓園區企業強得起來。
全省2030家建筑業企業幫扶項目總投資超1300億元
建筑業企業是廣東“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要力量,多家企業圍繞“如何全面參與縣鎮村建設”進行探討。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勇介紹,廣東推動建筑業企業積極參與美麗圩鎮打造、人居環境提升等領域,并形成“央企帶頭、國企參與、民企跟進”多方力量參與的格局。截至去年底,全省2030家建筑業企業共謀劃助力幫扶項目超7800個,總投資超1300億元。兩年來,全省打造了118個建筑業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省級項目范例。
這背后有哪些經驗做法?多家建筑業企業現場分享。
中鐵(廣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仲峰介紹,目前企業已投入參建人員超7500人,今年將持續加大項目資金、現場人員、物資供應等投入,聚焦城鄉風貌提升與人居環境整治等目標,堅持“點上出品”“線上出彩”“面上出新”,助推區域協調發展。
中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總部總經理芮捷強調結合地方需求創新助力模式,企業發揮設計優勢,推動“粵美縣城”建設,從頂層設計改善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還發揮產業資源助力優勢,推動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下稱“引領區”)建設。
建設過程中,建筑業企業也注重歷史建筑保護與利用,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區域總部執行總經理柴春明透露,企業在“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規劃設計陶瓷文化主題公園;同時強調文化塑形,促進融合發展,如挖掘揭陽榕城區“蘇六娘故居”文化,修繕故居及其故里并修舊如舊,展現風土人情。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廣州)總部總經理劉寶山介紹,企業在助力過程中不斷提升內涵,將先進建設技術融入區域發展,開展“廣東鄉村再造好農房”研究,如廣州黃埔逕下未來鄉村項目采用“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集成建造方式,打造了200余戶智慧零碳精品住宅,較傳統建造方式節省工期40%。
首批11個地方開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
2024年,廣東作出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首批選擇環南昆山—羅浮山區域等11個地方開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當前,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駛入“快車道”,廣州、惠州2市4縣(區)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我們堅持邊謀邊干、不等不靠,引領區建設蹄疾步穩?!睆V州市委副書記陳向新在分享經驗主題演講時表示,一批產業項目布局發展,推進實施重點項目145個、總投資2250億元,發揮全國唯一的世界珍稀含氡溫泉優勢,布局4類7大康養片區,策劃打造溫泉博物館;一批重要節點加緊建設,52公里最美旅游公路示范段優化提升8月前完工,增江游首個旅游項目正式啟動,正果驛站等接續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活動火熱舉辦,策劃大地藝術節、美食節等四季皆宜的文化活動。
惠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宇航分享做法時表示,惠州把“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縣域發展的總抓手,高標準建設引領區,集中力量先干起來,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作示范。加快建設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以“8字形”串聯南昆山和羅浮山,鏈接200多處景點;以蘇東坡16件賞心樂事為主線,沿路規劃建設16個主題驛站,引進全國十強民宿企業。加速推動16個空心村的整體宿集打造?!敖冢覀冞€面向全球發布建筑藝術計劃,打造全球設計師、建筑師和工匠的‘天堂’”,他說。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表示,平行論壇還專門安排了縣域農文旅融合發展專題研討,目的就是進一步匯聚各方力量。接下來,省農業農村廳將加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連線成片建設,謀劃一批綜合性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園,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引領區不僅農業本底好、文化資源豐富,而且坐擁粵港澳大灣區8600萬人的市場腹地,迎來近域旅游和康養產業發展的爆發期?!敝袊鞘幸巹澰O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長呂曉蓓建議,不僅要率先探索示范整縣或者跨區域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更要讓鄉村文化的自信自強成為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開平市在連線成片推進縣域農文旅資源融合發展方面取得較好成效?!拔覀儚娀椖繛橥跻庾R,2024年在建重點農文旅項目66個,完成投資36.31億元?!苯T開平市委書記余中華介紹,開平借鑒工業園區思維構建產業平臺,規劃建設了世遺風韻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園。作為開平—臺山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規劃的核心片區,采用“管委會+公司”開發運營模式,帶動整個開平全域旅游出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