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2024年廣東兩會專題 > 媒體關注

代表委員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提速灣區“軟硬聯通” 加快打造戰略支點

時間 : 2024-01-23 10:19:5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粵港澳大灣區實力無限,潛力無限!”今年,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帶著對大灣區發展變化的親歷感受和一年來的履職成果前來參會,對大灣區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大灣區如何打造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不少代表委員把焦點放在推進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強規則機制“軟聯通”上,結合自身領域和所在城市提建議、謀實招。

  加快建設跨區域

  重大交通基礎設施

  近年來,隨著快速交通的連接,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灣區融合,交通先行?!笔∪舜蟠恚鹕绞许樀聟^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呂園園特別關注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話題。

  “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對快速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彼f,順德區作為灣區向內陸拓展的重要節點、廣佛極點與珠江東岸聯系的重要門戶,也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對外交通連接水平。希望能夠加快推動佛山地鐵11號線、中山東部外環高速二期工程北延線、廣州地鐵26號線順德段等一批跨區域戰略性通道建設,強化與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的快速聯系。

  此外,呂園園還建議,建立完善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省級溝通協調機制。“由省級牽頭進一步完善項目協調機制,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及相關地市、區(縣、市)政府召開協調聯動工作會議,推動一批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形成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立體式快速交通網絡,助力大灣區融合發展?!?/p>

  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相繼實施,港珠澳大橋車流量創歷史新高,也成為港澳旅客“北上”出行的熱門通道之一。對此,省政協委員、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穎感受頗深?!按髽蛲ㄜ嚭?,不僅實現了粵港澳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目標,而且擴大了大橋外貿‘朋友圈’,目前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口貨物收發地已實現內地31個?。ㄗ灾螀^、直轄市)全覆蓋,市場涉及國家(地區)超過230個?!?/p>

  他建議,以港珠澳大橋為切入點,大力發展入境游和出口貿易,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同時,進一步擴大跨境貨運通道,吸引更多外貿企業尤其跨境電商企業的集聚,讓更多貨品可經過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市場。

  林至穎認為,可擴大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模式,實現“排一次隊、檢查一次證件”,方便境外游客通關出行,吸引更多人到大灣區游玩消費。

  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

  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是推動大灣區城市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在省人大代表、普華永道咨詢服務(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看來,這是大灣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任務書”和“時間表”。

  她認為,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必須做好粵港澳三地之間的規則銜接、大灣區與國際通用規則銜接。“大灣區的國際化要以接軌國際規則為基礎,而第一步就是實現廣東與香港、澳門的規則銜接、機制暢通,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彼f。

  王斌注意到,《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提出,支持南沙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和外商投資南沙服務平臺?!敖ㄗh以此為契機,強化南沙‘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功能。”王斌說。

  去年,廣東發布《“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要將“數字灣區”建設作為數字廣東戰略的先手棋和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發展的主戰場。

  在省政協常委、佳都集團聯席董事長兼執行總裁陳嬌看來,廣東既有海量的數據資源、強大的人才儲備和雄厚的產業基礎,還具備豐富的應用場景。“相信‘數字灣區’建設能有效推進粵港澳三地數字化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推動高效聯通的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建設?!?/p>

  為此,陳嬌建議,加快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和平臺,規范和指導數據資產“入表”,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型資產,從而盤活企業現有數據價值??紤]到跨境數據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活動中的重要角色。她還希望加快數據人才培養,構建安全合規有序的數據流通機制,從而推動資源跨境配置流通。“這些舉措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或行業開展試點,為更好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提供參考借鑒?!标悑烧f。

97在线观看视频