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 工作部署 > 因地制宜抓產業

肇慶以“兩工兩農”示范建設破題區域協調發展 打造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潛力板

時間 : 2023-02-22 10:06:2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鼎湖.jpg

鼎湖區沙浦鎮坐山抱水,特色農產豐富。圖為位于該鎮的鼎湖區水產產業園。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縣域活則省域活,鎮域活則市域活,鄉村興則鎮域興。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重要切入點,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緊跟部署、迅速落實。與省委全會間隔不到半個月的肇慶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上,肇慶提出,堅決落實好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鄉鎮是連縣帶村的節點,對于肇慶市而言,抓住鎮域就等于抓住關鍵題眼。1月6日,肇慶市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金利)現場會上,全面啟動金利鎮、大沙鎮、下帥鄉、沙浦鎮“兩工兩農”4個鄉鎮示范建設,全力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

  以“兩工兩農”為突破 落實“百千萬工程”

  金利鎮、大沙鎮是肇慶兩大工業強鎮,但城鎮化和工業化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局面;下帥壯族瑤族鄉、沙浦鎮在民族特色產業和現代化農業產業方面具備良好條件,但缺乏鄉村振興亮點與鎮域經濟增長點。橫縱對比之下,這4個鄉鎮在全市105個鄉鎮(街道)中脫穎而出,成為肇慶打造“兩工兩農”示范引領、以點帶面落實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首選。

  肇慶為金利鎮謀定了“到2030年基本建成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治理有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型城區”發展目標,出臺了《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金利鎮將聚焦七大工程、26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如今,162平方公里的省級高新區金利高新區已全面拉開建設,以園區一體化推動金利鎮“兩化融合”高質量發展。

  與金利隔江相望的大沙,產業賦能鎮域發展的動作更加迅速。日前,肇慶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活動在廣東省(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鼎湖蓮花—富溪市管起步區舉行,總投資876.7億元的211個重大項目同一天內全速推進。與金利一樣,《肇慶市四會市大沙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量化清單,繪制“施工圖”,大沙也開啟“兩化融合”改革創新深耕之路。

  “兩工”重“兩化融合”,“兩農”重特色打造。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民族特色風貌別具一格,民族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在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肇慶提出要依托現有優勢,努力將該鄉打造成為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

  鼎湖區沙浦鎮坐山抱水,特色農產豐富,天湖鷺鳥生態邨有約10萬只鷺鳥棲息于此,近年來其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上也呈現出新景象,以沙浦鎮全域創建中國農業公園、打造農業現代化強鎮大有可為。

  未來,肇慶還將以4個示范鎮域為突破,謀劃帶動肇慶各縣(市、區)每年打造若干個重點鎮,推動各鄉鎮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實現高質量發展。

  推進“富縣強鎮興村”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鎮域連接城市與鄉村,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還需以點帶面發展縣域和村域。肇慶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一體化推進“富縣強鎮興村”,將每一個高質量發展的細胞做強做精做優。

  實施富縣工程,肇慶將因地制宜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東部板塊將聚焦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城市功能品質,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以廣東?。ㄕ貞c)大型產業集聚區為引領的產業格局,加快建設大灣區西部制造新城,打造帶動全市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西部板塊則聚焦提升生態保障和綠色發展能力,科學布局“一縣一園區一主業”,著力打造成色更足的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生態屏障、后勁更強的生態發展新標桿。

  實施強鎮工程,肇慶將充分發揮鄉鎮連接城市與農村的節點和紐帶作用,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加強與外市專業鎮聯動發展,積極承接珠三角核心區專業鎮產業有序轉移和優質資源要素外溢,為強鎮做強補足要素、擴大版圖。

  實施興村工程,肇慶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接下來,肇慶還將推動富縣強鎮興村領導統籌機構的構建和行動方案的細化落實。到2025年,力爭肇慶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縣域經濟發展加快,鎮的聯城帶村節點作用有效發揮,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東南主要是平原,西北基本為山區,內外雙重不平衡不協調,“半珠半山”“半城半鄉”仍是肇慶最大的市情。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是時代給予肇慶的命題。

  產業是跨越板塊的最好橋梁。在鼎湖區永安鎮的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科技產業園,廣東喜珍電路科技有限公司一塊塊新下線的電路板在自動化流水線上不斷輪轉,產品從永安工業園區走向世界大市場;廣寧縣洲仔鎮依托“一村一策”精準發力,因地制宜盤活資源種植不同作物,全鎮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10萬元。

  近年來,肇慶各地根據各鎮的特點,深入挖掘鎮的潛力,充分激發鎮的活力,不斷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把鄉鎮打造成為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

  2023年開年,德慶貢柑全球熱賣,四會蘭花涌入線上線下花市,高要預制菜新品“爆品”頻出,“小肇上菜”品牌未來可期……成績背后,是越來越多肇慶“新農人”在廣袤農村創業創新,挖潛村的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當前,肇慶將“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一號工程”抓落實,更好統籌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促進發展空間集約利用、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務均等覆蓋,推進規劃建設、綠色能源發展、基礎設施、要素配置、生態環保、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扎實推進城鄉面貌改善提升,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